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玉器材料的科技研究

《中國古代玉器材料的科技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王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玉器材料的科技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玉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是貫穿中華文明整個歷程的唯一見證者。但是現有玉器的研究水平和我國光輝燦爛的玉文化極不相稱,一方面由於中國科技界介入中國古玉器研究的時間較短,研究人員較少;另一方面中國古玉器科技研究的基礎性工作沒有開展或開展力度不夠、範圍較窄,客觀上影響了古玉器整體研究水平的提高。.本課題利用多種無損分析方法,突破以往玉器文物不能被破壞取樣的局限,通過物相結構和化學成分的系統分析,建立適用於玉器文物的物相分析和定量成分分析的方法體系,積累完整玉器文物的物相檢索和化學成分的專項標準圖譜庫或特徵資料庫。.其次,選擇材質明顯變化的風化古玉器,從顯微結構、化學成分和物相組成等方面綜合探討變化的成因。.最後,針對風化嚴重玉器的科學保護難題,通過模擬實驗,選擇不同的溫濕度、光照度和大氣環境等條件,對比玉器的變化情況,探討適宜的外界保存條件,為古玉器這一珍貴文化遺產的永久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從古玉材質無損鑑別的方法研究、風化古玉器的表面性狀和加固保護研究以及古玉器預防性保存的外界環境條件設定等方面對中國古代玉器材料進行了首次系統初探。 材質無損鑑別是古玉器研究的前提或基礎,目前玉器文物在Raman分析下易產生較強的螢光光譜以及在XRD測試中不平整或不水平表面對分析結果會造成很大影響的缺點,均限制了這兩種技術在古玉器無損分析中的廣泛套用。本項目通過大量實驗表明:通過變換Raman光譜的激發光源可以有效抑制螢光效應的產生;採用Göbel Mirror的XRD技術可以增強信噪比,消除峰位漂移,從而能很方便檢索出包括古玉器在內所有文物的物相信息。在此基礎上,本項目積累了大量出土古玉器的物相和化學成分科學數據。 古玉器在長期的地下埋藏過程中均經歷風化(受沁)作用,其程度決定於自身結構和外界埋藏環境的共同作用。中國很多重要遺址出土的透閃石玉器和蛇紋石玉器常呈現“外緊內松”的風化現象,本項目對此進行了再研究並發現某些看似完整、未風化或風化程度輕的出土古玉器實際已全器風化且風化嚴重。整器白化古玉器常結構異常疏鬆,輕微的外力作用極可能使玉器損毀,針對這一現象,首先有必要進行搶救性的加固保護,以維持古玉器的基本形制。本項目的研究表明,採用3%的B72加固劑,通過減壓滲透法能夠很好地加固風化嚴重古玉器,並能使玉器原有的外觀特徵不受影響。 玉器常被視為穩定性文物,與金屬、陶瓷和石器放置於同一環境中。雖然,學術界常將保存的相對濕度條件界定為0%-45%,然其依據尚無揭示,故而在玉器的陳列展覽和保存中,國內外的博物館和考古所設定的濕度條件常與前述條件不一致,有時差異較大,這就給古玉器的預防性保護造成了極大混亂,急需統一合理的保護規範。鑒於此,本項目通過濕度模擬實驗,採用光澤度和化學成分的變化值作為參考指標,結果表明,緻密的新疆透閃石玉器和遼寧蛇紋石玉器能適應各種濕度條件,而結構相對疏鬆的透閃石玉器和蛇紋石玉器則在高濕條件下變化極小或不變化,顯示高濕條件更適合古玉器的保存和保護。此外,本項目還對玉器進行了紫外輻照(UVB)的模擬實驗,結果表明,純淨的、結構緻密的透閃石和蛇紋石玉器在UVB下不變化或變化極小;而不純淨的、結構相對疏鬆的透閃石和蛇紋石玉器在UVB下變化較大。該項研究揭示,不合適的濕度條件和光照條件均會對玉器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