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北面和西北面有高聳的燕山、西山,東南面是永定河和潮白河的沖積平原。
在距今幾十萬年以前,北京附近就是中國猿人的故鄉。周朝封召公爽於燕,用意當是鎮懾北方商朝的殘餘勢力。燕國都薊,就在北京。然則北京從古就是華北重鎮。燕國薊的位酷戰愚置,據發掘結果,今宣武門到和平門一帶,發現的瓦井最為密集,薊城可能就在這一帶。漢燕國、廣陽國、廣陽郡的治所大姜妹灶擔約也在這一帶。東漢以後就移往西面,即叫做薊丘的地方。
隋朝開永濟渠,南至黃河敬試嚷,北抵涿郡。涿郡的治所即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唐朝在這裡設定范陽節度使,目的是控制燕山以北的奚、契丹部落。安祿山在此起兵叛亂,以後降將割據,幽州盧龍一鎮變成獨立王國。幽州之名,本是漢武帝所置的刺史部之一,東漢幽州刺史治薊縣,後來即以幽州指北京。盧龍本是今喜峰口附近塞道的名稱,唐盧龍軍即今河北盧龍。唐後期
幽州節度使都兼領盧龍,因此成為一鎮。九、十兩世紀之際,劉仁恭統治幽州,極端專制殘暴。906年,他出兵打仗,把境內能拿起兵器走路的人,全部趕上戰場,並於臉上刺“定霸都”三字。幽州人民不堪劉家的壓迫,北走契丹的為數不少。
913年,李存勖破幽州。926年,石敬瑭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遼)。938年,即遼太宗會同元年,契丹建幽州為南京。以後又有幽都府、析津府、燕京等名稱。北京為遼、金、元、明、清五個王朝國都的歷史從此開始。
遼南京、金中都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元大都城才移到今北達少堡京城的位置,只是還不及明清北京城(即今城)大。今人對大都進行了周密的勘查和發掘,弄清楚了它的情況。晚棄妹大都城呈長方形,南北較長,周長約兩萬八千六百米。今德勝門、安定門外的土城,即大都北面城牆的遺蹟,南至今東西長安街。東西兩面則與明清城牆同一位置。1969年拆除西直門箭樓時發現了元義和門瓮城城門的遺址。
元朝科學家郭守敬對大都城的建設有很大貢獻。他主持開鑿通惠河,從今昌平縣附近起,引水經西山山麓流到城郊的瓮山泊(今頤和園內昆明湖),再穿行城內,向東流往通縣入白河。這條河在明初淤廢,然而昆明湖、北海、中南海、什剎海都是它留下來的。
大都,蒙古語為汗八里,即汗城的意思。義大利人馬哥·波羅到了大都,對這座大城,讚賞備至。
明永樂四年(1406年)下詔於次年建造北京宮殿。十四年定議遷都。十六年,宣布定都北京。內為宮城,即紫禁城。紫禁城南面正門為午門,亦稱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後改稱天安門。門前有金水河,架五座漢白玉橋。永樂時的北京城比元大都向南擴展了一段。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又在南面加築重城, 東西兩面比原來的城牆闊,向兩面突出。
從遼建南京至辛亥革命,共九百六十四年,然遼金之際、金元之際及明洪武至永樂初年,中間常有間隙,永樂定都以後,直到清亡,四百九十四年常為首都,加上民國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共為五百十年。
明清兩代統治者經營北京,可謂不遺餘力。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完整的封建王朝宮殿。數百年間,文物精品不斷流入故宮。圓明園是偉大的皇家御苑。康熙十八年(1709年)賜給皇四子胤禎(雍正帝),擴建成功於乾隆九年(1744年)。此園建築集中西之大成,匯江南園林的勝景。文物珍寶收藏之多而且精,尤為曠古所未有。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之役,不僅是中國的損失,也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故試達宮所藏,在民國初年,已不斷被人盜賣。溥儀出宮時攜走之物流散極多。國民黨政府時代,又傳有故宮盜寶之案。九一八事變後,一部分珍品又運往南方,幾經搬遷,今在台灣。所以今日故宮所藏雖極豐富,比之往昔,實猶不及。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仍定都北京。國民黨政府遷都南京,於1928年設北平特別市。1930年去“特別”二字。民國以來,1919年
