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是眾浪齊奔的中華文化源流中的拍岸奇濤,汩汩滔滔,在8000 年中華文明長河奔涌而過。它起源於原始社會,發展於奴隸社會,璀璨於封建社會。在當代,它接受了佛學、理學、文學、民間藝術及西方雕塑等各種文化形式的薰陶,不斷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歷代玉雕藝術家取勢造型,依質布局,順色立題,依形創意,因色取俏,舍繁求簡,創造了博大深厚的玉器文明。水晶雕刻是玉(石)雕刻藝術的一種。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結晶體礦物,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呈無色、紫色、黃色、綠色及煙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無解理。因其材料貴重、取材製作的工藝手法不同,對雕琢技巧的要求更高,故屬於一種特種工藝。天然水晶雕刻有傳統仿古飾品、人物造像、家庭裝飾、飛禽走獸、人文自然景觀等。在技藝方面,將現代美學理論與傳統技藝融為一體,借鑑西方藝術手法,形成了各具風格的不同流派。佛教東漸後,在東晉達到勃興階段,佛教造像應運而生,佛教豐富了玉雕藝術創作的題材和技巧。水晶作為佛家『七寶』之一,其高雅潔淨、泓澄空靈,自然成為佛教造像的首選。以水晶為材質進行佛教造像更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文
- 作者:郝夢征 範文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472046
- 外文名:Masters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 出版社:江蘇美術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16
- 品牌:江蘇美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仵應文出生於玉雕之鄉河南鎮平,因受家庭影響,自幼酷愛玉石雕刻;1988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4年被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2006年榮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仵應文1973年開始從事玉雕創作,作品造型優美傳神、大氣恢宏、結構嚴謹,雕刻技術精湛細膩,藝術手法多變考究。他特別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經他設計的作品都能給人以生命的震撼。
近年來,他更是注重將水晶材料與宗教題材相融合的研究與創作,他認為玲瓏剔透的水晶是表現佛教人物極好的體裁,清澈的質地正好反映了他思想中佛的形象。他認為佛是空靈的、清明的、悠遠的,這些特點用水晶來表現是非常合適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被稱為當代中國水晶雕刻第一人,作品被社會各界視為傳世珍品。
書稿語言樸素,圖片精美,技藝流程闡述清晰、精彩,能較好地給讀者介紹仵應文其人、其藝。
作者簡介
分卷主編範文典,中國鈞瓷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高級工藝美術師.
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章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師的藝術人生
第一節許折東風第一枝——少年曆練
第二節轉益多師是吾師——藝術苦旅
第三節雄關漫道真如鐵——上下求索
第四節東風正放花千樹——升堂入室
第五節山高豈礙白雲飛——責任擔當
第二章琴心三疊道初成——大師的技藝思想
第一節秋水春風各有玄——傳承與創新
第二節對境無心莫問禪——技藝與流程
第三節始是金丹換骨時——風格與理念
第四節心源自有靈珠在——高度與境界
第三章明月光含萬象空——大師作品賞鑒
第四章洗盡鉛華本是真——大師言論著述
第一節禪心似月迥無塵——自我寫照
第二節繁華落盡見真淳——藝術主張
第五章丹青難寫是精神——大師的藝術評價
第六章大師藝術年表
後記及主要參考書目
序言
我在全國走了很多地方,朝禮過很多佛像。仵先生以佛家“七寶”的水晶作為介質,更燭見其純淨、空靈。後來,他的工作室搬到龍湖後,我去的次數漸漸多起來,對他的了解也多了些。因而,我覺得仵先生的造像藝術,是一個參“夢中夢”的過程,就是說他的人生理想,是一個追求泓洞澄澈的人生,達到 “明心見性”的求索過程。他的藝術人生,更是一個悟“身外身”過程,他在造像實踐中不斷提升、完善自我,以妙手雕萬佛,踐行著禪宗“直指人心”的精髓要義。
