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帶具,中國古代裝在腰帶上的括結具和其他飾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帶具
- 釋義:中國古代裝在腰帶上的括結具和其他飾件
歷史沿革
不晚於春秋早期,革制的腰帶上已裝帶鉤,最早的一例出土于山東蓬萊村里集7號的春秋早期墓。此鉤銅質,長方形,素麵,長4.3厘米。
春秋時期中,帶鉤逐漸流行。如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2205號與209號、淅川下寺10號、湖南湘鄉韶山灌區65S×10號與65S×17號、陝西寶雞茹家莊5號與7號及北京懷柔師範西12號等春秋墓均出土了銅帶鉤。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及陝西鳳翔高莊10號春秋墓也出土有金帶鉤。中國北方地區使用帶鉤晚於春秋晚期,已知最早之例出土於遼寧喀左南洞溝石槨墓,故帶鉤應是在華夏族地區創製的。戰國時,帶鉤的使用很普遍,形制也日趨精巧,其材質包括金、銀、銅、鐵、玉、瑪各類。銅、鐵帶鉤還有用包金、鎏金、錯金銀、嵌玉、嵌琉璃或松石等方法加工的,產生了不少工藝珍品。
漢代除繼續使用帶鉤外,並使用帶頭和帶扣。帶頭即班固《與竇將軍牋》“犀毗金頭帶”之“金頭”。它最先出現於北方東胡文物中。使用時兩枚相對,內側各有橢圓孔,可以貫兩孔穿窄帶以束結。若干西漢大墓如廣州象崗南越王墓、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安徽阜陽汝陰侯墓、湖南長沙曹獈墓、江蘇揚州妾莫書墓等處也有出土。曹獈墓出土的透雕翼駝紋玉帶頭一對,製作甚精,但帶頭和帶鉤一樣,勾括束結的方式均不夠靈活。當時帶扣的結構已與現代通用的式樣基本相同,後部設軸,軸上裝活動扣針。帶扣起初出現在馬具中,尺寸較小,最早的一例見於秦始皇陵2號兵馬俑坑T12出土的陶鞍馬腹帶上。腰帶上所用的帶扣較大,如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銀帶扣、雲南晉寧石寨山7號西漢墓所出錯金虎紋銀帶扣,長度為5~10厘米左右。漢代的帶扣有的極為豪華,如新疆博格達泌古城所出的龍紋金帶扣,洛陽東關夾馬營路東漢墓所出的龍紋玉帶扣等。這種帶扣在一條腰帶上只裝一枚。
到了晉代,如江蘇宜興西晉周處墓、遼寧朝陽袁台子東晉墓出土的帶具,帶扣一端均為圓形的長方牌,透雕龍紋或龍鳳紋,在弧形穿孔上裝短扣針。每枚帶扣還要配一枚同樣規格的透雕飾牌,圖案常為虎紋。然而都不裝扣針,還未完全擺脫帶頭的影響。另外,這時還在腰帶的帶鞓上裝鯔,鯔為長方形的金屬牌,兩側各有兩弧相連,有四個對稱的鏤孔,鯔下懸馬蹄形環或心形環。在公元3~4世紀中,其造型一直沒有多大變化,故通稱之為晉式帶具。
漢至晉的大型帶扣在設計上有一個弱點,即括結後穿過扣孔的腰帶末端,勢必覆蓋住帶扣上的紋飾,所以到南北朝時此類帶具已少見,在陶俑和石刻人物身上開始出現裝小帶扣和方形鯔的革帶,如河北定縣北魏太和五年 (481)石函中出土的銀帶扣、懸環的銀方鯔和長條形的銀僵尾,是已知最早的南北朝式帶具中各類部件較齊備的實例,也是當時帶具的主要形式。
唐代前期仍用鯔下懸環之帶。皇帝的帶裝13環。百官則用9環帶,但存世的實例不多,僅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所出的10副玉帶具中有一副完整的白玉9 環帶,在吉林和龍八家子渤海遺址中出過一副9環金帶。帶環原用為繫結佩物之窄帶(鞢卥 ),到了唐代中期,帶鯔多不附環,僅在鯔上穿孔(古眼)以佩物。後來穿孔亦消失,本來作為帶環之基座的鯔遂完全變成一種飾件了。這時帶鯔的質地有玉、金、犀、銀、銅、鐵諸種。唐代最重視玉鯔。玉鯔以素麵居多,也有雕琢出各種圖案的。如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鯔,雕獅子紋,遼寧遼陽出土的玉鯔,雕抱瓶童子紋。腰帶末端的包頭名僵尾 (亦作撻尾、獺尾、魚尾或插尾 ),如果上面也有紋飾,則與帶鯔相配套。
宋代特別崇尚金鯔。金鯔無素麵的,皆有花紋,以荔枝紋最受重視,如江西遂川北宋郭知章墓與江蘇吳縣元呂師孟墓均出土了一套完整的荔枝金帶具。其他紋飾的金帶具如人物紋金帶具在出土物和傳世品中亦有其例。
明時“蟒袍玉帶”是當時大官僚的顯赫裝束。南京洪武四年(1317)汪興祖墓出土的全鑲玉高浮雕雲龍紋帶具,琢制精巧。江西南城崇禎七年(1634)朱由木墓出土的白玉鯔,透雕喜字和花卉,別具一格。這時皇帝的玉帶除雙僵尾外,裝鯔22枚。臣僚的玉帶裝鯔18枚。但裝上18枚鯔以後,帶子已相當長,束不著腰,所以在袍服兩脅有細紐穿絛將腰帶懸掛起來。原為束腰之用的腰帶,這時已變成累贅的裝飾品。
清代,由於服制改變,革帶系在補褂之內,一般不外露。所以帶具在服飾中的重要性也就與前代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