五四運動發生於此;1920年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小組成立於此。1935年,中國共??。1937年,
抗日戰爭的烽火在市郊舊宛平縣的蘆溝橋頭爆發。
1949年,傅作義將軍接受和平解放,使舊北平得以完整無損地還到人民手中。同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上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西安
西安,位於陝西省渭河平原中部,也可以說是在“八百里秦白炒艱盛川”的中部。秦川素號關中,有崤函之固(崤山、函谷關),易守難攻,東向中原,有建瓴之勢。歷代在此建都者有西周、秦、西漢、十六國的前後秦、西魏、北周、隋、唐,此外尚有新莽、西晉愍帝、十六國的前趙,以為時甚暫,並末列入。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李自成也在這裡建號稱帝。前後合計,達一千一百年以上。然自公元904年唐昭宗被朱溫所迫東遷以後,除李自成暫駐以外,卻再也沒有建都於此的王朝。
歷代古都與今西安市位置並不完全一致。周文王、武王所建豐、鎬二京,在今西安城西的灃河兩岸。秦在周宣王四年(前824年),居西犬丘(今甘肅禮縣東北),其首領不過為西垂大夫。
平王東遷,秦始被封為諸侯,在與戎人鬥爭中發展。平王九年(前762年),秦始於濟、渭二水會合處築城邑,是為平陽,在今寶雞縣東。這是秦立國關中的起點。前677年,遷雍(今鳳翔南),到了關中的西緣。以後,靈公居涇陽(今涇陽縣境),獻公居櫟陽(今臨潼北),都離西安不太遠。前350年,秦孝公遷鹹陽(今鹹陽東北),才不再遷移。
秦鹹陽在今西安的西北。歷來講古都西安,把秦包括在內,是把西安附近地區包括在內的。
到秦朝為止,西安及其附近地區,先民的業績,現已發現的為數甚多。藍田猿人生息之地,距西安並不太遠。西安半坡、臨潼姜寨是仰韶文化的遺址。長安縣客省莊是龍山文化的遺址。豐鎬舊址出土的文物不少,但更多的是岐山周原出土的青銅器和宮殿遺址。這距西安較遠,姑存而不論。秦建都鹹陽一百四十三年,滅六國後,造阿房宮和秦始皇陵,都是中外古今聞名的大工程。前206年,項羽屠鹹陽,焚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這是古都的一大浩劫。地下的宮殿寶藏,非項羽所能毀滅。(1974年以來)發現的秦陵兵馬俑坑,不過是初步揭開了面紗,卻已是震動世界的奇蹟了。
西漢長安坐落在今西安的西北面,城北正對渭水。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聽戍卒婁敬的話,即日西行。他把都城取名長安,取的是長治久安之意。漢長安城的文獻有《三輔黃圖》等。據考古發現,城周25.1公里,每面有三個城門,每個城門有三個各寬六米的車道,氣勢頗是雄偉。西漢灞橋紙的發現使造紙術的發現上推到公元前二世紀,意義極為重大。
秦漢興旺發達的都城,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秦鄭國渠、漢白渠,“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太史公說,“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此處的關中,包括巴蜀,然精華所在,當時非秦川莫屬。)
新莽末年,關中慘遭兵禍,糧荒嚴重,城郭俱空,然而進出長安的綠林、赤眉各部,並未破壞城郭宮室。董卓迫獻帝西遷時長安還很完整。前195年,李催、郭汜相攻,把長安城做戰場,宮殿、官府、民居悉被焚毀。董卓死時,長安連同附近地區居民有數十萬戶,李、郭縱兵擄掠,加以饑饉,城空四十餘天,兩年之間,民相食略盡,關中幾年沒有人跡。這是西安的第二次特大浩劫。
曹操努力使中原恢復安定的局面,長安雖說不及建都時繁榮,總算有了生氣。西晉末年“
