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八章。第一章是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思想的源和流,主要闡述黨的科學發展思想史的理論淵源、實踐之源和文化傳脈。從第二章到第八章是該書的主體部分,闡述黨的科學發展思想史演進過程,將這種演進劃分為四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革命轉變過程中科學發展問題提出階段(第二章);第二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科學發展思想開始奠基階段(第三章);第三階段:改革開放新時期對發展問題認識科學化系統化階段(第四、五、六、七章);第四階段:科學發展觀確立階段(第八章)。此外,前後還有一個導論、結束語以及參考文獻。導論對黨的科學發展思想史進行概述,總結了考察科學發展思想史的三點啟示。結束語闡明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指出對科學發展觀的新定位,無論對於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還是指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思想史是對黨的科學發展思想進程的研究。科學發展思想與科學發展觀是相互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科學發展觀是以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嚴密的內在邏輯構成的系統科學理論,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科學發展思想在科學發展觀形成之前就存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對此都闡發過許多重要論述,奠定了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思想理論基礎。基於此,《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思想史》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觀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形成發展的源和流。黨的科學發展思想的理論淵源,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思想。列寧指出:“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就是運用最徹底、最完整、最周密、內容最豐富的發展論去考察現代資本主義。自然,他也就要運用這個理論去考察資本主義的即將到來的崩潰和未來共產主義的未來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作為一條主線,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論。其實踐之源,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是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思想認識之源。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後,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在這一基礎上初步形成了科學發展思想。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則對黨科學發展思想的深化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直接促成了科學發展觀的確立。其文化傳脈,就是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融合。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海納百川、博採眾長的開放性品格,善於汲取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既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採擷瑰寶,又從當代世界發展理念中借鑑有益成果,因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點。中國共產黨科學發展思想的源與流,使之具有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植根實踐豐厚沃土,富含歷史文化底蘊。
十八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是自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黨中央第一次對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做出明確界定,這對於深刻把握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定位為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是科學發展觀本質屬性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因此,科學發展觀屬於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大範疇,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必然貫穿於科學發展觀之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四位一體,構成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是對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更加完整而深刻的揭示。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定位為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也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確立的內在邏輯。科學發展觀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產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上的每一個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創新、工作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堅持解放思想、不斷改革創新的結果,科學發展觀同樣如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貫穿於科學發展觀之中,體現了堅持與發展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使科學發展觀既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體系一脈相承,又具有自身嚴密的體系性邏輯。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