中國杯軸珊瑚是發現於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車站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杯軸珊瑚
- 外文名:Cyathaxonia sinensis Wu, 1964
- 形成時代:早石炭世
- 產地: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車站
中國杯軸珊瑚是發現於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車站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
中國杯軸珊瑚是發現於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車站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單體,錐狀,小型,體長僅10毫米,中軸突出於杯部中心。在直徑為6毫米的成年期橫切面上,隔壁數約25+26,稍加厚,始端更為顯著,大部分一級隔壁的末端與...
巴塘杯軸珊瑚是發現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中咱鄉、亞日貢鄉茨格北西山樑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小型單體,一級隔壁的末端長達中軸的外圍,並且與中軸幾乎相接。二級隔壁也很長,長度約為一級隔壁的4/5,少數二級隔壁的末端與一級隔壁的側面相接觸。隔壁的加厚部位大致在二級隔壁長度的範圍內,相鄰隔壁...
厚隔壁杯軸珊瑚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小型單體珊瑚,角錐狀。從青年初期至成年初期,隔壁都很長,末端與中軸相接,隔壁的始端都比較厚,呈棒錘狀。成年後期,主部隔壁向後退縮,它們的末端與中軸分離。二級隔壁長,長度約為一級隔壁的3/4,中軸卵形。在...
中國闊杯珊瑚 中國闊杯珊瑚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古潭鄉的中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叢狀群體。個體呈圓柱狀。個體外壁厚約0.2~0.4mm。隔壁外端較內端稍厚。一級隔壁短,其長度為半徑1/4~1/3,數目20~21個;二級隔壁缺失。橫板呈重疊的覆杯狀。無鱗板。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杯珊瑚型擬兩列珊瑚(比較種)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左貢縣美玉鄉格沖鄉的晚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肋隔片緻密、很厚,外厚內薄,截面呈楔狀,計有三級,數目約20個,呈兩側對稱排列。一至二級隔片不伸入軸心,三級隔片較短。一級隔片有一條曲折的中央線。無中軸,但有一個狹長的軸腔。保存單位 中國...
板柱狀珊瑚(Seriatopora danae Milne-Edwards & Haime,1850)是杯形珊瑚科排孔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全富島、鴨公島、晉卿島、羚羊礁、華光礁、中建島、盤石嶼、西沙洲、趙述島、東島、北礁、仙娥礁、仁愛礁、仙賓礁。 特徵:群體由於分枝珊瑚骼組成,珊瑚體不呈排排列。珊瑚體四周有刺,排成“...
樂氏巔杯珊瑚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巴平村者槓剖面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大型半球狀塊狀復體,半徑大於15cm。個體多角柱狀,體徑多為3~4mm,少數6mm;具加厚、直,兩側齒狀的雙層外壁,厚0.2~0.5mm,中間黑線波曲,厚0.02~0.05mm。隔壁厚0.05~0.1mm,向中心減薄;一級隔壁直而長...
中華扁腦珊瑚(Platygyra sinensis)是蜂巢珊瑚科蜂巢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三亞鹿回頭、西瑁島、大東海、小東海、香港水域、永興島。 特徵:珊瑚骼半球形、谷短,一般谷長5—10mm,稍彎曲,深度與寬度差不多相等,在2.5—3.0mm之間。脊塍薄而尖。隔片少而薄,在5 cm中僅有8—10個隔片...
珊瑚綱的一目。因珊瑚體外壁表面常有皺紋,故名。中國皺紋珊瑚化石非常豐富,對奧陶紀至二疊紀海相地層的劃分和對比十分重要;是古生代的重要標準化石之一,也是一類很好的指相化石。詞條解釋 皺紋珊瑚除原生的6個隔壁外,後生的一級隔壁每輪增生4個,即主隔壁、對隔壁和兩個側隔壁三種隔壁,故又稱“四射珊瑚”。具...
放線杯珊瑚有從扁平到圓形的群體,大小不一,以粗劣的蜂窩狀排列形式緊密結合。俗名:多皺珊瑚 科:有軸珊瑚科 目:十字珊瑚目 時代:石炭紀早期 分布:歐洲、亞洲 是海中的 一種植物,但是不知道是否可以食用 詳情 萼為凹形,中間有突出部分。隔膜很薄,長短不一。中軸突出的結構很複雜,它由一系列很小的皰狀...