永嘉之亂”,長安又遭受第三次浩劫。公元311年,漢劉曜攻關中,當時又是荒年。天災加兵禍,關西饑荒,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無一二。313年,愍帝在長安即位,城中戶不滿百,公私只有四輛車子。316年,被漢兵所破時,斗米值金二兩。西安被毀滅了。
前秦時長安興旺起來,但是好景不長。苻堅攻東晉失敗,引起各族首領的反叛。385年,西燕慕容沖縱兵擄掠,關中士民流散,千里無人煙。這是第四次浩劫。
西魏北周建都長安,這長安便是漢長安城。到隋文帝手裡,於開皇二年(582年)另建大興城,這便是唐長安城。
隋唐長安城築在龍首山的南坡,在漢長安城的東南面。據考古實測,外郭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1.7米。街道寬闊,宮城與皇城間的橫街寬220米,朱雀門大街寬150—155米,其他街道從25米到134米。
長安城周圍幾個縣,幾乎到處都有古蹟。禮泉縣的太宗昭陵和乾縣的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在陵墓中尤為著名。乾陵的陪葬諸墓中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三墓,都已發掘,其中有極精美的壁畫。例如場面雄偉的出行圖,過去發現的以敦煌石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為最早,如今卻在乾陵陪葬墓中發現了早得多的出行圖。西安南郊何家村(唐興化坊故址)發現的大批金銀器,製作極為精細。……總之,要列舉西安周圍的考古發現,決非短短的篇章所能勝任的。
人們盛讚唐長安城的文字多得不可勝數。但是唐長安是典型的封閉型的古城市。居民住在一個個坊的中間,門都在坊里,沒有對著大街開的。商業只在 “市”中進行,不是到處都開店鋪。市由官吏管轄,日中擊鼓而開市,日落鳴鉦而閉市。街上也是一樣,,日落時街鼓擂動,行人就不能再在街上逗留。總之,是個限制很多的城市,不僅同近現代的城市不同,也和宋元明清的城市不同。唐長安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經濟基礎不如漢長安。關中已經不能滿足政府對糧食的需要。隋開大運河,就是要轉漕東南糧食。但是洛陽以西,水運困難,高宗武后時常要到洛陽去住,實際上是就糧。開元時改善了三門峽一帶水陸交通條件,情形好了一點,但沒有根本解決。唐以後國都東遷,是勢所必然。唐末,長安遭到第五次特大浩劫。904年,朱溫迫昭宗和長安士民東遷洛陽。他命折毀長安宮室民房,把木料丟進渭水,順流而下,運到洛陽。這種辦法勢必漂失大部分木料,長安則從此化為廢墟。被遷的人扶老攜幼,號哭滿路,月余不絕,倒斃者不計其數。
長安從此結束了作為都城的歷史。李自成只是把西安做攻取北京的跳板,不是想長期建都。
西安這個地名,出現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以此為西安府治,修建城垣。今日所存即明初所建。它與唐長安城比較,只是小巫與大巫之比,只占了唐城北部中間的一塊。解放後擴大市區,總面積比唐長安大,從局部來看,只有東北、西南、東南各有一小塊在今市區之外。
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黃河以南,周圍是一片山環水繞的小平原。東南有伊、洛二水。伊水北岸有龍門山,更北為洛水。湛、澗二水從西北面南流,注入洛水。北面又有邙山,處於黃河與洛城之間。從中原形勢來看,洛陽的地位西鄰關中,東望
洛陽建城,始於西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洛”原作“雒”,曹魏改),築王城、成周二城。王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西瀕澗水,成周城在東,即今洛陽東郊白馬寺之東。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王城。成周城於戰國時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即以雒陽為治所。西漢為河南郡治所。東漢以關中殘破,洛陽距黃河下游的富饒地區較近,遂建為國都。東漢洛陽城亦以成周城為基礎,稍加擴建。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逼帝西遷長安,驅民數百萬口入關,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屋舍盪盡,無復雞犬,是為洛陽遭受的空前大破壞。
