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懸疑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中國懸疑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中國懸疑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講述了:大陸女警呂月月為了執行追查國寶級文物小提琴的任務,而涉身一場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家族之爭和幫派鬥爭。她與涉案的潘氏家族的潘小偉相愛相惜,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國寶小提琴終於回歸祖國。但潘小偉的絕望自殺,使卸去警服的呂月月並未能過上平淡的日子,也正是一個個如她一樣的悲劇之警,成全了世人的安寧和國家的利益。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懸疑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頁數:322頁
  • 開本:32
  • 品牌:線裝書局
  • 作者:海岩 李迪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201024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懸疑小說系列: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主人公將對善與惡、生與死作出最後的抉擇……故事以讀者採訪的形式層層展開,峰迴路轉,扣人心弦。

作者簡介

海岩,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小說家、編劇。做過軍人、警察、共青團幹部,後從事企業管理工作至今。主要作品有:《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玉觀音》《便衣警察》《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長安盜》《深牢大獄》《河流如血》《五星飯店》《獨家披露》《舞者》等長篇小說及同名電視劇本,以及《海岩散文集》《海岩中篇小說集》《海岩文集》《海岩電視小說書系》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序言

在這個早春的下午,曾凡華對我說,你為我們編一套“中國懸念小說經典叢書”吧!說話的時候,他的臉如窗外陽光一樣燦爛。
我跟凡華相識於上世紀70年代末,那時他是《解放軍報》文藝部主任,力主編髮了我的中篇小說《這裡是恐怖的森林》,開創了軍報小說連載之先河。遺憾的是,之後,軍報再也沒有連載小說。我的那個作品就是一部懸念小說。30多年過去了,身為作家、詩人的凡華,線上裝書局任總編輯仍壯心不已,帶領全社同仁,奮力開拓名字頗為古老的出版社的嶄新局面。
說話間,他向我展示了書局新出版的線裝本“當代大家散文叢書”,主編是我的好友王必勝兄。宣紙柔軟,油墨清香,讓我愛不釋手。隨意翻看其中賈平凹的《定西筆記》,淳樸濃郁的西北風情撲面而來,像成群的麻雀飛起,如一大片麻布飄過,又像山裡的簇簇野棉花雲朵般綻放。叢書中還有陳忠實的《漕渠三月三》、鐵凝的《農民舞會》等,姚黃魏紫,各呈其妙。
談及出版懸念小說,凡華說他的懸念情結一如既往,希望這套叢書能通過曲折的故事講述,關注社會問題,頌揚人性之美和正義可貴。說著,便把書局各要塞同仁一一請來,現場辦公。編輯、美術、出版、印製、發行,興致勃勃,各抒己見。有高人提議,要選就選最經典的作品,叢書名能不能叫“最懸念”?OK!
選題一致通過。散會。
懸念小說往往跟案件糾結。懸疑叢生,撲朔迷離。案情大白之日即懸念破解之時。
那天,幾個熱心此道的朋友聚在崑崙飯店座談這個話題,地點是海岩提供的。因為他不但是“便衣警察”,還是這個飯店的老總。其間,主持人發問卷檢測各位智商,“請用一句話說出什麼是懸念小說?”我想了想,寫下一句特土的話——
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
我樸素地認為,不論是施賢臣施大爺得夢訪案,還是福爾摩斯趴在地上人肉搜尋,不論是開創了“鄉間別墅派”的阿加莎指使筆下的波洛在東方快車上搖晃光頭,還是松本清張以精準的點線破譯出天才音樂家殺人背後的悲情世界,其所布陣的懸念及事件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表現的都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
警探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罪犯亦然。同樣,讀者跟隨撲朔迷離的懸念,也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從而得到閱讀快感,拍案叫絕。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就是懸念小說。
這就是懸念小說的魅力。
當你被一部精彩的懸念小說吸引,你也許會隨著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不知不覺跌宕其中,使自己成為裡面的一個角色,為尋找出路左衝右突,掩卷良久而不能自拔。
其實,現實生活又何嘗不如此?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或正在面臨無路可走的境地,都曾經或正在演繹自己的真實版“懸念小說”。要么,你是警探;要么,你是罪犯;要么,你是案件目擊者;要么,你是坐在法院旁聽席的旁聽者。總之,你無法躲避,你無法選擇,你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或驚心動魄,或化險為夷。當經歷這一切後,你也許就愛上了懸念小說,甚至動筆寫懸念小說。從閱讀或寫作中,尋找感應,彌補缺憾,重溫過往,考問良知。
我在自己的真實版“懸念小說”中就扮演過“罪犯”。刻骨銘心,終生難忘!不妨在這裡懸念兩分鐘,打破為叢書寫序的一般規律,嘗個新鮮。
1971年,我在雲南勐臘建設兵團1師6團9營當知青,寫了一篇小說《後代》,發表在昆明軍區出版的部隊文藝叢書《磨刀歌》里,責任編輯是作家張昆華。小說有幸被雲南人民出版社相中,約我前往昆明修改。在那個年代,請工農兵作者進城修改作品是很時髦的行為藝術。我在昆期間,雲南蒙自駐軍42師宣傳幹事楊芳優找到我,說師首長看了小說很喜歡,問我想不想當兵。我說做夢都想。楊幹事說徵兵季節他會來勐臘接我入伍。真是天上掉餡兒餅還肉多蔥少!我心花怒放,很快完成了改稿。這時,我接到兵團1師宣傳科的通知,讓我前去報到。在臨回兵團前,省文藝界請我參加創作座談會。會上,諸位大仙裝神弄鬼大談“三突出”創作原則。我在發言中卻說,《後代》中的主角始終沒出場,同樣達到發表水平。語出,會場靜如死。我說完拍拍屁股打道回府。北京大爺就這樣兒!
