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及其均衡機制》是王聖雲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8月。
該書立足於全球視野,基於多維福祉視角,對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態勢演變、格局變化和影響因素等進行了定量的比較分析,構建了區域福祉均衡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針對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福祉均衡機制及相關對策建議。該書認為,中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必然趨勢,實現區域均衡發展不是要刻意平衡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而是要在保持適度經濟差距的前提下,通過釆取提高福祉產出績效和加強區域福祉均衡調控等措施,使得區域之間人均綜合福祉水平逐步趨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及其均衡機制
- 作者:王聖雲
- 類別:社會學著作
- 字數:246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對中國內外關於區域發展不平衡和福祉測評的研究進展進行評述和分析,對區域福祉均衡的概念和內涵進行界定;從空間均衡、城鄉均衡、結構均衡、供需均衡等方面分析和概括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福祉均衡機制,即主要分析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影響因素、中國城鄉福祉不平衡的動力因子、中國區域福祉變化的驅動效應、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要素分解、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產出績效、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供需均衡等;最後從福祉視角提出促進中國區域平衡協調發展的調控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世界人類福祉區域格局演變及其驅動要素 第三章 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多維測評與比較分析 第四章 中國城鄉福祉不平衡演變及影響因素 第五章 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演變的結構分析 | 第六章 中國區域福祉產出績效與驅動效應動態分析 第七章 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八章 中國區域福祉均衡機制與調控方案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從改革開放到20世紀末,中國實施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使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得到發展,但同時也使中國區域經濟差距不斷擴大,進而造成在教育、健康、居住、公共服務和收入等方面的福祉不平衡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區域福祉失衡,福祉城鄉失調,福祉分配失均,福祉供需失序,福祉產業失效等不協調現象,引起了學界、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基於此,《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及其均衡機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必然趨勢,但是區域之間人均福祉均衡卻是可以實現的。區域均衡發展不是刻意平衡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而是在保持適度經濟差距的前提下,促進區域之間人均福祉均衡,即中國在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各地區福祉水平不斷提升,通過提高福祉產出績效和加強福祉均衡因素調控,促進中國福祉結構均衡、福祉空間均衡、福祉城鄉均衡、福祉供需均衡,從而使得人均綜合福祉水平的地區差距趨向縮小和逐步趨同的過程。
為此,中國要實行保持“適度經濟差距”與“人均福祉均衡”並行不悖的區域均衡發展戰略。中國政府要將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人類福祉差距作為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先導戰略,以縮小人類福祉的區域差距和城鄉差距為優先著力點,更加重視提升中西部地區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質量。同時,要著力扭轉不可持續的以高碳排放為代價的福祉發展模式,推行兼顧“降低碳排放”和“增進人類福祉”雙重目標的低碳福祉戰略。以兩大戰略的聯動實施深入推進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促進中國區域社會公平,提高中國民生福祉質量,增強中國發展能力,提升中國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持續性與人本性。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中國區域福祉不平衡及其均衡機制》 | 2017年8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0790-1 |
作者簡介
王聖雲,男,博士,副研究員,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和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公派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