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是方長安創作的文學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3月。

中國新詩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是發生在中國社會語境下的一次文學巨變,以一種全新的白話言說方式置換舊的文學格律詩,實現對幾千年文學傳統的深刻顛覆,在化合“民族詩歌”和“外來詩歌”的基礎上,構建獨特的詩學理論。該書改變傳統的新詩研究以文學創作為中心,以文學作品為主體的局面,從讀者接受維度梳理新詩發展脈絡,並藉助具體文本加以闡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 作者:方長安
  • 類別:文學史著作
  • 字數:518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考察研究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詩接受史的外在形態,又揭示出其內在嬗變邏輯、特徵與根源;既研究了讀者閱讀接受與新詩創作、詩學建構的關係,又論析傳播接受對新詩“經典”生成所起的作用,並對新詩經典化現象與問題作了深入研究與反思。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選本和文學史著中的胡適新詩及形象塑造
第二章 郭沫若接受史與白話自由體新詩合法性
第三章 聞一多新詩接受史與形象塑造
第四章 政治和詩學話語中的徐志摩與經典塑造
第五章 李金髮接受史與現代主義審美意識生成
第六章 戴望舒詩歌接受史和《雨巷》的經典化
第七章 卞之琳詩歌接受史和《斷章》的經典化
第八章 政治、詩學與何其芳詩歌接受史
第九章 政治與詩學對話中七月派詩歌接受史
第十章 語境、讀者與馮至詩歌命運
第十一章 詩學和政治空間中的“中國新詩派”
第十二章 選、評與新詩發展建構——以《新詩年選(一九一九年)》為個案的考察
第十三章 百年新詩接受與經典化反思
主要參考文獻

作品鑑賞

該書在系統廣泛地收集對於新詩的批評、接受狀況的基礎之上,立足於第一手的調查統計、實證分析,一方面揭示在多種場域力量綜合作用下建構的詩人形象,並對其進行分層次探討,理清不同話語背景下的讀者對詩人身份建構的差異以及背後的敘述機制和驅動因素;另一方面,還原作家文本的篩選和淘汰過程,敞開接受對象的言說空間,展示各種闡釋的多種情形,即在主流話語之外允許“異質”成分的存在,考證“經典”生成背後的外部環境和接受語境等,發掘讀者閱讀接受對新詩“經典化”的影響及其對現代詩學建構的意義。作者在行文過程中,既有具體個案分析,各章最後又有理論提升,以新詩“拓荒者”胡適作為開端,依次論及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李金髮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艾青馮至穆旦等現代新詩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詩人及其作品接受史。方長安雖將風格迥異的詩人設為獨立的單元分開進行論述,以便凸顯其獨特性,但這些個性詩人的個體接受史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卻有效架構了百年新詩的接受狀況,此種編寫體例具有創新意義。
該書從接受角度敞開新詩闡釋空間,這對後繼學者從事新詩研究具有啟發意義。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讀者之維是文學作品完成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沒有讀者的閱讀參與,詩人創作的文本只是未被激活的文字組合,讀者的閱讀批評會激發沉睡的詩性,參與到文本意義的生產之中。該書除卻揭示新詩“經典”形成的內在機理,還注重挖掘由報紙、雜誌、書局、學堂、教材等有形的外在傳媒空間和由歷史文化、政治思潮、文學潮流、審美趣味等無形的意義場共同構築的現代傳播場域是如何作用於新詩意蘊的生成,如何影響詩人命運的沉浮。現代傳播場域具有社會性、公共性等特質,它在影響詩人創作的同時,也在培育新的接受群體,間接左右了新詩審美形式的生成走向。作者置身於現代傳播語境,辨析讀者因素對新詩發展流變的影響,在肯定讀者閱讀接受對現代詩學理論建構價值的同時,也提及它對詩人探索空間擠壓所造成的詩性喪失。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書入選2016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並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新詩(1917—1949)接受史研究》
2017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9969-5

作者簡介

方長安(1963—),湖北紅安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新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現代人文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長江學術》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