曹魏、西晉仍以洛陽為都城,城址亦不變。魏明帝於城的西北角,加築一小城,名金墉城。此後成為攻防要地。西晉末年,洛陽復遭浩劫。惠帝永安元年 (304年),張方逼帝西遷,兵士分爭府藏,魏晉以來蓄積,掃地無遺。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劉曜入洛陽,焚城而去。此後洛陽常為兵爭之地。劉宋初年,北魏以金墉與虎牢、滑台、碥礅為四鎮,若宋軍進攻勢盛,則撤四鎮守兵至黃河北岸,以避其鋒。這種情形,到五世紀中葉,才完全結束。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宣布遷都洛陽。自此至東魏遷鄴(在534年),四十年間,雖末期曾有戰禍,要之不失為繁榮發達的時期。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均孝文遷洛後所建。楊街之的《洛陽伽藍記》:在衰亂之後,回憶當年的盛況,為後人提供了許多生動的畫面,舉凡洛陽坊巷的布局,佛寺園林的建築,洛陽大市的繁盛,以至在州郡都會都立宅養馬、市場行情十分靈通的大商人劉寶等等,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南朝梁的大將陳慶之因助魏北海王元顥爭位,領兵進入過洛陽。他本來很看不起北人,入洛之後,與士大夫接觸,才知道北方人才並不比南方差。這可見北魏洛陽確是學術文化的中心。後來魏分東西,洛陽離關中太近,高歡挾持孝靜帝遷鄴,令下三日即行,四十萬戶狼狽上路。四年以後,東西魏爭奪洛陽,東魏侯景燒洛陽內外官寺民居,存者只有十之二三。楊街之便是在東魏武定五年(547年),重到洛陽,見宮室傾覆,寺塔丘墟,因而寫出《洛陽伽藍記》來的。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興建東都,使洛陽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隋東都在漢魏故城以西,而且發展到湛水的西岸,並跨洛水南北兩岸。洛陽意為洛水之陽,東都城有了洛水南岸部分,便不僅僅是洛水之陽了。煬帝建東都,著眼點在使大部分糧帛不必運往關中,是被經濟條件決定的。東都與長安一樣,有宮城、皇城、外郭城,外郭城分為許多坊,並有豐都、大同、通遠三市。據考古勘察,東都城呈正方形,城牆周圍長27公里。還發現了含嘉倉的遺址。
隋、唐雖以長安為首都,東都仍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隋和唐的前半期更是如此。唐朝末年殘暴的軍閥破壞了這座名城。光啟元年(885年),孫儒據東都月余,燒掠而去,城中寂無雞犬。這是洛陽的又一浩劫。五代時稍有恢復,後唐還在此建都。
今洛陽城是金哀宗時改築的城,東不過渡水,南不越洛水,只是隋唐東都城的一小部分。
南京
南京,在江蘇省西南部,東倚鐘山(紫金山),西踞石頭山(清涼山),相傳諸葛亮“鐘阜龍盤,石城虎踞”之語,即指此而言。長江自西南而東北,然後奔騰東流。秦淮河從東南面的秣陵關北上,從東向西,穿過南京市區的南部,匯入長江。
戰國時,楚滅越,在清涼山置金陵。秦漢為
秣陵縣。漢末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自京(今江蘇鎮江)移治秣陵。次年,改稱建業,並於清涼山建石頭城。孫
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於此,故號為“六代故都”。
西晉以秦淮河以北為建業縣,並改“業”為“鄴”。西晉末,建興元年(313年),避愍帝司馬鄴諱,改稱建康。東晉南朝的建康城在今玄武湖南,南面的城牆離秦淮河五里,西距江岸也有相當距離。城中還有台城,即宮殿官署所在地。西面的清涼山另有石頭城。當時的山麓緊靠江邊,石頭城負山面江,西南面即秦淮河入江之口,形勢極為險要。石頭城以南,在秦淮河邊上還有一座西州城,是揚州刺史(當時地位等於京兆尹)治所。它的東面又有東府城,是宰相和揚州刺史的府第所在。
梁武帝時(502—549年),建康最為殷富。
