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

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

《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是2015年9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世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
  • 作者:李世英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ISBN:978702010730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藝術思想史》是關於戲曲藝術的意識、觀念和思想的形成史、演變史,也是對戲曲藝術的理論研究史,同時又是人們對“何謂戲曲”、“戲曲何為”的理論探索史。它體現了對戲曲藝術呈現形態和內在本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

圖書目錄

導 論
第一章 裝扮表演藝術思想的萌生與發展
第一節 裝扮表演意識的萌生與形成
一、裝扮表演意識形成的雙重因素
二、娛樂對象的轉換與表演藝術的初始形態
三、詩歌樂舞的“四位一體”與裝扮表演意識的發展
第二節 詩樂學說與裝扮表演思想的體系化
一、詩歌樂舞學說的體系化
二、傅毅《舞賦》等表演藝術思想價值及其意義
三、新的藝術觀念、範疇和審美原則的產生
四、玄學美學對表演藝術思想的影響
第三節 儒家禮樂思想的承續與表演藝術思想初步形成
一、儒家道統的回歸和“禮樂思想”的承續
二、表演藝術思想的形成及其呈現形態
三、《教坊記》、《樂府雜錄》蘊含的表演藝術思想
第二章 戲曲創作觀念的發展和形成
第一節 古典藝術精神與戲曲的發展
第二節 兩宋時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唐宋以來通俗娛樂時尚的盛行
二、書會和勾欄瓦舍的出現
三、敘事意識的勃興
四、詩化思維的徹底確立
五、宋雜劇的優諫功能和娛樂功能
第三節 金末元初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俚俗輕俏的審美趣味
二、“本色當行”的時代之音
三、戲劇本體觀念與歌詩傳統觀念各自獨立的初期展現
第四節 元前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儒道在全國的推廣和崇雅尚靜的審美趣味
二、士大夫文化精神的凸顯
三、詩性與劇性的典範結合:《西廂記》的藝術表現和追求
四、道德與技巧的相得益彰:《趙氏孤兒》的崇高精神和衝突設定
第五節 元中後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中正平和的美學傾向
二、“高台教化”的功利追求
三、南戲敘事的高度發展
四、《中原音韻》的曲學正聲觀
五、理論批評中戲劇本體觀念的逐漸覺醒
第三章 戲曲藝術思想的成熟和繁榮
第一節 明初戲曲藝術思想
一、明初文化政策與廟堂戲曲觀
二、明初戲曲文學思想
三、明初的戲曲批評
第二節 成化至嘉靖時期戲曲藝術思想
一、南戲復興與聲腔興替中的審美變遷
二、戲曲創作觀念的轉變
三、曲學分歧:駢綺派與本色論
第三節 晚明戲曲藝術思想
一、崑劇的繁盛及昆弋雅俗分際
二、晚明戲曲文學思想
三、晚明曲學與劇學
第四節 明代戲曲舞台藝術及其美學思想
一、唱論
二、“才”“慧”“致”:潘之恆的演員論
三、表演論
第四章 戲曲藝術思想的拓展與總結
第一節 清代初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尚情崇雅的戲曲理論主張
二、戲曲敘事藝術特質的創造性發掘
三、集大成的戲曲藝術思想
第二節 乾隆時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重振戲曲風化觀的創作傾向
二、文人戲曲與民間戲曲創作的相互影響
三、戲曲演唱理論的總結
第三節 嘉道時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鬱勃剛健審美趣尚的興起
二、民間戲曲的娛樂精神和理論闡發
三、戲曲表演藝術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第五章 戲曲藝術思想的嬗變與轉型
第一節 鹹豐、同治時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雅俗交戰:宮廷演劇風尚的變化
二、戲曲觀、演觀念的演進
三、戲曲文學的創作觀念
四、戲曲批評論著中所體現的戲曲藝術思想
第二節 光緒、宣統時期的戲曲藝術思想
一、亂彈全勝:宮廷演劇的最後高潮
二、戲曲觀、演觀念的轉變
三、近代戲曲改良的思潮
四、戲曲批評論著中所體現的戲曲藝術思想
第六章 戲曲藝術思想的衝撞與多元
第一節 戲曲藝術思想的多元並峙
一、古典戲曲藝術思想的餘響
二、以“革新”和“改良”為主題的戲曲藝術思想
三、國劇運動與戲劇觀念的新認知
第二節 社會審美風尚的演變與戲曲流派的紛呈
一、社會審美風尚的轉變
二、藝人與文人結合的戲劇學意義
三、戲曲藝術的革新與題材主題的變化
第三節 戲劇史論研究的現代轉型
一、戲曲藝術研究的新視野
二、“國防戲劇運動”
三、延安時期的戲曲改革理論及實踐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