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文學三十年觀察

中國報告文學三十年觀察

《中國報告文學三十年觀察》是於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曉。本書共分五輯,其一主要是對新時期報告文學所作的觀察和論析,第二輯是對30年報告文學史的提要梳理。第三輯為作家小論,其中附了研究現代報告文學作家的三篇。三十年有影響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家不少,我只是隨機而為地評說了他們中可能有點代表性的幾位。第四、第五輯分別是作品評論和文體理論的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報告文學三十年觀察
  • 作者丁曉
  • ISBN:9787506360234
  • 頁數:342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9-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部分章節,

內容簡介

內容涉及多個方面,相應地形制也並不一統。這些文字寫作的時間跨度不短,從20世紀的80年代一直延至現在。本書記錄了20多年間作者對報告文學的認知,對報告文學文體演進場景的真實感覺。

目錄

第1輯 紀實時代
論新時期巨觀報告文學
論新時期文體題材報告文學
論新時期女作家報告文學
論新時期歷史報告文學
論近年報告文學幾個主要問題
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開放性
論台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色
第2輯 文體行旅
1980年代報告文學文體的自覺
1990年代報告文學的堅守與退化
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觀察
報告文學,回到現實大地的行走
時代的文體和文體的時代
從激情書寫到中和敘事
第3輯 創構價值
何建明:國家敘事與非虛構設計
陳祖芬:“五連冠”報告文學家
楊黎光:欲望時代的非常報告
楊守松:人本、硬度與信息
附:
茅盾與現代報告文學
夏衍:報告文學譯介、倡導和研究
周立波:報告文學翻譯、研究和創作
第4輯 敘事姿式
《根本利益》:故事與意義
《我的天堂》:國家敘事中的史詩建構
“精神院士”的大地敘事
“南方”,中國大敘事之視窗
《千古一夢》:“雙聲敘事”的非虛構魅力
《吞吐大荒》:行走中的歷史本真書寫
《大學生“村官”》:國家戰略的文學報告
《解放戰爭》:軍事非虛構敘事的範式
《1901》:釀造於歷史與文學之間的意味
深水靜流秋意真
——讀傅溪鵬先生的《深·秋》
《一個醫生的救贖》:作為“剛性寫作”的意義
嵌入民族心魂的精神史志
《廢墟上的覺醒》:非常態中的意義重建
中國精神的少年圖志
奧林匹克精神的中國闡釋
歷史刻錄與文學記憶
第5輯 藝術設計
力度:報告文學的文體品格
報告文學典型論
報告文學的結構最佳化
報告文學的語言特徵
報告文學的政論插筆
報告文學的細節功能
“竹筍”與“白米飯”
附錄:
學術研究要目
後記

部分章節

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觀察(1)
歷史以自己本有的步履行進著。迎接21世紀到來的種種情景還如在目前,它卻已經走過第一個十年。世紀之新,是否就意味著存在之新,現在要對此作一整體性的回答,可能是困難的。至少新世紀十年的若干存在,它更多的是一個時間的範疇。就文學而言,“新世紀文學”的命名,在我看來其意義主要是技術性的。這一命名便於我們對這一時段的文學有一個可以操作的具體對象。社會以一種業已啟動的巨大力量運行,新世紀文學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我們乘著新世紀的快車,在進入到新世紀路段時,應該會有新的風景映入眼帘。

