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藝美術的傳說》是1994年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紫晨。
基本介紹
- 作者:張紫晨
- 出版社:海燕
- 出版時間:1994年
- 頁數:393 頁
- ISBN:9787535009739
《中國工藝美術的傳說》是1994年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紫晨。
《中國工藝美術的傳說》是1994年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紫晨。內容介紹本書收有中國工藝美術傳說104篇,包括紡織、琢玉、泥人等,反映了一些工藝美術的起源、民間藝人的刻苦創新與崇高品德等。作者介紹張紫晨(1929—...
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相關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四是李鄴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世界一致公認的。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
因之在孩子身上掛系桃核雕品,也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關於雲渡人桃雕的來歷,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從前,雲渡口住著個陶老漢,他身高力大、心靈手巧,對栽培桃樹很有經驗。人家桃花紅一色,他家桃花分五彩,結出桃子香味撲鼻、又大又甜,“病人吃了身體健,老人吃了變年輕”。因而同輩人都叫陶老漢為“桃...
富有錦上添花之妙,如此精美的漆器,在中國新石器考古中實屬罕見。這些發現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國南方的原始髹漆工藝已經達到相當熟練的水平。正是由於有這樣的基礎,才使中國南方,在經過商周時期以後,到戰國至秦漢時期,終於在髹漆工藝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從而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花燈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
楊柳青年畫繼承宋、元繪畫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製作時,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上面,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繪的色彩斑斕與工藝性,因此,民間藝術的韻味濃郁,富於中國氣派。楊柳青年畫...
既是驅暑實用品,又是藝術欣賞品。真絲摺扇 安徽是真絲扇發源地,有四百多年歷史,在對真絲面料及印刷上採用了獨特的方式來處理,真絲扇用真絲綢緞面料製作而成,它不但可以用於觀賞收藏,也具有饋贈友人,之佳品。真絲扇的製作工藝複雜比紙張柔軟,凌娟光滑,製作起來工藝要求極高,扇骨用頭青天然高山楠竹製作,經過數...
不過切忌的是,不要用帶水的毛巾擦拭,這樣會使木雕工藝品過於潮濕,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傷害了他們。紅木小件常擦拭可愈顯紅亮,並可增添古雅意境。收藏技巧 木雕工藝品從90年代起就保持平穩的狀態,也在國內工藝美術的百花叢中,一枝獨秀。其作品內容基本取材於中國古代傳說、風景、人物和故事,吸引了不少...
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壁畫是漢代作品,其分布較廣,河南、山西、遼寧、河北、山東、內蒙古等地的漢墓都有壁畫。畫的內容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表現生活場景。漢代壁畫是漢代美術創作活動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大型建築物壁畫和墓室壁畫為主,反映了漢代統治階級提倡孝道盛行厚葬。魏晉以前,壁畫多表現神話與...
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類別 大家看到的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維想像,在石膏材質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繡等手法製作出形態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製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另...
布老虎是一種古代就已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品,它又是很好的兒童玩具、室內擺設、饋贈禮品及個人收藏品。它品種繁多,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2008年6月7日,布老虎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布老虎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按用途劃分:服裝類和工藝品類,工藝品手工刺繡又有掛畫式單面繡和擺放的雙面繡之分 歷史傳承 手工刺繡在當今社會還是很有前景的。手工刺繡早在90年就遠銷海外,現代有手工刺繡的繡莊作坊開發了大型手工雙面繡用於製作大型手工刺繡地屏,但是這類產品由於尺寸很大一般做工都不是很精,因為這些手工刺繡產品的投資都很大...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
清末,木雕藝人流向城市,從上門加工轉向工場生產。辛亥革命以後,東陽木雕轉向商品性,木雕藝人製作的工藝品和箱櫃家具被商人買去遠銷香港、美國、南洋等地,形成了東陽木雕產品的盛期。新中國成立後,以木雕集團及前身木雕總廠為代表的東陽木雕企業及從業者,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參加中國和世界性展出。文化特徵 構圖 ...
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中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鳳翔彩繪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泥塑共有170多個...
鑲嵌(潮州嵌瓷),流傳於廣東省潮州市的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潮州嵌瓷歷史悠久,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就已經在民間使用。當時,潮州陶瓷生產發達,民間雕塑處於興旺時期,開始用瓷片剪裁成簡單的花卉鑲嵌在建築物上。到了清代,潮汕各地蓋祠堂和建“駟馬拖車”等豪宅民居之風盛,裝飾於建築物之上的嵌瓷工藝...
當代烙畫發展到絲絹、宣紙上,形成類似於國畫的藝術品。題材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因為火筆這一工具的介入,使畫面增添了古樸典雅的氣度。從烙畫起源的傳說得知,它曾是宮廷的御用品。時至今日,烙畫已成為一種風格高雅的藝術欣賞品和國際友人的饋贈禮品,備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在烙畫板材出現之前,烙畫更多地被稱...
永樂鎮因是呂洞賓故里而受道家推崇,又因永樂宮名揚天下,繼而逐漸形成了以道教文化、傳統美術與民間信仰相融合的桃木雕刻藝術。永樂宮純陽殿以圖文並茂的壁回藝術和桃木劍雕刻工藝享譽中國海內外,永樂桃木雕刻工藝亦伴隨著呂洞賓的聲威和永樂宮的影響而世代傳承。文化特徵 技法 永樂桃木雕刻最早沿裝桃木劍雕刻技法。據傳,...
另外,民間剪紙的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中國民間美術在透視上不追求縱深感,而有著“看得多、看得全”的審美辨識。民間剪紙同樣體現出這種審美觀念,在二維的空間內體現事物的全貌。採用散點透視的剪紙作品 民間剪紙的構圖形式完全摒棄了“焦點”...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裙,頃刻之間,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天真浪漫的兒童,以及各種神話故事、戲劇、歷史人物精緻的玻璃框內,就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歷史傳說 捏面...
2018年6月,東固傳統造像在江西省美術館舉行的“多彩非遺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上展出。2018年8月,青原區的東固傳統造像作品《鐘馗和小鬼》入選了“弘揚經典·鑄造輝煌———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並參加展出活動。榮譽表彰 2020年11月,青原區東固非遺雕刻《盛世中華同心向黨》作品在...
煤精雕刻具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其款式造型、結構布局、圖案紋飾與定名等,都是傳統文化與地方文化長期相互融合的結品。作品分為人物、動物和素活三大類,品種達200餘種,造型款式豐富多樣。人物類煤精作品分為傳統題材和現實題材,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與現實生活。工藝特徵 煤精雕刻沿用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