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是月壤,裝在人造水晶的容器中,整體造型借鑑自國博館藏的系列青銅“尊”造型,以體現穩重大方之感。整體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徵地球與月亮間的平均間距384400km,整體外部造型寬22.89cm,象徵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從時空兩個緯度展現中國探月領先地位。

2021年2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月壤運抵國家博物館。嫦娥五號帶回的部分月壤已於2月運抵國博,預計三月展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背景介紹,藏品歷史,藏品容器,

背景介紹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12月2日22時,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藏品歷史

2021年2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GB93484號藏品月壤運抵國家博物館。

藏品容器

月球樣品的容器材質為人造水晶,整體造型借鑑自國博館藏的系列青銅“尊”造型,以體現穩重大方之感。整體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徵地球與月亮間的平均間距384400km,整體外部造型寬22.89cm,象徵嫦娥五號自發射到返回的任務時長22.89天,從時空兩個緯度展現中國探月領先地位。
內部造型由地球、中國地圖、月球、月壤等組成。月壤儲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夾層球體造型之中,通過填滿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現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徵。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其上中國地圖造型透光突出,象徵華夏大地對月亮的長久情意。特別是容器內設計了地球與月球間相隔9.9cm,取意古人所描繪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國探月突破極限、跨越“九重”,珍貴的月壤與精心設計的容器相得益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