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對中國境內除漢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文學的總稱。它包含著幾方面的含義:①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相對漢族文學而言的。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由歷代各少數民族人民創造的。它包含了民間口頭文學和書面文學兩部分。③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就中國文學發展史而言,漢族文學是其主體,但各少數民族文學也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出中國文學的豐富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 釋義:除漢族以外各兄弟民族文學的總稱
  • 反映出:中國文學的豐富性
  • 創造:歷代各少數民族人民
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價值,貢獻,其他形式,特殊貢獻者,傳統悠久的作家文學,比較,古代,近代,現代,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

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

價值

民間文學在少數民族文化史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各民族的神話、傳說、故事、歌謠、敘事詩、謎語、諺語等作品,構成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寶庫。其中不少作品通過古代文人的採集、整理,出現在漢文文獻和少數民族古代典籍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少數民族民間文學遺產得到重視和保護。各民族蒐集、整理的民間文學作品數以萬計,它們通過生動形象的藝術畫面,向我們展示了各民族人民的現實生活和精神文化以及他們的理想。這些藝術作品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貢獻

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對中國文學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①神話。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寶庫極為豐富。學者採集到的有影響的神話作品有彝族的創世長詩《阿細的先基》、《查姆》、《勒俄特依》,納西族的《創世紀》,白族的《創世紀》,瑤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哪裡來》,苗族的《苗族史詩》、《苗族古歌》,哈尼族的《奧色蜜色》,佤族的《西岡里》等。其中大部分神話作品,通過豐富奇特的想像,敘述了原始人類對宇宙開闢、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成、民族起源等的認識和解釋。各民族的創世紀神話,還對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作了獨特的記敘。少數民族神話作品數量眾多,至今仍完整地流傳在人民的口頭,內容古樸,想像奇特,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②英雄敘事詩。又稱英雄史詩。一般均為宏篇巨製,結構龐大,氣勢磅礴。它往往跨越時空界限,在民間長期流傳,成為這一民族的百科全書或形象化的歷史。這些史詩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這3部史詩被列入世界英雄史詩之林,引起學者的矚目。③民間敘事長詩。民間敘事長詩中以愛情為題材的占大多數,也有些是一般生活敘事詩。優秀作品有《阿詩瑪》、《召樹屯》、《逃婚調》、《艾里甫和賽乃姆》(維吾爾族)等。這些長詩反映了各民族的現實生活。它提供的有關少數民族生產、生活、風俗習慣、民族性格等的形象畫面,對文學研究、民俗學研究等極有價值。

其他形式

除神話、史詩、敘事長詩以外,少數民族民間文學還展示了其他文學形式。其中民歌的多種表現形式是民間詩學研究的寶貴資料。中國西北地區的花兒會、廣西壯族的歌圩、仫佬族的走坡、苗族的蘆笙會、白族的石寶山歌會等,都是這些民族傳統的歌節。中國詩歌史的研究,大可以從少數民族民歌中獲得豐富的資料。

特殊貢獻者

提到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應特別肯定民間歌手、民間故事家的功績,他們在創作、保存、傳承民間文學中有特殊的貢獻。他們是朱素甫·瑪瑪依、琶傑、毛依罕(蒙古族)、扎巴(藏族)、玉梅(藏族,女)、康朗英、康朗甩(傣族)、唐德海(苗族)、吳連貴(赫哲族)、金德順(朝鮮族,女)、傅英仁(滿族)等。