新世紀十年是文學進一步邊緣化的時期。在文學內部則是以小說為中心文體的,報告文學和散文等就是邊緣的邊緣文學了。報告文學以非虛構而文學的獨特性自成一體。這一時期的報告文學曾經並不被看好,甚至評論界還有報告文學文體“枯竭”、“消亡”、“尷尬”之說李敬澤:《報告文學的枯竭和文壇的“青春崇拜”》,《南方周末》2003年10月30日。吳俊:《也說“報告文學”身份的尷尬》,《文匯報》2004年1月18日。黃浩、黃凡中:《報告文學:文體的時代尷尬——對報告文學“生存艱難”的本體質疑》,《北方論叢》2009年第1期。。現在的實際證明報告文學未曾“枯竭”、“消亡”或是“尷尬”,相反它以自己的姿式描畫出在新世紀中國文學版圖中的應有位置。我不贊成片面化的文學斷語,如同報告文學文體“枯竭”、“消亡”、“尷尬”論一樣,說現在是文學的非虛構時代也是不真實之見。新的世紀是文學更加紛呈多態的時期。在這樣一個社會繼續發生著深刻變動的時期,現實生活的無限豐富性、複雜性,為報告文學提供了不竭的寫作資源。這是一個需要報告文學有為,而且也是報告文學能夠有為的時期。最近報告文學評論家王暉用“裂變與復興”評說新世紀報告文學:“可以說,裂變與復興,既是報告文學當下狀態的真實寫照,也是其賴以生存的轉型時期政治社會生態特性的深刻反映。”王暉:《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的裂變與復興》,《光明日報》2010年9月1日。所謂“裂變”是指報告文學呈現“多元態勢”,而“復興”是與20世紀90年代的相比較所呈現的一種趨勢。這大致是符合新世紀報告文學創作實際的。
王暉的“復興”指說涉及到了上個世紀的90年代。20世紀90年代是報告文學發展的盤整期,相對於80年代它明顯地冷寂了,雖然此間也有《沂蒙九章》、《崑山之路》、《以人民的名義》、《落淚是金》、《馬家軍調查》、《“希望工程”紀實》、《沒有家園的靈魂》、《淮河的警告》、《走出地球村》、《大清王朝的最後變革》、《遠東韓戰》等影響廣泛的優秀作品,但無論是文體創作的整體規模、表達深度,還是文體發展的歷史推進意義等,都不是可以和80年代可以比擬的。到了新的世紀,報告文學開始走出它的盤整期,進入到新的活躍的時期。但這種活躍是不同於新時期的“轟動”的。我們觀照新世紀報告文學,無法淡化20世紀80年代這一巨幅的背景。言及報告文學,我們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懷念那一特殊的年代。事實上1980年代是一個真正的報告文學時代,報告文學成為當時文學大潮中的主潮,很多讀者和研究者,正是在那時才認知這一獨特文體的。但由此界內與界外形成了一種情結,往往將1980年代作為觀察評估報告文學的基本標尺,以此衡量後續這一文體的創作。這一般來說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問題是這樣的定式就有可能忽視文體存在具體的歷史語境,影響到對報告文學文體發展的準確評價。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觀照並且把握特殊時期報告文學的基本生態。1980年代報告文學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轟動”,轟動不僅在文壇,而且廣及社會,報告文學寫作與傳播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行為。“轟動”是社會情緒化的一種直觀,它源於報告文學與時代啟蒙主題的諧振。其時,包括報告文學在內的文學主流承載著社會思想啟蒙的責任。作為“中心”的文學與社會政治在一定層面上具有某種同構性,尤其是意識形態寫作色彩濃郁的報告文學更是這樣。而在新的世紀,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刻推進,思想啟蒙讓位於經濟中心,物質崇拜成為社會趨重的價值尺度。作為精神生產重要方式的文學,也被日益的邊緣化。這一時期有“知識分子到哪裡去了”的強烈設問,可見從一定程度而言,知識分子應有的社會擔當被擱置。而報告文學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一種寫作方式,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場域中,難以理想化的達成。對於現實的深入介入和對於報告對象的深刻反思等報告文學文體重要的精神品格,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地弱化了。但文學的邊緣化,是常態社會的正常圖景,它有可能生成適宜文學自由發展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態。新世紀的十年是多元紛呈的十年,當然也是良莠不齊的時期。就報告文學而言,一方面有祛知識分子寫作的傾向,另一方面依然有作家堅守既有的文體寫作理想,將報告文學設定成一種特殊的“社會預警”方式。一方面報告文學作家充分認知文體反映現實的獨特功能,以報告文學記錄新的世紀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進程和這一時段發生的重大事件等,另一方面作家又注意拓展報告文學的題材空間,寫作大量具有史志意味的作品。一方面報告文學作家順延這一文體的寫作範式,以新聞、文學和政論建構文本,另一方面又努力於文體的新變,在新聞性漸次、主體性表達退位中,重構非虛構敘事本身對於客群的召喚力。簡而言之,新世紀報告文學對於意識形態寫作的淡化,對於啟蒙寫作主題預設模式的分化,使其在題旨價值、話語空間和敘事形式等諸多方面顯示出相當充分的開放性,而這種開放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新世紀文學邊緣化時代報告文學創作的活力和張力。多維多態的“復調”與“複式”,成為新世紀報告文學文體重要的特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