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文物通論》是201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竹三,延保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戲曲文物通論
- 作者:黃竹三,延保全
- 類別:歷史研究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409098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文物通論》是我國第1部全面、系統研究戲曲文物的學術專著。它闡述了戲曲文物的定義、類型和研究意義,概括了戲曲文物研究的分期和各階段的成就、特點,詳述了戲曲孕育期演藝文物、形成期演劇文物、成熟期戲曲文物的性質、種類、數量、形態、價值,在此基礎上揭示戲曲發展不同時期演出場所、腳色行當、服飾、化裝、道具、樂器等表演形態的衍變,並放置於歷史發展和文化層面上來認識。全書資料豐富,圖文並茂,論從圖出,收入各時期珍貴戲曲文物圖片近400幀,並附有詳細說明;對不同時期戲曲的演出狀況論說周詳,見解多有卓異之處,如戲曲產生的多元性、戲曲形成時期的泛戲劇形態、戲曲表演的多樣性等,對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戲曲發展頗有啟發。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戲曲文物是作者在田野考察中的首次發現,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
《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為戲曲文物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圖書目錄
緒言
章 戲曲文物的發現與研究分期
第二章 戲曲孕育期的演藝文物
節 樂舞百戲類
第二節 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說唱類
第三章 戲曲形成期的演劇文物
節 偏重於歌舞類
第二節 偏重於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偏重於說白類
第四節 偏重於故事表演類
第四章 戲曲繁盛期的戲曲文物
節 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雕塑
第三節 戲曲碑刻
第四節 戲曲繪畫
第五節 戲曲題記
第六節 戲曲抄本與刻本
第五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演出場所
節 戲曲孕育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形成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三節 戲曲成熟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六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腳色行當
節 宋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二節 金代院本的腳色行當
第三節 元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七章 宋金雜劇腳色形象圖考
節 末泥
第二節 引戲
第三節 副末
第四節 副淨
第五節 裝孤
第六節 參軍色(附)
第八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服飾
節 戲曲服飾的產生
第二節 文獻關於宋金雜劇服飾的記錄
第三節 文物圖像中的宋金雜劇服飾
第九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化裝
第十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道具
第十一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樂器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黃竹三,廣東省開平市人,1938年出生。1961年中山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考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史研究生,師從著名學者王季思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戲曲,1965年畢業後長期在山西高等院校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1980年任山西師範大學講師,198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曾任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戲曲》主編。1992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專家,獲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999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普通高等師範學校教師獎。2013年獲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中國戲曲教學與研究終身成就獎”。曾應邀赴美國、日本等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多所大學講學。著有《宋金元戲曲文物圖論》(主編)、《元雜劇故事新編》、《石君寶戲曲集校注》、《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扇鼓神譜>調查報告》(合著)、《戲曲文物研究散論》、《六十種曲評註》(主編)、《牡丹亭評註》、《浮生詩草》、《黃竹三學術論文自選集》等。另在海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
延保全,1964年生,山西省昔陽縣人。1985年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戲曲文物研究所工作。1988-199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黃竹三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戲曲。2003年任戲曲文物研究所副所長,並晉升為教授。2006年任戲劇戲曲學博士點首批博士生導師,《中華戲曲》副主編。2010年任文學院院長。現任戲劇與影視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同時兼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承擔並完成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研究項目各一項。出版《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校注》、《六十種曲評註·鳴鳳記評註》、《戲曲文物通論》(中國台北)、《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等專著,主編《平陽宋金元戲曲文物研究》,參編《山西戲曲碑刻輯考》、《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全元曲校注》等著作,並在《文藝研究》、《文物》、《文獻》、《民族文學研究》、《戲劇》、《戲劇藝術》、《民俗曲藝》(中國台北)第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