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

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

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是殷謙2008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雜文集。文集筆鋒犀利,觀點獨到,主要是對當代文學界以及當代作家和作品的批評文章,該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文學評論界的廣泛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
  • 主體:中國文壇
  • 作者:殷謙
  • 出版時間:2008年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
  • 類別:雜文集
簡介,序言,

簡介

作者殷謙2008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雜文集。文集筆鋒犀利,觀點獨到,該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文學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主要是對當代文學界以及當代作家和作品的批評文章,作家殷謙的核心觀點是:“中國當代作家多嬌氣,驕氣。愛慕虛榮是中國文化的消極的傳統,喜歡聽奉承話,這個時代的奉承大概並不代表阿諛,而是圖個吉利。在這種普遍的精神現象中有責任感或正義感的批評家們都退縮了,同在這樣的一時代,批評家的正常成長受到了影響,多有見了名人就下跪的軟骨頭,多有見了利益就堆起滿臉的沒有用的爛忠誠,何時又見過幾個真正意義上的批評家?”
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

序言

有個文友在某文學大賽中獲了獎,欣喜若狂。次日約我去吃飯,酒桌上自然是大侃特侃他的小說,我安靜地握著茶杯取暖,欣賞他的眉飛色舞。也許是見我好久不作聲,他臉色顯然不悅起來。我發覺了他的窘,只好說了我對他那部獲獎小說的看法,總之被我批得體無完膚,一塌糊塗。文友的臉慢慢變綠了,放下酒杯甩袖而去。最終是我結帳,走人。踩著落日的餘暉,一路悵怏地回家。我就這點不好,也就是結識我的人所說的不長眼色,該說好聽話的時候卻鼻堊揮斤,不該說好聽的話的時候偏贊口不絕,一直就這么渾渾噩噩地過了三十多年,到頭來沒有幾個可以合得來的朋友。再後來他們就看慣了我的不長眼色,回回都批評我簡直就是不長記性了。文友無非就是想聽我說幾句讚美的話,就全作為鼓勵,就這么一點小小的心愿我卻吝嗇得不能成人之美。
我們這個時代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隨之而來的是這個時代的文學也病了,而且病入膏肓。寫這部書,目的並不是展開批評,而是在揭露一些真相,宣洩一種情緒,因為我明白,時代與文學的病相依然如故,我的這些微弱的文字並不能改變什麼。那么作為文壇個體,我有批評的自由,我有質疑的自由,以及將內心的話說出來的自由。如樹立我們個人的精神一樣,擁有精神財富的人必然是一個優秀的人,那么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呢?要想進入一個文明的社會,殷謙以為就必須養成在批評中成長的習慣,人與社會亦然,都要學會在批評中慢慢長大,逐步走向成熟。所以,文明的社會必然是一個鼓勵並培養批評精神和懷疑精神的社會。我們常說,優秀的人有極高的素養,甚至是虛懷若谷,他們都有一個能包容一切的胸懷,所以說,一個社會倘若對批評的寬容度和寬容度愈大,那么這個社會的文明度也就愈高。
不說要虛懷若谷,就一個真正的作家而言,起碼要有接受批評的態度和意識,起碼要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和自覺的批評意識,否則他就不算一個真正的作家,我們當然要質疑他的文化修養個文明素質。而殷謙發現一個現象,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卻沒有這樣的精神,他們因為擁有市場資源和聲譽資源,成為文壇最具有話語權的人,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就應當享受批評的豁免權,誰要是批評他的文字,那就等於是與他過不去,就意味著批評他的人是別有所圖,是不懷好意的“作秀”,是居心不良的“炒作”,面對別人的批評向來是懷有敵意的,只喜歡那些沒有一點用處的好聽話,喜歡吹捧和誇獎,喜歡虛名和虛榮,他們淪落為文壇的財奴,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典型的“喪家狗”。
面對這樣一個文壇的批評環境,試問誰又有足夠的熱情或耐心將原本善意的批評進行到底?
人的成長需要批評,一個社會也需要批評。文壇也是一個小社會,而且這個社會肩負著改善人們的精神文明的使命,它是人們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基地之一,別看我們時代的這個社會小,他能把這個大社會給搞得烏煙瘴氣,不倫不類。既然文壇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就有心愿希望它好,我們就有責任使它變得更好。批評的目的並不是批評對象所說的惡意的搗亂或攪局,而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呵護,只有小人才會將善意的批評理解成不懷好意的攻擊。批評是一種有價值的體驗,批評是一種自由的表達,是一種思想的交鋒,是批評家對批評對象的一種信任,是寄予批評對象的一種熱切的希望,所以作為評論家,要有能勇於展開批評的智慧和激情,而作為批評對象,更應該有接受批評的胸懷和勇氣,換句話來說,作為人我們更要賦予生活以內在的活力和理性的精神……而對於這些,我們時代的作家誰又真正地做到了?
中國當代作家多嬌氣,驕氣。愛慕虛榮是中國文化的消極的傳統,喜歡聽奉承話,這個時代的奉承大概並不代表阿諛,而是圖個吉利。生活中大家都喜歡聽吉利話,也就不好說是奉承了。這個在文學界尤其顯顯,當代的作家又有哪個不喜歡聽奉承話呢?尤其獲了大獎喜慶的時候,更要盼些“吉利”話了。當代作家自幼就在這么一個敵視批評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中長大的,與大數中國人一樣信奉一種中庸的生存哲學,其人生哲學的妙處就是所謂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所以人人都變得特別現實和實際:有利則來,無利則去;所以,視正義和真理等精神價值為遊戲,而將別人坦誠的質疑和善意批評當成是和人過不去。在這種普遍的精神現象中有責任感或正義感的批評家們都退縮了,同在這樣的一時代,批評家的正常成長受到了影響,多有見了名人就下跪的軟骨頭,多有見了利益就堆起滿臉的沒有用的爛忠誠,何時又見過幾個真正意義上的批評家?
沒有批評就沒有成熟,沒有批評就沒有進步。沒有尺度的讚美就是毒藥,而我們時代的很多作家都長此不悟,人莫予毒。他們不曾想,真正的作家都是在自覺的接受批評,而且能夠回歸理性的思考,去故納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成熟和完美。拒絕批評或對別人的批評懷有敵意的作家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自大狂”型,二是“名不副實”型:前者怙才驕物,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自然對批評他的人都恨之入骨,懷疑別人批評的動機,總以為誰批評他誰就是不懷好意,誰就是想藉機炒作;後者學淺才疏,投隙抵巇,徒有虛名,自然對別人批評向來反感,因為心虛就怕被人揭發出來,凡是見到批評他的文字,總是辯口利舌或避之不及。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件能引起注目的事物出現後,就必然要接受人們的質疑、考問或批評。
文學作品也如此,它本身就是一種質疑和批判的精神活動,而它的出現自然也就會引起讀者的關注,自然也就有相關的批評。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很多作品,匱乏思想啟蒙性以及道德升華的力量,作家為了自身利益而丟棄了原本對讀者應有的責任和愛心,從而像暴徒和流氓一樣教唆我們的讀者變得無恥、庸俗,甚至是墮落、殘忍。這樣的市場環境,這樣的文學病相,這樣的出版氛圍,如果再沒有必要的批評,那很多作家就更像是失去監督的罪犯,去褻瀆我們讀者的心靈。
是為序。
殷謙
2008年12月2日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