以空有不染之心,妙解入世禪機。善解佛理,讓他深深地懂得生存之樂。在他40 年的從藝生涯中,曾遭遇過挫折、失意和迷茫,但他懂得“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因而洞徹名利,知道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所以他修心立德,以對佛教的虔敬之心去確定藝術定位和人生目標,通曉體悟藝術、宗教、文化之間的關係,創作出大量如法莊嚴的佛像來接引眾生。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對“戒、定、慧”三學的實踐。戒,通俗地講,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在切實遵循現實的行為規則中克制自己,從而體悟生命的本原及生命的內在規定。
真實,是生命的永恆主題。生命的真實存在於清明透徹、潔淨空靈的心性中。除塵掃染,斬截系縛,需要心靈真實的力量。但如何達到真實呢?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空有不染”的心和金剛般若智慧。禪宗就是以明心見性為主旨,徹底消解了人生的隔閡,把人心、人性和佛心、佛性融為一體,化腐朽為神奇,又化神奇為平常,讓人感受到自在與安穩。仵應文先生以“空有不染”的平常心入世、以喜悅心禮佛,正是在詮釋著禪宗的與世圓融,其宗旨是落腳於真、善、美的統一,讓個人生命在清徹透明的智慧中純潔下來,在永恆中找到精神的家園。李翱曾問藥山惟嚴禪師:“什麼是道?”藥山以手上下指點,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由此明白人生不過是自適其性、自悅其心罷了。仵先生的藝術實踐恰好體證了這種大有和本源。
以定修慧,營造心靈安居之所。定,就是禪定,是“靜慮”“思惟修”之義。它的本義是消除欲界煩惱,破除心中雜念,使心神專一寂靜;慧就是智慧,目的是離斷煩惱系縛、心念的執著,從而達到空明的境界,直悟生命的本源、人生的意義。只有以“戒、定、慧”三學修治身心,才能讓心靈、讓人生在現實中得到解脫和超越。仵先生在雕琢的過程中,心著一處,達到忘我的境界。感受著佛陀的博大精深和包納萬物的寬廣胸襟,他將佛陀的慈悲、智慧以及佛的空靈和明澈,通過精湛的技藝和水晶玲瓏的質地給予淋漓盡致的展現,這也是一種定。中國禪宗的禪,不拘泥於其他的禪定的修行方法,它也可以是談論心性,直指生命
本源和身心自由的直覺體驗。它特別重視直指人心,返觀自照,重體驗,重直覺,重視在切實的生命活動中當下悟道。仵先生在雕刻過程中,與佛相應,把自己的藝術體驗和宗教體證結合起來,把我心、佛心交疊觀照,讓心與心相印在平常中。他在雕刻佛的過程中,一切的煩惱擾亂、痛苦逼迫都在空悟的心性中消解了,沒有束縛,沒有執著,隨緣任運,如大鵬乘風,如鴻蒙飄蕩。這必定會拂去一切無明的遮蔽,直見生命的本源。
修道悟禪,讓仵應文先生掌握生存的智慧,並以此切入平常的生活,融入生命的流程中。這也成就了他由“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躍而成“平常心是道”“無心是道”“自然即道”的人生追求和藝術主張。他能夠離塵除染,返樸歸真,得大自在,在對生活、對生命的理解中把桃紅蕉綠、春露秋霜帶入了自己的世界中,成為一個不斷深化自我、明晰自我的藝術行者,也為自己的心靈營造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以明心見性之機,窺見菩提大道。明心見性,就是在修證中明白人生的真諦。明心見性一是要從外在事物的注意中返回自身,尋找自我;二是要從人的活動、欲望、情感中返回心性,尋找生命的現實本源;三是要從心性的念頭中返回生命的源頭,尋找佛心佛性;最後要把前三個步驟倒過來、融合起來,在“無所住”中讓真心真性,佛心佛性具體呈現。正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人心頭;人人心中有座塔,人人都在塔下修。”禪宗思想的重心一是心,二是平常,合起來就是平常心,平常心觸事即理便是道,明心見性便是靈山。禪就是直觀平常,又超越平常,在煩惱中證菩提,在平常中證大道。仵先生在雕刻實踐中,懂得什麼是“捨得”,什麼是“放下”,什麼是“抓大放小”。我還說一個觀點,先生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他自己修出來的。佛家認為眾生生命和世界空而幻有,是為了讓人消解執著,生起出離心,解脫煩惱苦果,解脫有限時空的生命存在,反本證心,以開悟的心性去認識佛心佛性,從而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無限之中,投入“無所住”的生命洪流中。
“ 一雨普滋,千山秀色。”在世俗功利之上的超越功利,其美並非獨善其身,而是利滋天下,如春雨及時,千山秀色,萬般美麗。只有超功利之利才是美的。然而這些美產生的根源在哪裡呢?在於自性的流露,在於心性的空悟,由短暫到永恆,由狹窄到闊大,由世俗到超越,由侷促到舒展,由拘束到自由,這都是心性在起作用。
衷心祝願仵應文先生在佛像雕刻和佛學修證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013 年12 月於少林寺
摘自本書前言,作者:釋永信(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