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內容簡介:《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選取基本公共服務中的社會保障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巨觀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為背景,通過對社會保障的制度變遷、均等狀況的歷史考察,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演變過程及其內在邏輯。根據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原則和供給結果,《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將建國後均等化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平均導向時期(1949—1984年)、差異導向時期(1985—2005年)和均衡導向時期(2006—)。1949年以來,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趨勢是從“低水平的平均”到“非均等”,再到“均等”的發展過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變數在不同時期的不斷變化,相互影響,決定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路徑。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的函式,是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從而具有內在邏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
  • 外文名: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China:Changes and Its Logic
  • 作者:劉志昌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17736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38 頁
  • 開本:16 開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和邏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志昌,政治學博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公共服務、地方冶理和社會發展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變遷與邏輯研究”,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國情調研項目以及國家財政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著作兩部(合著),在《社會主義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和為中央組織部、國家財政部、湖北省民政廳等提供諮詢報告共30多篇。

圖書目錄

導論
一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狀與研究主題
三研究架構與基本概念
四研究方法
五創新與不足
第一章平均導向下的基本公共服務
一社會保障的制度演變
(一)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
(二)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
二社會保障均等化的實態
(一)城鎮社會
(二)農村社會
(三)城鄉社會
三小結
第二章差異導向下的基本公共服務
一社會保障的制度演變
(一)城鎮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二)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二社會保障均等化的實態
(一)樣本和數據來源
(二)區域比較
(三)城鄉對比
三小結
(一)社會保障城鄉分化,差距逐步擴大
(二)社會保障的區域差距形成並擴大
第三章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治因素
一政權的合法性基礎
二 中國共產黨對平等理想的追求
(一)意識形態是共產黨合法性的重要基礎
(二)平等理想是共產黨人的追求目標
(三)平等理想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影響
三 中國共產黨對發展目標的追求
(一)經濟發展是共產黨合法性的重要基礎
(二)經濟發展是共產黨人的追求目標
(三)發展目標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影響
四 小結
第四章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濟因素
一 經濟因素對基本公共服務平均導向的影響
(一)工業化道路與二元經濟結構的形成
(二)計畫經濟體制的建立
(三)經濟因素對基本公共服務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對基本公共服務差異導向的影響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農村回歸家庭保障
(二)國有企業改革與城鎮社會保障改革
(三)區域非均衡發展與基本公共服務的區域差距
三小結
第五章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社會文化因素
一社會矛盾演變與基本公共服務的變遷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私人產品供給不足
(二)改革開放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均
二社會現代化對基本公共服務的影響
(一)需求與消費結構的現代化是催生公共服務需求的內在動力
(二)家庭結構的現代化是催生公共服務需求的重要推力
(三)就業結構的多樣化對擴大公共服務提出了新要求
(四)社會各階層的貧富分化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迫切要求
(五)社會建設滯後是導致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 中國傳統文化對基本公共服務的影響
(一)人人平等的思想
(二)家庭保障的思想
四 小結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