從昆明回勐臘必經景洪,兵團l師師部在此。我前來宣傳科報到,邱科長說,你不要回勐臘了,就留在師宣傳隊搞創作,調動手續我們很快辦,辦好後派車送你回去取行李。哎喲喂,好事連連,天上又掉下一張香河肉餅,我趕緊張大嘴接著。沒等吃到嘴,一天傍晚,邱科長找到我,陰著臉問,你在省里改的小說怎么樣?我說改好啦很快就會出版。他眼裡好像藏了個小人兒,是嗎?你再問問?我就跑到郵局給出版社掛長途,對方給我個喜帖子,啊,啊,已經下廠印了。我興沖沖返回稟告。不料,邱科長搖搖頭,假話!他四下看看無人,壓低聲音說,這件事我本來不該跟你講,你的小說根本沒下廠。出版社不但撤了稿,還給我們來了函,說你在會上攻擊江青的“三突出”,是現行反革命行為。來函已經轉團里去了,聽說營里都準備好了批鬥會。師里不能留你了,明天就要派人送你回去。你……你不能回去,下面的批鬥會弄不好能把人打死!
啊?!邱科長的話如當頭一棒。我蒙了。我想不到。我渾身發抖。所有美夢瞬間粉碎,黑雲壓城城欲摧。
不能回去,師里又不能留,我往哪兒走?
我無路可走!
天暗下來,已看不清邱科長的臉,只見他眼裡閃著光,你不是說部隊想要你嗎?我點點頭。那你快去問問,能不能現在就去?真是救命稻草!我又跑回郵局掛長途。女營業員死羊眼盯著我。難道她知道我是“反革命”?我的心怦怦亂跳。聽到電話里傳來楊幹事的聲音,我急中生智,叫著表哥表哥!把楊幹事叫傻了。斜眼看看女營業員不再鐘情,我這才說,楊幹事,我現在就想去部隊!楊幹事更傻了,啊?不是說好徵兵時……你出什麼事了嗎?我捂住嘴說,你救救我!楊幹事好像一下子全明白了,你電話多少號?你別走開,等我回話。我告訴了電話號,離開櫃檯,躲進陰暗角落,像馬一樣豎直耳朵。天黑透了,外面刮著風。郵局裡早己沒了顧客,只有我一個人,像鬼!我等電話,我等回音,我等生死。我在希望與失望的輪迴中煎熬。不知過了幾年,女營業員說你走吧,我們要下班了。就在這時,電話鈴突然炸響,把我倆都嚇掉了魂兒。楊幹事在電話里急迫地說,你來吧,馬上來!跟誰也別說!我問,到哪兒?他說,思茅。我說,好!
事後,我才知道楊幹事接到我的電話,就去找了政治部主任王定一,緊跟著他倆又敲響師政委辦公室的門。張躍水政委當即表示,不管有什麼事,讓他先來部隊再說!於是,楊幹事緊急通知我趕到思茅,那兒離景洪最近,是42師125團駐地。
逃跑!馬上!
在沒有路的地方找到路!
緊要關頭,不能猶豫,也不容猶豫!
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顧!
楊幹事讓跟誰也別說,可我不能不跟邱科長說。他不會害我。但是,為防萬一,我還是昧著良心隱瞞了關鍵字,邱科長,部隊讓我馬上到蒙自去。話一出口,覺得自己真的成了反革命,不敢再正眼看對方。邱科長沉悶一會兒,突然問,你有通行證嗎?我立刻愣了。那時邊境管理很嚴,沿途軍警設卡盤查,外出必須有通行證。我所持的通行證往返一次有效,回勐臘可以,去思茅不行。邱科長說,通行證師里開不了,你只能回團里開。但你一回團里就別想走了。我給你一個電話,你到勐臘去找這個人,求他幫助。記住,一切要秘密進行!今天晚上你也不能回宣傳隊了,夜長夢多。我給你點兒錢,到街上找個雞毛店住下,明天一早坐頭班車回勐臘。通行證一到手,調頭就上思茅,千萬不能耽誤。明天師里發現你不在了,肯定會派人找!
