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璧山)》創刊於1945年,刊期不定,屬於學術類刊物。中國文化社編輯,鐘芳銘發行,社址位於四川璧山來鳳驛。該刊具體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館藏1945年9月第1期至1946年6月第2期等2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文化(璧山)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5年9月
- 出版周期:不定期
辦刊宗旨,刊登內容,
辦刊宗旨
該刊的宗旨為“用力於各種研究中,俾真相俞明,價值愈顯,均以構成中國文化知識之體系”,並以此來發掘中國文化的精義,指導國人行為。
刊登內容
因此,該刊所載內容主要是研究中國思想學術、典章制度、器物語言的文章,凡與該刊宗旨切合的通論、專著、書評、譯作等均在刊載之列。該刊的研究涉及面頗廣,如中西文化的接觸、漢學、禪學、哲學、虎方、溫庭筠詩詞、中國器物的文化意義、佛學、禪學和儒學比較、老莊思想、孔子、《公羊傳》、清談、國畫、杜詩、敦煌石室等。很多知名學者都在該刊發表過文章,如錢穆、熊十力、牟宗三、呂澂、唐君毅等。代表性文章為錢穆的《中西文化接觸之回顧與前瞻》,該文章回顧了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交流碰撞的歷史,從東漢時期佛教的傳入,繼而阿拉伯回教,一直到十八世紀西方科技的傳入,但錢穆認為,中國對西方科技的嚮往與追求,只是羨慕西方科技方法套用的效果,而並非西方科學精神發明之源頭,而這都源於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功利主義思想,因此,中國人應當在學習西方的同時,重新審視自己的傳統文化,使中西文化能融會貫通,互相輝映。此外,除介紹中國文化外,該刊偶爾也刊登一些譯作,如華德民翻譯的《英國文學中之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