特徵:群體由細分枝到板枝狀珊瑚骼組成。珊瑚體不呈排排列,而是滿布珊瑚骼。珊瑚體四周有刺,排成“罩”形,“罩”不全或斜“罩”;第一輪隔片針狀,軸柱亦是針狀。 生活時該種為棕黃色、綠色或胭脂紅色。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 廣布印度一太平洋區域。Veron(1993)指出該種是個漂浮種類,其幼蟲附著在漂浮物...
疣高矮不等,從2—5mm,直徑3—6mm。珊瑚杯底部圓形,約1mm直徑,在分枝頂部幾乎磨光或有小疣存在,珊瑚杯模糊不清。隔片刺狀,二輪不完全,軸柱為微突瘤。該種生活在礁斜坡浪大處,棕褐色群體常見顏色,粉紅色、玫瑰紅色經常在水深或稍為平靜的環境中發現。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印度—太平洋區廣布種。
徐瑞麟巔杯珊瑚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巴平村者槓剖面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大型,個體多角柱狀,體徑4~6mm;具加厚、兩側齒狀的雙層外壁,厚0.3~0.5mm,中間黑線波曲,0.02~0.05mm。一級隔壁薄,伸達床板帶半徑的1/3至2/3,部分隔壁的始端插入鱗板帶,少數達外壁,數計15~18...
皮殼狀、小塊狀或結瘤狀群體。珊瑚杯小,約0.8mm,共骨上鋪滿尖刺或尖柱形小刺。隔片第一輪完全,到達軸柱;第二輪不完全,或小刺狀。軸柱柱狀。生活時群體呈棕褐色到灰綠褐色。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我國台灣南部、南沙群島和廣東沿岸亦有分布。國外分布 從紅海蘇丹港到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埃尼維托克環礁;廣布...
果忙錯杯孔珊瑚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果忙錯西的白堊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融合狀群體,個體圓柱形,個體間以泡沫板相連。發育三級隔片。一級隔片6條,長達個體半徑的3/4,基部較厚,向內逐漸變薄。二級隔片僅及前者之半;三級隔片更短細。內牆發育,隔片常突出於內牆外成隔片肋,隔片肋外端呈鋸齒...
stellata Quelch,1886)是杯形珊瑚科排孔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群體的分枝多變,粗細不等,主枝厚而強壯,小枝瘦小而弱,而且呈不規則狀。隔片發育完好,軸柱針柱狀。共骨上小刺多,在珊瑚杯四周形成“罩”。生活時棕褐色。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我國西沙群島和台灣南部。國外分布 斐濟群島,尼科巴群島 ...
珊瑚杯四周小刺不形成“罩”,第一輪隔片清晰板狀,在分枝末端第一輪隔片呈狹板狀或齒,軸柱大,塊狀或針狀。該種通常生長在淺水區,生長型隨生境變化而變化,在靜而風浪小的生境,群體的分枝瘦長細小,脆弱;在風浪大處群體密而分枝短粗、較硬。隨生境變化形成多態種,最近,Scheer和Pillai(1983)把S.lineata ...
交界處的3-4列鱗板較小,密聚,且呈陡斜狀,在橫面內呈密集增厚的環帶,多數鱗板的切面為弧形,部分交角狀。床板帶的寬度與個體體經之比約為1:3,由很多上凸的小床板組成。羽榍呈指狀排列,青年期珊瑚體的隔壁細而彎曲,少數一級隔壁伸達個體軸部相接。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菌狀陀螺珊瑚(Turbinaria agaricia Bernard,1896)是木珊瑚科陀螺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描述 珊瑚骼橢圓形,表面凹凸不平,邊緣有皺褶,附著柄短而大,偏於一側。珊瑚杯卵圓形或圓形,杯直徑2.5—4.0mm,隔片12—24個。第3輪隔片小而薄片狀。隔片兩側和邊緣有許多顆粒,邊緣的顆粒粗大,猶如齒狀。軸狀由一...
