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思想界之基本誤謬

《中國學術思想界之基本誤謬》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於《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學術思想界之基本誤謬
  • 作者:傅斯年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年以前,英國雜誌名《十九世紀與其後》者(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fter),載一推論東方民性之文。作者姓名,與其標題,今俱不能記憶。末節厚非東方文明,印吾心識上者,歷久不滅。今舉其詞,大旨謂:
東方學術,病疴生於根本;衡以亞利安人之文明,則前者為無機,後者為有機;前者為收斂,後者為進化。質言之,東方學術,自其胎性上言之,不能充量發展。儻喀郎(Châlons)之役,都爾(Tours)之軍,條頓羅甸敗北,匈奴或大食勝者,歐洲榮譽之歷史,將隨羅馬帝國以覆亡。東方強族,纂承統緒,斷不能若日耳曼人,儀型先民,與之俱進。所謂近世文明者,永無望其出於亞細亞人之手;世間之上,更不能有優於希臘、超於羅馬之政化。故亞利安族戰勝異族,文明之戰勝野蠻也,適宜文明戰勝不適文明也。
迻錄此言,以啟斯篇。當日拘於情感,深憤其狂悖,及今思之,東方思想界病中根本之說,昭信不誣。縮東方之範圍,但就中國立論:西洋學術,何嘗不多小誤,要不如中國之遠離根本,瀰漫皆是。在西洋謬義日就減削,伐謬義之真理,日興不已。在中國則因仍往貫,未見斬除;就令稍有斬除,新誤謬又將代興於無窮。可知中國學術,一切誤謬之上,必有基本誤謬,為其創造者。凡一切誤謬所由生成,實此基本誤謬為之潛率,而一切誤謬不能日就減削,亦惟此基本誤謬為之保持也。今欲起中國學術思想界於較高之境,惟有先除此謬,然後從此基本誤謬以生一切誤謬,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欲探西洋學術思想界之真域,亦惟有先除此謬,然後有以相容,不致隔越。欲知歷來以及現在中國學術思想界之狀況何若,亦惟有深察此弊之安在,然後得其實相也。【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聊城人。1913—1919年在北京大學預科、本科學習。北大畢業後,赴英、德留學七載。1926年底回國,1927年任中山大學文科主任及歷史、中文兩系主任。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後,創辦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該所所長達二十三年之久。1930年代在北大兼任教授。抗戰時期,先後擔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西南聯大校務委員等職,並同時出任第一至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炮轟孔祥熙、宋子文,震撼朝野,有“傅大炮”之譽。抗戰勝利後,出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主持繁重的北大復員工作。1948年底被任命為台灣大學校長,最終“歸骨于田橫之島”。編者簡介歐陽哲生,1962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研院”近代史所等處訪學。主要著作有:《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之現代闡釋》、《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嚴複評傳》、《科學與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尋胡適的精神世界》、《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等。編有《胡適文集》(12冊)等多種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