侯景之亂(548—552年),受到極大破壞。陳時加以修葺。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文帝命將建康城邑宮室,平盪耕墾,在石頭城置蔣州。煬帝復置江寧縣。唐時曾名歸化、金陵、白下,旋仍為江寧,隸潤州(治今鎮江)。唐代後期才從潤州分出,置異州。五代吳武義二年(920年),升為金陵府。南唐異元元年(937年),改為江寧府(按改名實在南唐建國改元前夕)。南唐建築的江寧新城,西距石頭山,南跨秦淮河至聚寶山(即雨花台所在地)附近,東至今大中橋,北至今北門橋,比六朝建康城大得多。北宋為江寧府,南宋改建康府,元為集慶路。元至正十六年 (1356年),朱元璋取集慶路,改為應天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應天為南京,十一年,改為京師。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再改為南京,次年定為留都。洪武五年完工的南京城,周圍96里,東面和北面,又較南唐江寧城大有擴展。外城周180里,但未築城垣,僅利用天然土坡而已。明代後期,南京極為繁榮。清改稱江寧府,城區分江寧、上元二縣,民間仍習稱南京。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定都於此,建為天京。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陷天京,大事焚殺,全城幾化為廢墟。其後雖逐漸恢復發展,然直至抗日戰爭前夕,南京城內,通衢之後,往往即見田園,此均系當年戰火所致。民國初年一度稱南京,旋為江寧縣。
1927年,國民黨政府定為首都,再稱南京。1937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曾進行震驚世界的大屠殺。1949年四月,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後,為江蘇省省會所在。
南京文物古蹟及革命紀念文物極多。
六朝建築雖已無存,而台城、石頭城猶有殘跡,莫愁湖、
玄武湖的傳說均可遠溯南朝。蕭融墓石刻文字多可辨認,亦為南朝遺物。燕子磯、覆舟山、鐘山、棲霞山等名勝,形勢極為壯觀。南唐二主陵自經發掘,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五代史資料。
明洪武時所建宮殿,清
康熙十年(1671年)下令拆毀,其殘存亦毀於鹹豐時戰火。惟明孝陵尚無大損。明南京城垣,南面的中華門還保留了一個標本。近現代文物如天王府遺址、中山陵、雨花台、渡江勝利紀念碑等,亦甚繁富。1960—1968年建築的南京長江大橋,又為建國以來重大建設之一。
開封
開封地處中原,戰國為魏都大梁(實在今開封西北),北周時因城臨汴水,始有汴州之名。五代梁、晉、漢、周與北宋均建都於此。後梁開平元年(906年),稱開封府。後晉天福三年(936年)建號東京。金稱南京。貞佑二年(1214年),金宣宗遷都南京,汴梁又為金末的都城。
開封為國都的歷史,與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相比,確有遜色。然魏大梁與宋東京這兩段歷史,卻很有光彩和特色。
戰國魏惠王九年(前361年),自安邑遷都大梁,從此魏亦稱梁。魏惠王即孟子所見的梁惠王。自此至公元前225年,秦決水攻大梁,魏王假降,大梁為魏都凡一百三十六年。惠王之初,開鑿鴻溝,形成中原地區四通八達的水系。他是很想有所作為的,後來東敗於齊,西敗於秦,才變成會見孟子時那種滿腹牢騷的狀態。戰國後期,魏國雖已衰落,然從信陵君(魏無忌)招致賓客,以至用賓客侯羸之計,竊取兵符,救趙破秦等事,大梁不乏可歌可泣之事。西漢司馬遷來此訪問遺事時,還不勝感慨之至。
五代後梁建都,不好算有何光彩。後梁太祖朱溫是農民軍的叛徒,是破壞唐長安城的元兇,是陰狠毒辣的陰謀家。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都無足取。石敬瑭之為兒皇帝,人皆熟知。劉知遠統治時刑法之酷,卻常常被人忽略掉。但是後周郭威、柴榮這對異姓父子,卻都對歷史頗有貢獻。這且存而不論。講城市發展史,柴榮時重建大梁,卻是不可不講的大事。
