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是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化凱。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
  • ISBN:9787312030642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 年1月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 胡化凱著
叢書名: 中圖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2030642
上架時間:2013-1-24
出版日期:2013 年1月
開本:16開
頁碼:348
版次:1-1
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總論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由胡化凱所著,本書討論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即討論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發生和發展的歷史,討論一些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對古人認識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中,屬於科學思想的內容很多,農學、醫學、天文、算學等領域都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科學思想,這些思想可以放在各自的學科史中進行討論,可作為高等院校科技史專業、歷史學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課的教材使用,同時還可以為從事科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化史和中國哲學史等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參考。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由胡化凱所著,本書重點闡述中國古人在長期的認識活動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各種科學思想、技術觀念、邏輯理論及方法論思想等。全書共二十講,分為六大部分,具體包括:一、基本概念和理論,即一至四講的道概念、氣學說、陰陽理論、五行學說;二、古人的自然觀,即五至十講的天人關係觀念、宇宙演化思想、循環演化思想、自然化生觀念、有機論宇宙觀、自然感應觀念、物質不滅思想、自然規律觀念等;三、先秦諸子的技術觀及自然資源保護思想,即十一至十五講的內容;四、宋明理學的格物致知學說及明清時期的實學思潮,即十七、十八兩講;五、古人的邏輯思想及方法論思想,即十六、十九兩講。書中依據大量史料闡述了這五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分析了其歷史意義。六、第二十講,討論了中國未能產生近代科學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二十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科技史專業、歷史學專業或其他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課的教材使用,同時還可以為從事科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化史和中國哲學史等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參考。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講 道
一、道概念的產生及其內涵
二、道家論道
三、儒家論道
小結
第二講 氣
一、氣概念的產生
二、氣的存在形式
三、氣的基本性質
四、氣的基本作用
小結
第三講 陰陽
一、陰陽概念的形成
二、陰陽與事物的分類
三、陰陽與萬物的生成及變化
四、陰陽相互作用理論
五、陰陽理論在醫學中的運用
小結
.第四講 五行
一、五行概念的形成
二、五行生勝理論
三、五行歸類理論
四、五行說的本體論意義
五、五行說的符號模式化
六、五行體系的唯一性
小結
第五講 天人關係觀念
一、天人合一觀念
二、天人相分觀念
小結
第六講 宇宙演化思想
一、道演化說
二、太一演化說
三、太極演化說
四、元氣渦旋運動演化說
五、宇宙膨脹及周期演化說
小結
第七講 循環演化觀念和物質不滅思想
一、循環演化觀念
二、物質不滅思想
小結
第八講 自然化生觀念和有機論宇宙觀
一、自然化生觀念
二、有機論宇宙觀
小結
第九講 自然感應觀念
一、以自然感應觀念解釋物理現象
二、以自然感應觀念解釋潮汐與天文現象
三、以自然感應觀念解釋生物節律現象
四、以自然感應觀念解釋人體生理變化及疾病成因
五、自然感應觀念的特點
小結
第十講 自然規律觀念
一、天行有常
二、天地之道
三、萬物之理
四、自然之數和自然之則
五、知常日明
小結
第十一講 先秦時期的動植物資源保護思想
一、先秦時期動植物資源管理組織的設定理念
二、儒家的動植物資源保護思想
三、《管子》及《文子》中的動植物資源保護思想
小結
第十二講 道家和道教的生態倫理思想
一、“道法自然”和“道常無為”
二、“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三、“以鳥養養鳥”
四、道教提倡的生物倫理觀念
小結
第十三講 道家和道教的超越意識
一、“進乎無極之野”
二、“奪天地造化”
三、“我命在我不在天”
小結
第十四講 先秦道家的技術觀
一、技術套用使人喪失淳樸的天性
二、技術創造是對事物自然本性的殘害
三、技術活動的最高境界是達“道”
小結
第十五講 先秦儒家和墨家的技術觀
一、儒家的技術觀
二、墨家的技術觀
小結
第十六講 先秦時期的邏輯思想
一、名家的邏輯思想
二、墨家的邏輯思想
三、儒家的邏輯思想
四、明代西方邏輯學的傳人
小結
第十七 講宋明理學的格物致知學說
一、格物致知學說
二、格物致知觀念對科學認識活動的影響
小結
第十八講 明清時期的實學思潮
一、實學思潮的主要表現
二、實學思潮對明清時期科技發展的影響
小結
第十九講 中國古代的認識方法
一、知行觀念
二、推理方法
三、實驗方法
小結
第二十講 中國未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學術界對問題的討論與解答
小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