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族辦公室綠皮書(2022)

《中國家族辦公室綠皮書(2022)》由粵港澳大灣區家辦聯合會(籌)和家辦標準研究院於2022年6月聯合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家族辦公室綠皮書(2022)
  • 發布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家辦聯合會(籌)、家辦標準研究院
內容解讀,

內容解讀

《中國家族辦公室綠皮書(2022)》(下稱《綠皮書》),揭示了我國服務超高淨值客戶的家族辦公室行業發展的新業態。
《綠皮書》直陳,當前我國家族辦公室行業發展仍然存在三大痛點:一是中國家辦企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二是家辦的種類繁多、各有利弊;三是家辦品牌、服務模式、產品過於分散,不利於提升客戶體驗和信任感。為了行業能夠健康有序發展,中國家辦行業標準化亟待實現。
家辦標準研究院首席專家朱劍博士表示,從家辦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講,一方面行業治理的標準要明確,另一方面,家辦服務產品也應該標準化。
區域發展不平衡
作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中國超高淨值家族客群體量增長迅速、需求日益多元,正在推動家族辦公室行業迎來騰飛的視窗。
據麥肯錫統計,中國最早一批家族辦公室出現於2010-2012年前後。目前大大小小冠以家族辦公室名義的機構已有近一萬家,這個數量成長速度是驚人的。半數以上本土家族辦公室成立於2015-2016年間,大部分為商業銀行、信託公司、投資公司和律所背景,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
另外,被稱為“五大商幫”的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對家族辦公室的接納程度也有所不同。在粵商區域的家族辦公室有331家,徽商區域的家族辦公室僅僅 7家,晉商區域的家族辦公室11家,浙商區域的家族辦公室 46家,蘇商區域的家族辦公室28家。
《綠皮書》指出,整體而言,國內家族辦公室普遍存在四大挑戰:專業化、 綜合化、機構化能力薄弱以及頂尖人才缺失,這四大挑戰短時間內各個攻破不太容易也不太現實。特別是前三個挑戰還需要第四個挑戰中的頂尖人才去攻克。
種類繁多、各有利弊
《綠皮書》介紹,依據服務範疇的不同,目前中國的家辦可以分為4種:
1.0的家辦必須具有甲方思維,而不是賣貨思維。譬如一些家辦是站在客戶的立場,幫助客戶解決法律相關問題。比如,一些律所是家辦的一個細分服務方,律師的服務本身就是站在客戶立場思考問題,但是一個家族除了法律問題,還有大量的金融問題、財富問題、企業發展問題、價值觀問題等等,律師是家辦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僅有律師是不夠的。
2.0的家辦則類似“財務顧問”的角色,幫助客戶篩選第三方理財機構,鑑別理財產品。當客戶想要投資一級市場時,家辦通過自身的專業和分析,能總結出諸如達晨、IDG、紅杉等機構各自的優勢,並給出中肯的意見;當客戶希望投資二級市場時,家辦通過分析券商的各類基金產品,篩選岀與客戶需求匹配的產品。
3.0的家辦,則具備了幫助客戶投資的功能,譬如通過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幫助家族企業做強做大,源源不斷的創造財富。 家族最大的物質財富其實並不是其手上的現金流,而是家族企業和家族文化價值觀。
4.0的家辦則涉足家族企業的內部治理,譬如家族理事會、家族憲法、公益基金、下一代教育、醫療保障等服務。這一階段的家辦偏向於家族內部和家族企業的雙層治理。
《綠皮書》指出,事實上,現在不少家辦是站在信託、基金公司的立場,主要目標是銷售產品。判斷一個家辦真偽的核心指標是,能否站在甲方立場,也就是站在客戶立場,依據客戶的風險承受度能力、產業偏好,幫助客戶制定綜合性服務方案。如果 一個家辦打破了這條準則,就不能被稱為真正的家辦。
監管缺位 行業分散化程度高
《綠皮書》指出,國內的家族辦公室一直屬於新興行業,相較於國外家辦的悠久歷史和完善體系,國內對家辦尚未有明確的定義、註冊流程、展業門檻和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家族辦公室市場處於發展初期,在家族辦公室名義之下,全國短期內催生了數以千計的家族辦公室。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工商註冊的名稱中, 帶有“資產管理”和“投資管理”字樣的投資類企業繁多,部分也從事家族辦公室業務。
調研發現,無論是家辦公司,還是信託、銀行、第三方財富公司都存在一定的產品銷售思維,通過對以家族信託名義受託的低成本資金的配置實現“左手賺管理費,右手賺融資方利差”,最終跨市場套利。
未來,不排除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國家出台一些規範性的家辦行業政策,也不排除會通過設定一個新家辦金融牌照的方式,設定準入門檻,來規範和發展家族辦公室行業。
行業標準化亟待實現
《綠皮書》指出,在很多國人認知當中,對有型產品的標準化比較熟悉,也深知其重要性。實際上,在貌似無形的服務行業,尤其關係資產安全和保障的金融領域,產品、服務和流程的標準化,對於運營安全、客戶體驗和社會形象均有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
具體到家族辦公室領域來說,這個行業面對的客戶群體需求個性化程度最高,議價能力也最強,定製化、差異化的綜合服務方案是各家辦追求的方向,也是家辦企業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便捷途徑。
同時,家辦連結的法律、會計、信託、保險等服務最終都會以服務產品的形態出現在客戶的方案中。眾所周知,這些機構是高度嚴謹、高度規範的,實際上也是當今社會百業中監管最嚴苛的行業,背後有一整套嚴格的內控和監管標準體系,在規範它們的安全有序運作。
作為連結金融和專業服務機構的家族辦公室,如果自身沒有一套規範標準,沒有產品服務的底層邏輯,一方面無法駕馭或者定製出最優的綜合服務方案,另外,在客戶和合作機構面前可能出現地位不對等,行業屬性弱化,甚至淪為簡單的獲客渠道, 家辦企業應有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現。
家辦標準研究院首席專家朱劍博士認為,從家辦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講,一方面行業治理的標準要明確,另一方面,家辦服務產品也應該標準化。
明確行業治理標準,一是行業要對家辦服務的核心要素達成共識;二是家辦的核心服務流程需要標準,減少從業人員個人素質差異對服務感知質量的影響,保證服務質量的穩定性;三是專業外部服務機構評價體系需要標準,有利於加強外部服務機構的積累和篩選,提高各細分服務領域及整體服務的專業性。
家辦服務產品的標準化是指,要從服務客群的視角出發,打破傳統的金融產品行業界限,有機融合包括銀行、 信託、基金、保險等行業產品和服務,形成標準化解決方案,成為行業和客戶認同的家辦服務底層邏輯和標準方案。在此基礎上再針對不同客戶需求和場景打造定製化的服務方案,這樣的個性化方案的風控基礎、服務保障、合規程度將會更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