開封原來是個城郭不大、街道狹隘的城市。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柴榮開始擴建大梁。他不象隋宇文愷築大興城和東都的辦法。宇文愷造的城市布局雖極嚴正,而民居、商市,都有固定位置,象“西安”篇所說,是封閉式的城市。周世宗擴建大梁則不然,他先立標幟,標內劃定街道、倉場、官衙等的位置以後,都讓人民自由造屋。唐宋都城最要緊的一點區別是:長安城只準在東西兩市做買賣,黃昏必須打烊;周世宗造的東京城,絕大部分地方可以聽人任便開店,後來至少在北宋後期,還有很興旺的夜市。這個改建工程歷時三年,完工以後,城周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街道最寬的有三十步闊,氣象與前大不相同。世宗還疏浚整修了以汴水為主的河道。東面有五丈河,東經梁山泊,下接濟水。這是汴京與今山東省的交通線。另外,他又疏浚黃、淮之間的河道,並且在汴水以西,開通了一條汴京與陳(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的河道。以後取了淮南,航運就可以通達長江。宋人以汴水為立國之本,這個“本”是柴榮的貢獻。
北宋東京是十至十二世紀二十年代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1126—1127年金兵攻汴,使這座歌舞昇平的都城一下子陷入淒風苦雨的境地。金兵滿載而去的時候,帶走的有徽欽二帝、后妃宗室以及大批官吏、內侍、宮女、工匠、倡優、禮器法物、天文儀器、書籍地圖、府庫蓄積,差不多把個東京城刮光了。1130年二月,上官悟放棄東時,汴京沒有真正恢復過。金末的1232年,蒙古兵圍汴十六晝夜。其時由於圍城前逃進京城避兵的人很多,困在裡面死亡的極多。當時說是城內外死者以百萬計。1233年蒙古軍入汴,幸而
耶律楚材勸窩闊台汗廢除“凡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之”的制度,避兵在汴的一百四十六萬人才得保全。但是這兩三年中間,汴京畢竟又遭了一場浩劫。明朝末年,開封被黃河洪水淹沒,破壞最為慘重。從戰國時的魏國直到金朝,黃河離開封都有相當遠的距離,大致可說,即今開封到滑縣的距離。宋杜充決河就在今滑縣附近的李固渡。那一次,洪水往東南流去,黃河與開封的距離並沒有改變。金元時,黃河河道在這一帶常有變動。河身南移,開封就緊靠南岸了。黃河的底越來越高,河流高出平地之上,開封所恃,不過是一道河堤而已。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白成圍開封。明巡撫高名衡決堤灌起義軍。李白成發覺得早,移營高地。洪水灌入開封,城中百萬戶,得脫者不滿二萬。後來洪水退了,它帶來的泥沙把城中屋舍大部分埋沒。泥沙厚達數米,清初重建開封,城垣房舍都建於這層泥土之上。發掘的結果,《清明上河圖》上畫的州橋已有發現。地下的宋城以後諒必會告訴我們許多新知識。
杭州
杭州位於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秦於靈隱山(本虎林山,唐改武林山)下置錢唐縣,其時今杭州市區還是淺海灣,西湖也還沒有形成。漢時,海灣逐漸縮小,華信築了一道堤壩,隔開海水,西湖才開始形成。以後,錢唐縣亦由武林山下遷往西湖以北。
杭州之名始於隋朝,治所先在餘杭,繼而移往錢唐。杭州的“杭”就從“
餘杭”而來。大業六年(610年),江南運河完工,杭州地處大運河終點,地位日趨重要。唐朝中葉以後,杭州已為東南名城,海舶雲集,成為一個相當發達的海港。隋初,杭州僅一萬五千餘戶,唐開元中已增加到了八萬六千餘戶。
但是,在這片淺海灣漲成的平地上,水味苦鹹,不能飲用。唐代宗時,杭州刺史李泌鑿井六口。這些井其實是用竹管引源自山泉的西湖水。西湖的景色這時已很優美。唐長慶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就寫過讚美西湖的詩歌。相傳西湖白堤系白居易所築,然而在他的《湖上春行》中,卻有“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的句子。原來白堤本名白沙堤,在白居易來杭時,已經有了。不過白居易注意治理西湖,卻是實事。後人稱讚他的功績,就把建築白堤誤傳為他的事跡。
