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鈾礦資源調查評價》是由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核工業二○三研究所,核工業二○八大隊,核工業二一六大隊,核工業二四三大隊,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張金帶,李友良,簡曉飛,郭慶銀,徐高中,於恆旭,王果,苗愛生,權志高,楊建新,師志龍,蔡建芳,侯樹仁,王國榮,羅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北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鈾礦資源調查評價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核工業二○三研究所,核工業二○八大隊,核工業二一六大隊,核工業二四三大隊,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張金帶,李友良,簡曉飛,郭慶銀,徐高中,於恆旭,王果,苗愛生,權志高,楊建新,師志龍,蔡建芳,侯樹仁,王國榮,羅毅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30012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3-1-1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本項目屬中國地質調查局設立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大型計畫項目,1999~2005年項目名稱為“中國北方中新生代可地浸砂岩型鈾資源評價”,2006~2010年項目名稱調整為“全國鈾礦資源調查評價”。項目依據水成鈾礦成礦理論和可地浸砂岩型鈾礦找礦技術評價體系,以地質調研、物化探測量、鑽探工程查證勘查、綜合編圖和岩石地球化學測試等為主要技術手段,重點對中國北方伊犁、吐哈、準噶爾、二連、鄂爾多斯、松遼、塔里木、巴丹吉林、巴音戈壁和柴達木等10個沉積盆地進行了系統的鈾礦資源調查評價和查證。基本查明了上述盆地的區域地質背景、構造格架、地層結構、含礦找礦目標層位、岩相古地理、砂體展布、岩石原生地球化學類型、後生蝕變、鈾源條件和地下水水動力及水文地球化學等砂岩型鈾礦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基本條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鈾礦地質找礦成果。通過鈾資源區域評價和後續鈾礦勘查工作,伊犁盆地新發現了第Ⅶ旋迴含礦層,新探明了蒙其古爾特大型鈾礦床;鄂爾多斯盆地東勝地區新探明了皂火壕特大型鈾礦床,並在其北側新控制了長約80km的呼斯梁鈾成礦帶及納嶺溝、烏力桂廟大型鈾礦床;二連盆地努和廷鈾礦床由大型發展為超大型,首次探明了賽漢高畢-巴彥烏拉大型古河谷型鈾礦床;吐哈盆地西南緣發現了十紅灘鈾礦床北礦帶,使資源儲量達到萬噸級規模。在其它盆地或地區,發現和落實了闊斯加爾、塔木素、罕台廟、白興吐、磁窯堡和查查香卡等一批大中型鈾礦產地,新增砂岩型鈾資源儲量××萬噸。堅持科技創新,總結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陸相沉積盆地砂岩型鈾礦區域成礦規律和預測評價模式,建立了伊犁式、吐哈式、皂火壕式、努和廷式、巴彥烏拉式、錢家店式、磁窯堡式等不同類型盆地地質背景下的鈾成礦模式,豐富發展了砂岩型鈾礦成礦理論;地浸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套用形成了一套目的明確、銜接緊密、循序漸進的地質工作技術方法和找礦模式,綜合識別評價技術、物化探技術、特殊岩層鑽探技術等得到了發展和創新,首次建立起地浸砂岩型鈾礦勘查技術標準體系。累計調查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千米,為進一步開展全國鈾礦資源潛力評價提供了重要依據,明確提出了中國北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鈾礦勘查的總體思路和進一步找礦方向,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快速實現中國北方沉積盆地鈾礦找礦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