群體瘤突狀,基部稍突起的皮殼邊緣珊瑚骼上長有藤壺癭。隔片—珊瑚肋薄,不呈花瓣式排列,兩側和邊緣上有刺花。8—12個隔片—珊瑚肋到達中心。珊瑚體小,2個或2個以上的珊瑚杯形成不連續的谷,谷淺。由1—7個尖棒狀突起小梁組成軸柱。生活時為咖啡色。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南非,模里西斯,安達曼群島,大堡礁...
小鹿角珊瑚(Acropora tenella (Brook,1892))是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瀉湖內,46—54m。特徵:珊瑚骼由扁平瓶刷狀分枝組成的群體,水平生長,小枝之間分離不吻合而成網狀。軸珊瑚體細長,突出2—3mm,直徑為0.75—1mm,杯孔0.6—0.72mm,第Ⅰ輪6個狹隔片,...
克氏非六珊瑚群體塊狀,珊瑚體多角狀,由於無性出芽生殖,新生的珊瑚體小而擁擠。軸柱圓錐形,隔片8—10個,與軸柱相聯。共骨上長滿小刺。生活時口道綠色,珊瑚骼棕褐色。分布 國外分布 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國內分布 中國南沙群島。石珊瑚目 石珊瑚目(Scleractinia)是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通稱石珊瑚。在...
特徵:珊瑚骼瘤突塊狀,珊瑚杯不規則多邊形,並有曲折溝回,少數的曲折溝回長達12—18mm,以10mm左右的占多數。相鄰二珊瑚杯的隔片交替排列,隔片狹,邊緣有不規則的細鋸齒,兩側有細的顆粒,4/5以上的隔片與軸柱相連,而且有棒狀圍柵瓣。軸柱在底部,海綿狀。生活時為黃色,邊緣部分是咖啡色。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特徵:珊瑚骼為皮殼不規律分枝柱塊形。珊瑚杯大而略圓形,直徑3—5.5mm,新內出芽的珊瑚杯小於3mm,珊瑚杯壁薄,多空洞,空洞呈縱向排列,相互平行,為該種的識別特徵。針狀隔片12個,纏結小梁組成的軸柱大。生活時為褐紫色,伸展的棍棒形觸手為白色。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 澳大利亞。國內分布 我國香港水域。
不規則陀螺珊瑚(Turbinaria irregularis Bernard,1896)是木珊瑚科陀螺珊瑚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潿洲島。特徵:珊瑚骼凹凸不平板狀,邊緣的折皺。珊瑚杯突起或呈圓柱狀,杯口圓,直徑1.5—2.0mm,隔片狹,24—30個。軸柱大而突起,海綿狀。生活時為褐色。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我國北部灣潿洲島。...
班戈杯孔珊瑚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班戈縣日阿巴當娥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融合狀群體珊瑚,個體圓柱形,個體間以共骨相連,較小。具二級隔片。一級隔片8條,極短,很厚,呈鋸齒狀。二級隔片亦是鈍的鋸齒狀。內牆呈明顯的一圈。隔片肋很發育,突出於內牆之外。缺乏軸柱。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
珊瑚杯直徑3—4刪,隔片少,一般有12—15個到達珊瑚杯中心,隔片邊緣有多刺的顆粒,隔片多孔兩側亦有顆粒。有合隔桁壁。軸柱明顯,由1到幾個突起乳突狀的小梁組成。 生活時灰色,青黃色到淡黃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我國東沙群島、香港水域。國外分布 馬達加斯加,大堡礁,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馬紹爾群島...
厚錐輻杯珊瑚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巴平村者槓剖面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個體多角柱狀,體徑6~10mm,少達13mm;具厚而直;兩側微突起的雙層外壁,厚0.5~1mm,中間黑線直,0.02~0.05mm。隔壁在床板帶中加厚,最厚0.4mm,向中心變薄;一級隔壁長,幾達復中柱,始端斷斷續續插入鱗...
因此,當珊瑚的體表保存完美時,可以通過計算每一個生長皺所包含的生長線的數目,推算出當時每年的天數,這就是所謂的“古生物鐘”的研究。還有萼部,萼部是珊瑚蟲棲息的場所。內部構造比較複雜。縱列結構為:隔壁、軸部結構。橫列結構有橫板、鱗板、泡沫板。根據橫列結構和縱列結構將珊瑚的骨骼的分為單帶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