五代吳越偏安東南,對杭州的發展卻起了重要的作用。錢謬修築海塘,使杭州灣北岸不受海潮侵襲。他設定撩淺軍,專門擔任疏浚西湖和運河。這種工作,在吳越境內,普遍施行,水利發達,據范仲淹所述,比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吳越的統治者在裝點湖山上很做了點事情。靈隱寺的石塔和經幢、雷峰塔、保傲塔、白塔都是吳越遺物。吳越還兩次擴建靈隱寺。經過了吳越的努力,杭州在北宋時已有“地上天宮”之稱。宋蘇軾於熙寧時到杭州做通判。元佑年間,他在東京做翰林學士,因言時事被人攻擊,調任知杭州。他到任時杭州正逢大災,西湖則半為葑田。他把兩次來杭所見,加以比較,估計不出二十年,將要見不到西湖。他要求留上供米五十餘萬石救荒,獲準。又用以工代賑的辦法,疏浚西湖,並建築長堤。後人把這條堤叫蘇公堤。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完顏宗弼陷杭州。次年,金軍焚毀明州(今寧波)後,回到杭州,焚城而去。這是歷史上杭州遭到的最大的浩劫。
南宋升杭州為
臨安府,為“行在所”,以後就定都於此。南宋在今杭州南面的鳳凰山建築宮殿。南宋亡後,馬可·波羅參觀過這宮殿,認為規模之大,堪稱世界第一。可惜後被大火焚毀,化為廢墟。南宋統治集團在杭州大興土木,耽樂湖山。西湖之上,游舫各立名目。北關夜市(在武林門外),備極熱鬧。各種曲藝雜技的行家,也都在此大顯身手,以博衣食。耐得翁云:“自高宗駐蹕於杭,而杭山明水秀,民物康阜,視京師且十倍矣。”(《都城紀勝》序)感慨國事者則憤而怒斥之,文及翁《賀新郎》言之猶切,“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沉醉。”這比林升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過之而無不及。
杭州與蘇州的“天堂”之號,正是在這時出現的。南宋中葉,臨安府(包括屬縣)人口達三十九萬餘戶、一百二十四萬餘口。這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元兵南下,世祖要求保持完整的臨安,所以元初的杭州,繁華不減於舊。然海口淤淺,杭州在南宋時已失掉海港的條件,都城地位既不復存在,市況不免逐步減色。西湖這一勺水,也幾乎陷於淤塞的地步。元末紅巾軍一度占領杭州,紀律甚是嚴明。不幸元軍反撲,舉火焚城,殘傷殆盡,這是又一次浩劫。明代以來,對西湖採取了多次整治的措施。明正德年間,知府楊孟英將蘇堤增高加闊,使西湖逐漸恢復舊觀。西湖之畔,南宋孝宗時敕葬岳飛於棲霞嶺,寧宗又以北山智果寺為功德院,後為岳廟。明于謙也埋骨湖畔。明末愛國將領張煌言殉難時,高歌“西子湖頭有我師”,他歌頌二人云:“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他死後也葬於湖畔。清末秋瑾的遺骨也於辛亥革命勝利後還葬杭州。 杭州,既以其優美的景色吸引遊人,也以忠烈之士的業績鼓舞著人們的精神
蘇州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一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 (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一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唐末蘇州曾遭嚴重兵禍。光啟二年(886年),牙將張雄襲踞吳城,次年被逐走。龍紀元年(889年),錢謬取蘇州。次年,即大順元年,楊行密取蘇州於錢氏,不久又為孫儒奪去。孫儒軍從河南流竄長江南北,到處焚殺,極富破壞性。大順二年,孫儒焚城而去,錢繆收復甦州。乾寧三年(896年),楊行密軍再奪蘇州。錢氏大舉反攻,於乾寧五年奪回蘇州。此十餘年間,吳城八次易手,遭禍甚酷。
