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中國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

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

中國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簡稱天山冰川站,英文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我國唯一專門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區為主要觀測、試驗和研究對象的野外台站,是在施雅風院士倡議下於1959年建立的。天山冰川站是國際冰川監測網路中,中亞內陸冰川的代表觀測站點。在中科院、研究所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建設,現已基本形成一個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觀測、試驗和研究的野外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
  • 外文名: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 簡稱:天山冰川站
  •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後峽鎮
基本情況,歷史沿革,觀測內容,建設發展情況,運行管理情況,科研工作成績,對外開放情況,

基本情況

天山冰川站包括基本站和高山站。其中,基本站海拔高度2130 m,座落於烏魯木齊河上游高山峽谷間,占地面積約6000 m。高山站海拔3545 m,占地面積約1000 m,與基本站相距35 km,是野外考察人員和站觀測人員的住所和後勤設備存放處。
天山冰川站觀測的冰川有多處。其中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為基準觀測冰川,此外還有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號冰川、哈密廟爾溝平頂冰川和榆樹溝冰川、托木爾峰地區青冰灘72號冰川等,形成了對新疆天山觀測的完整體系,一些工作還涉及祁連山和阿爾泰山等地,與國際冰川觀測的先進水平接軌。
該站的基本綜旨在於開展以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為主題的有關冰凍圈內部動態變化與物質能量交換過程的基本觀測和研究,為冰川學、凍土學、冰川水文學、高山氣象與氣候學等的深入研究,以及為中國西部資源與環境開發、地區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必須的基礎數據和理論依據。
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是我國冰川觀測研究歷史最長的野外站,也是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開放站和國家重點野外站序列的野外台站,為冰凍圈科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重點開展了冰川物理學、雪冰過程與氣候環境記錄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冰川的加速退縮引發水資源時空分布和水循環過程的變化,給新疆建設布局和發展模式帶來深刻影響。通過地面觀測考察和遙感技術,天山冰川站查明了新疆不同地區冰川變化,預估了冰川變化對未來水文、水資源的影響,為國家重大決策,西北地區水資源管理與高效利用政策,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歷史沿革

1958年,為開發大西北,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由施雅風院士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冰雪利用研究隊,開創了我國的冰川學研究事業,揭開了我國冰雪研究的序幕。
根據1958年至1959年野外考察經驗,施雅風認為,有必要建立定位的冰川觀測試驗站,以便於野外觀測試驗,對野外考察中的許多現象進行深入研究。1959年,中國科學院冰雪利用研究隊在天山烏魯木齊河源海拔3545米處建立天山冰川站(高山站),開始開展冰川學、水文與氣象方面的觀測研究。
1988年首批成為中國科學院對外開放台站,1997年中國科學院野外台站評審中被評為A類站,同時被授予野外工作先進集體。1999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野外台站(試點站)。

觀測內容

天山冰川站的主要觀測對象——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處(WGMS)網路中亞洲中部地區的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連續8次被選為全球10條重點觀測的冰川。WGMS主任W. Haeberli 教授指出,1號冰川在中亞乾旱區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國際長期觀測網中不可替代的關鍵部分。
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
天山冰川站研究方向是通過對冰川及冰川作用區有關現象的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演化規律的觀測研究,揭示自然環境的變遷歷史,預測其變化趨勢及其對人類的影響。研究內容包括冰川內部和外部的物理、化學、熱力學特性及過程和所包含的環境、氣候信息,包括冰川與其它地球圈層(大氣圈、地圈、生物圈)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天山冰川站觀測研究的主體。冰川作用區的研究內容則相對較廣,主要包括積雪、冰緣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地貌、冰川水文與氣象、凍土、高寒區的生態環境及資源利用等方面。常規觀測項目涉及6個學科方向,100多個條目。
科技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情況 有固定人員18人,其中所創新人員6人,包括創新研究員2人、創新副研究員3人、創新助研1人;其它各類人員12名,包括工程師2人,試驗室和網路技術人員各1人;觀測人員5名,後勤管理、司機和廚師各1人。天山冰川站對我國冰川學人才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學家秦大河、姚檀棟等和許多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在研究生期間都在站進行過長期的觀測研究工作。1999以來有碩士、博士研究生40多名在站開展研究工作,籍此完成畢業論文通過答辯的碩士9名,博士12名,博士後1名。

建設發展情況

(1)主管部門和依託單位直接支持的科研項目和經費
中國科學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中國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
高山站
1999-2005年,本站固定人員承擔主管部門中科院和寒旱所項目,包括院重點及方向性項目,中科院野外基金項目,寒旱所人才項目及創新項目,院、所級國際合作項目等共10餘項,總計經費500多萬。
(2)主管部門和依託單位在試驗研究儀器設備、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通訊和生活設施方面的投入
1999年以來中科院和寒旱所在大型設備和基建方面的投入總計約300萬元,其中包括中科院野外站創新建設項目基建、儀器投資共250萬,研究所在高山站房屋改造和儀器匹配方面的投入50餘萬。
1999-2005年,科學院撥運行費約200萬,寒旱所撥運行費100餘萬。

運行管理情況

基本做到科學化、制度化和責任到人的管理體制。保證開放、聯合的辦站方針。維持正常的觀測、試驗研究秩序,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和研究課題的順利執行,提供優質的後勤服務,形成和建立一個適應學科發展與國際合作交流的良好科研環境。

科研工作成績

天山冰川站觀測在手段、規範及資料公布方面與國際接軌,包括兩條冰川進入WGMS冰川監測網。同時觀測資料進入WDC-D和 GCOS資料庫及其它多種資料數據報告。其中1號冰川被列為全球10條重點監測冰川之一,定期在Glacier Mass Balance Bulletin [IAHS(ICSI)-UNEP-UNSCO]和Fluctuation of Glacier [IAHS(ICSI)-UNEP-UNSCO] 等刊物上公布其詳盡的冰川觀測資料。並被WGMS推介廣泛運用在冰川與全球變化研究中。例如IPCC報告將1號冰川和另外兩條冰川作為中亞冰川的代表,利用其觀測資料推算出了整箇中亞地區在過去30多年間冰川儲量的虧損,並對該地區未來100年的冰川及冰川徑流變化進行了預測。積雪、冰川的觀測進入美國太空梭雷達地面測量在亞洲內陸的觀測網。凍土觀測與研究成為日本“北緯43°凍土與環境監測計畫”在亞洲的組成部分。由美國著名雪冰研究專家,緬因州大學教授Paul Mayewski 協助建立的大氣氣溶膠樣品定位採集站,所取得的分析資料與美國在尼泊爾和格陵蘭等地的定位氣溶膠採集站資料交換使用。
1999年以來,依託天山冰川站發表的研究論文209篇,其中,SCI論文59篇,核心期刊137篇,普通刊物10篇,專著3部。共申請4項國家專利,制定1項國家標準,獲得3項國家和甘肅省科技獎勵。

對外開放情況

1999年以來來站工作的客座人員總計達到15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約60人,國外專家學者約40多人次。通過開放,與國內外許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