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

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

《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是2006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江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
  • 作者:蔡江珍
  • 類別:圖書>文學>文學理論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3月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04544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散文現代性理論是中國20世紀散文理論的主要形態,將整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問題標以“想像”,是為了突出現代性理論的建構性和創造性特徵。本文認為“中西之辨”是中國文化的現代性視界,同樣是散文理論現代性構想的基本精神,這也是本論題展開的立足點。首先,作者指出梁啓超的“文界革命”奠定了散文的運作方式,一種將文學的目標和文化融為一體的方式;選擇散文承擔現代觀念的傳播,對散文理論的現代性觀念的萌芽發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五四“人的文學”的提出,確認人性化追求為文學的現代性向度,將自由主體確定為文學現代性的核心,使文學的精神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在此前提下促成了散文理論關於文體創設的自覺,使散文超越了激進“反傳統”的局限。本文還使用範式理論研究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進程,詳細闡述了這一對傳統散文理論充滿挑戰和顛覆意義的新範式的確立和不斷豐富、成熟的過程,目在在能更清晰地條理出一個易於把握的理論維度。作者強調現代性理論以“閒適”作為散文美學追求,其根本旨趣在張揚個性和散文自由精神,避免散文的文化批判性淪為工具性。

圖書目錄

導論 “中西之辨”的現代性視界與散文理論問題
一 問題的導出
二 現代性理解的幾個層面
三 中西之辨:文化認同與文化差異的張力
四 關於散文理論的現代性
第一章 “文界革命”與散文現代性觀念的發生
引言
第一節 啟蒙語境中文學公共領域的派生
1 啟蒙資源問題
2 民族一國家概念下的新民說
3 報館與公共領域的形成
第二節 文界革命的現代性想像
1 散文文化價值取向的轉變
2 銘寫現代性的雙重方式
3 知識分子身份與宏大敘事
第三節 文界革命的文體策略
1 讀者角色與傳播模式
2 “覺世之文”的文本策略和“言文合”的散文語言觀
3 “新文體”的意義
第二章 文學現代性與散文主體性理論的生成
引言
第一節 激進“反傳統”與散文的介入
1 文學的反傳統理論
2 反傳統的限度
第二節“人的文學”與散文主體性框架
1 感性啟蒙與“人的文學”
2 散文主體性理論的構建
第三節 國民性批判與散文理論的問題
1 國民性概念與散文的國民性批判
2 重述現代性之必要
第三章 作為散文理論形態的現代性範式
引言
第一節 散文理論範式的現代性構想
1 現代性範式的革命性維度
2 《美文》的範式意義
3 白話文:散文語言載體的新變
4 散文個性理論的旨趣
5 散文精神與閒適美學的深層設定
6 指導性規則
第二節 現代性範式指導下的常規研究
1 散文語言觀的轉向
2 散文文體界說
3 個性理論向人生的拓進
4 小品文的論爭
5 1935年的分界意味
第四章 “中西之辨”視界中散文的源流辨析
引言 文學源流辨析的意義
第一節 在essay與“小品文”之間
1 關於essay和“小品文”
2 共時態追蹤
第二節 關於公安派
1 王綱解紐與懷疑主義精神
2 公安三袁的文論
3 “有興味,卻不可將他當作軌範”
第三節 關於英國小品文
1 蒙田、培根以及平易文體
2 19世紀上半葉的familiar essay
第四節 “創造的模擬”
1 散文源流“合成”論的理論維度
2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第五節 結語:“小品文”作為一種現代性隱喻
第五章 (附論) 散文理論現代性形態的危機與革命 現實主義形態的凸顯
第一節 革命文學背景與《小品文的危機》
第二節 對散文現代性理論的批判
第三節 散文理論革命現實主義形態的理論向度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蔡江珍,1966年2月生,女,福建福安人。1985年7月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88年9月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助教進修班選修碩士課程結業;2004年7月畢業於蘇州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於《台港文學選刊》雜誌社,現為閩江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散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