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電影表演史》是202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王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早期電影表演史
- 作者:王濤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264 頁
- 字數:262000
- ISBN:9787522821924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表演,是古時先人與神明交流的方式,是人類交往時不自覺的反應,是不同媒介中變幻的世間百態。唱念做打、聲色影畫,表演,一直貫穿於中國的表意體系之中。本書梳理了1905~1949年中國電影表演的歷史。自1905年《定軍山》徐徐拉開中國電影的大幕,中國電影歷經了“活動照相”中的“不自知”的原生表演,於舞台與銀幕的光影之間,逐漸建立起最初的表演範疇。20世紀30年代,左翼電影運動如火如荼,中國電影迎來了默片的表演高峰,電影表演開始顯露出對現實與人生的理解。有聲電影等技術的發展,也為這一時期的電影表演帶來了陣痛與成長。1937~1945年,政局的動盪造就了眾象紛呈的表演,並於1946~1949年逐步勾勒出現實主義民族表演體系的雛形。本書立足當下,對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早期電影表演做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考察,嘗試為當代中國電影表演的發展提供參照與啟發。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範圍和定義
二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原生形態:“活動照相”中的表演(1905—1911年)
一初識光影夢幻
二記錄時期的銀幕表演特性
三初入期的電影表演實踐——戲曲類型片及其表演
四早期社會環境影響下的電影表演
五為電影表演而準備
第二章範疇初建:“影戲”的表演(1912—1931年)
一萌芽期的電影表演
二鏡頭以外的表演
三多彩的銀幕表演
四探索中的電影表演理論雛形
第三章語系嬗變:新興電影運動下的表演現象(1931—1937年)
一新興電影運動下的形象塑造
二默片的表演高峰
三有聲電影、技術對表演的影響
四現實主義表演觀念的濫觴期
第四章眾象紛呈:觀念形態分歧下的“表演”(1937—1945年)
一抗戰環境下的表演意圖
二為“宣揚”而表演的大後方
三紛雜的“孤島”群像
四香港製造
五現實主義表演的深化
第五章話語重建:趨向同一的表演(1945—1949年)
一觀念形態的“社會表演”
二社會、人文交織的銀幕形象
三現實主義民族表演體系的雛形
第六章早期中國電影表演發展之當代啟示
一中國早期電影表演體系研究對當下電影技術的啟示
二中國早期電影表演藝術審美對當下電影的啟示
三中國早期電影表演理論溯源與啟示
四中國早期電影表演對於當下電影民族性發展的啟示
結語
作者簡介
王濤,本、碩、博分別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曾就職於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南京藝術學院。現為南昌大學藝術學院戲劇與影視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江西文化藝術基金項目評審、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表演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西省一流本科專業(表演)建設點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參與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項,主持並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藝術基金項目5項。發表各類期刊論文近20篇。參與撰寫《中國電影史學》,該項目為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首.電影史學研究出版項目;參與撰寫《延安文藝檔案》,系“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主要從事表演藝術創作研究、電影歷史及理論、戲劇歷史及理論等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