傳統悠久的作家文學

比較

和漢族文學相比,中國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產生較晚,但也有悠久的歷史。

古代

藏族的作家文學產生於公元7世紀左右。8、9世紀創作的敦煌文獻《贊普傳略》已具有相當文采。11世紀初以後,出現了許多作家和作品,如貢嘎堅贊的哲理詩《薩迦格言》、桑吉堅贊的傳記文學《米拉日巴傳》、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倉央嘉措情歌》、才仁旺階的長篇小說《旋努達美》等,都是藏族文學的瑰寶。回紇(回鶻)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古老民族,他們創造了古回鶻文,九姓回鶻可汗碑就是用古回鶻文、突厥文和漢文刻成的。公元10世紀後半期至12世紀,維吾爾文學得到飛速發展,並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巨著《突厥語辭典》、阿合買提·玉格乃克的《真理的入門》是維吾爾族文學史上的三大名著。14至15世紀,詩壇上出現了魯提菲等詩人,特別是納瓦依的創作,不僅對15世紀維吾爾文學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對整個西亞和中亞文學,也是一座豐碑。18世紀以後,尼扎里的《愛情長詩集》,在維吾爾族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蒙古族於14世紀初,創造了蒙古文字。隨之,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問世。成書於13世紀的《蒙古秘史》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羅卜桑丹金的《黃金史》、薩囊徹辰的《蒙古源流》以及尹湛納希的《青史演義》等都曾受到它的滋養。19世紀,蒙古族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家尹湛納希還用蒙古文創作了《一層樓》、《泣紅亭》等作品。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和為此書所作的評點,在紅學中獨樹一幟。不少古代少數民族中用漢字從事創作並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家,就屢見於中國文學史。如元代詩人耶律楚材、薩都剌,散曲作家貫雲石(維吾爾族),雜劇作家李直夫(女真),明代文學批評家李贄,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小說家蒲松齡、曹雪芹等。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是舉世公認的。

近代

中國現代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繼承五四新文學傳統發展起來,無論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還是用漢字創作,都充滿了反帝愛國激情。維吾爾族愛國詩人黎·穆塔里甫和其他詩人的詩篇,鼓舞了各族人民抗日的勇氣。有些作家則直接在革命隊伍中成長起來,如陳靖(苗族)、陸地(壯族)、苗延秀(侗族)等。生活在國統區的作家如老舍、包爾漢、沈從文、端木蕻良等,從別一側面,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生活和理想。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少數民族作家文學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為了發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黨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文學人才的培養,從50年代到60年代初,成長起一大批少數民族作家,如蒙古族的納·賽因朝克圖、巴·布林貝赫、瑪拉沁夫、阿·敖德斯爾、朝克圖納仁,彝族的李喬,壯族的韋其麟,白族的楊蘇、曉雪,赫哲族的烏·白辛,藏族的饒階巴桑、伊丹才讓,土家族的汪承棟等。文化大革命給少數民族作家文學創作帶來災難。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少數民族作家文學重獲生機。1980年,召開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會議,接著創辦了全國性刊物《民族文學》。這些都調動了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積極性。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在1981~1982年間,連獲3次全國短篇小說創作獎。回族作家張承志的小說也連連獲獎。越來越多的民族不僅有了自己的作家和作品,有些民族還形成了自己的作家群。中國少數民族作家文學既以各民族的民間文學為源頭,又注意吸收漢族以及國外一些民族文學的優秀部分,融會貫通,創作和發展本民族文學。

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遺產豐富,歷代文人對其中的個別篇章作過深入的研究。在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文藝理論方面的研究著作。但是關於少數民族文學的全面研究,還是一個薄弱環節。1958年,“少數民族文學”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60年代,一些民族的文學史得以出版。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工作的真正起步,是文化大革命以後。1978年召開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教材編寫及學術討論會,會後,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1979年6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成立。1980年建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出版研究季刊《民族文學研究》。從80年代開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①研究隊伍不斷擴大。主要力量分布在三條戰線,一是各省、區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機構;二是各省區的民間文藝研究會;三是全國文科高校,特別是民族院校。各條戰線都有一批專業人才。②研究課題不斷深入。領域和選題不斷擴大,並向縱深發展。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的前提下,研究方法不斷改進。比較文學研究方法受到重視。結構主義方法、系統論方法等,也為研究者所嘗試。③產生一批理論研究成果。首先是各民族文學史和文學概況的編寫進展很快。毛星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記述中國55個少數民族文學的大型專著。此外,集中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成果的專著和論文集尚有《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民族民間文學基礎理論》、《傣族詩歌發展初探》、《歌海漫記》、《壯族歌謠概論》等。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引起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的注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