我記不清當時是怎么感謝邱科長的,也記不清當時是如何離開他的。但是,我卻永遠記得他!當我寫到這裡時,他就出現在我面前:臉黑黑的,眼睛小小的。對比身高,他的頭和臉都顯得有點兒大。因為,他真的太矮了,像傳說中的武大郎。他是現役軍人,聽說是被冤枉了才下放到建設兵團。他讓我秘密聯繫的人,是跟他同時被下放到6團的現役軍人楊士相。楊在團部任軍務參謀,職責就是簽發通行證。
那一夜,無處落腳的我,連雞毛店也不敢住,在長途車站的牆腳下縮成一小團兒。月冷,風寒,蟲鳴。每句人聲都讓我心驚,每個黑影都讓我肉跳。何為罪犯?此為也。第Z-天一早,我上了頭班車。為了不讓人發現,我不但在臉上抹了泥,還假裝睡覺用衣服蒙住頭。躲在衣服里,大睜著眼,大支著耳。我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修煉成反偵察老手?……
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我秘密潛回勐臘後,情況又如何呢?
就此打住,留下懸念。
下面,我介紹入選本叢書的作家海岩。他的入選作品就是你手上拿到的《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為無愛時代做愛情小說,是他新近的感言。讀來令人感慨——
去年某日,北京某報,稱某老者產病於途,路人皆繞行,致其凍死街頭。旁有編者按語,痛責見死不救者冷酷無情。今年某日,上海某報,有新聞照片報導某老婦病臥路中,圍觀者眾,卻元援手。照片一側的文字除聲討外,亦有表揚,日幸有好心人呼來老婦親屬,將其扶起送入醫院得以拎救云云。
讀京報新聞時,雖震撼不已,但料想之中,因類似現象,早不絕於耳。看滬報圖片時,感慨之餘,又存疑惑:人既好心,何不儘快將老婦扶起急救,反而捨近求遠付出喊親屬?包括那位攝下此景的路見不平者,有調焦取景按快門的工夫,為何不先救人於危難之中,以身作則?
世上人情,想來如此淡薄。
難怪我的小說始終被輿論質疑——現實中還有如此純粹的愛情嗎?原來我所傾心的那種舉案齊眉的境界,早已不是男女愛情乃至整個風氣的常態,我確實在粉飾生活,憑空杜撰,隨意拿捏呢。 於是更加感嘆兩千年前的先哲孔子,以一個“仁”字為核心創建儒學的苦心。儒者,社會及他人所需之人也;仁者,兩人相處時應持守之道德也。在先儒的學問中,“仁”的基礎其實就是愛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倫常,即是互相施愛於對方,所謂君賢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愛心推己及他,廣而大之,遂令天下德行其道也。
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愛心原是人之天然本能。又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愛心也需後天教化與培養。且愛心猶如一座寶塔,須從基礎開始,分層而建。即是先儒所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遞進關係。人生在世,先要自我修煉,養成良好性情,承擔家庭責任,孝敬父母,善待妻兒,方可忠君報國,建功立業。現在,我們教育後代之方法,常常忽略此天然之順序。孩童時代,咿呀學語,便有許多聲音教授其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這固然重要,但問題出在,他愛不愛父母,愛不愛他人,愛不愛花草動物,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長大成人也如是,只要你聲稱愛黨愛國,其餘均屬個人小節,無礙於財路及仕途。
但我想,一個缺乏基本愛心的人,一個連對父母、朋友、妻小都不願盡責的人,一個很少憐憫、同情和體恤他人的人,會愛國嗎?能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嗎?
當然,把愛心的缺失僅僅歸罪於教育未免失之偏頗。多年以來,宣傳教育的事倍功半,並非錯在本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存在決定意識依然放之四海而皆準。當辛勤勞動已很難致富,當不義之財可一夜暴發,當本應在思想上立於社會前列的知識精英淪為社會下層尊嚴不保,當無數不平等現象從個別轉為普遍,因而導致的社會心理失衡和價值觀的逐漸異化,就不是簡單靠提倡些什麼弘揚些什麼所能救藥的了。
或許也不該歸罪於那些見死不救的圍觀者和繞行者。本來,人的善良本性加上後天的教育,完全可使芸芸吾輩在輕微傷及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做出有益他人之事,譬如伸手扶起病倒老人甚至將他送到醫院。但如果做出此種有益他人之事需付出高額代價,譬如扶起老人後可能被老人或他的親屬誣為肇事者繼而索取養老送終的資費,而又無人願意為你作證的話,那么從最簡單的成本收益率分析,成本遠遠大幹收益的事,不取收益但需付出巨大成本的事,恐怕我等絕大多數凡夫俗子都要遮顏繞行了。
如此看來,只有當社會更重視基礎德育,同時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善行義舉不必承擔過大風險,甚至可以受到一定獎勵;使不仁不義難逃直接懲治,無須等待來世報應,只有這樣的現世報成為社會運行的基本常規,公德之普及才足可期待,儘管在我們每個人的胸襟里,都藏有博大之愛心。
我的讀者曾賜我醒悟,他們對我那些純情小說喜愛之甚,遠遠超越小說價值本身,似乎說明:功利化趨勢越泛濫,人們對於單純的愛,美麗的愛,渴望越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