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纖維生產史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雖很年輕,但從中國古代的典籍中卻可找到用人工方法製造纖維的記載。據南宋(13世紀)周去非《嶺外代答》一書記述,廣西某縣楓樹上有“食葉之蟲”稱做“絲蟲”,它的外形“似蠶而呈赤黑色”,每當五月間“蟲腹明如蠶之熟”,當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漬,然後剖開蠶腹取出絲素,在醋中牽引成絲,一蟲可得絲長6~7尺。這種從野蠶抽絲的方法,堪稱是人類人工制絲技術最早的事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化學纖維生產史
  • 外文名:history of chemical fibre production in China
  • 創辦於:20世紀40年代
  • 出處:周去非《嶺外代答》
名詞,創辦,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名詞

中國化學纖維生產史 history of chemical fibre production in China
zhongguo huɑxue xiɑnwei shengchɑnshi
中國化學纖維生產史
history of chemical fibre production in China

創辦

中國現代的粘膠纖維生產廠創辦於20世紀40年代,一在遼寧的丹東,一在上海。日本侵占東北時期,在遼寧丹東設立了年產約1萬噸的粘膠短纖維廠,以吉林開山屯木漿為原料,但1945年以後即已停產並受到嚴重的破壞。1950年開始修建並恢復生產,以後又陸續擴充,現已成為中國東北地區從原料木漿到纖維的規模較大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上海的粘膠纖維廠,原名安樂人造絲廠,現稱上海第四化學纖維廠,原為鄧伸和在日本侵占上海時期所籌設。他從法國購進陳舊的筒管式粘膠絲製造設備,年生產能力只有 400噸左右,但因後處理設備殘缺不全,久久不能投產。抗日戰爭結束後從國外添進後處理設備,直到50年代初期才正式投產。這個廠規模雖小,但陸續訓練了不少粘膠纖維生產技術骨幹。目前已發展成為上海化學纖維新品種的試生產基地。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50年代後期,粘膠纖維廠在全國,特別是在上海紛紛成立,從設計裝備到運轉全靠自力完成。年生產規模由數千噸到15000噸不等,大都以棉短絨為原料,使用木漿極少。為了配合生產發展,國內相應地建立了木漿廠和棉漿廠生產粘膠纖維的原料,規模最大的木漿廠是吉林的開山屯紙漿廠。
1956年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引進技術設備在北京建成年產1000噸規模的聚醯胺-66長絲廠,是中國最早的合成纖維廠,以後幾經革新和擴充,現在發展成為特種合成纖維的多品種實驗工廠。在同一時期內中國又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引進設備在河北保定建立了年產5000噸的粘膠長絲廠,即保定人造絲廠,已有萬噸級的生產規模。以上四個廠對於中國化學纖維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奠基和先驅的作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60年代初,萬噸級規模的維尼綸合成纖維廠在北京建成,設備由日本引進。這個廠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合成纖維大規模發展時期的開始,接著中國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全國各地陸續裝備了幾所同等規模的維尼綸廠並投入了生產。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他各種合成纖維品種如滌綸、腈綸、丙綸、聚氯乙烯纖維、聚氟乙烯等都已有各種機織和針織物形式的產品供應市場。目前在品種方面還有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異形纖維、變形纖維及特殊功能纖維等多種形式。在機械設備上包括特種設備,如紡絲泵和噴絲頭等都已能自行製造並裝備工廠。規模更大的以石油化工為原料、以引進外國成套設備裝備的化纖聯合生產基地也分別在上海金山、遼寧遼陽、四川長壽、天津和江蘇儀征相繼建成。1980年全國化學纖維的產量為45萬噸,生產能力在52萬噸以上。
期待補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