後梁開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楊氏部將周本圍蘇州七個月而去。此後吳與吳越休戰,江南戰禍始歇。吳越自動納土於宋,事在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與周本圍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間,吳中承平,錢氏於太湖旁置“撩淺軍”,專事興水利、防水害,農業常獲豐收。錢謬之子元瓊在蘇州造金谷園,即環秀山莊前身。著名的虎丘山雲岩寺塔亦建於錢氏統治時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蘇州為平江府,以吳、長洲二縣為治所。徽宗用朱勵興“花石綱”,蘇州頗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顏宗弼軍陷平江,擄掠焚城,是為五代初年以後蘇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禍,破壞極為嚴重。
南宋立國江南,將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吳中。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即舊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有的滄浪亭,韓氏夫婦身後亦埋骨於靈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與石湖,史正志之與石卷堂,均為著例。經濟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礎上,續有發展。范成大著《吳郡志》,謂:“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蓋南宋之時,蘇杭富庶實甲於天下。
元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元末,張士誠取平江,改稱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軍破蘇州,攻圍近一年,戰禍亦復不輕。明初,太祖恨吳人附張氏,賦稅特重,並多次迫遷富民赴臨濠(鳳陽)。宣德年間,周忱、況鐘屢請減免,戶部均不肯執行。正統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吳縣、長洲為蘇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復分長洲縣設元和縣,自此一城遂有三縣。辛亥革命後,並三縣為一,只設吳縣。解放後為蘇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糧為命脈,蘇州所供,冠於各地。文化尤稱發達,前後曾出進士二千四百人、狀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來,名賢輩出,而尤盛於文藝。明代繪畫有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晚明清初評點小說蔚成風氣,評《三國演義》的毛宗崗為長洲人,評《水滸》的金聖歎為吳縣人。
蘇州園林甲於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秀山莊等,亦經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為國家瑰寶
揚州
揚州位於長江北岸,江蘇省中部。秦置廣陵縣。漢朝曾在這一帶建立江都國、廣陵國。古代的揚州轄境或大或小,但都是一個行政區的名字,並不專指一城。隋以前揚州的治所或在今和縣,或在今壽縣,或在今南京,隋始以江都縣為揚州治所。揚州、廣陵、江都這三個地名,此後就都指今揚州於今揚州。古城在今城西北的蜀崗上。從春秋吳王夫差築邗城起,到唐代揚州,都在這地方,以後才移到今揚州市的所在。
揚州是大運河和長江的會合點。這是從公元前486年就開始的。夫差築邗城,開鑿邗溝,江南的船隊就可以直達淮河流域。夫差和越王勾踐的軍隊揚威淮北,沒有這條運河就不可能實現。 航運和鹽是唐代揚州繁華富庶的基礎。
航運包括內河與海道兩個方面。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揚州是江南運河和通濟渠銜接的地方,這毋須多說。海道方面,在唐朝時候,長江口北岸比現在要向內縮進一截,所以揚州離長江口比現在近,揚州城離江岸也比現在近,後世長江泥沙沖積的結果使揚州離江岸變得遠了。由於這兩條,唐揚州是海船進了長江後停泊的港口。鑒真法師由此東渡,即由於此。揚州既是江、海、運河的匯合點,怎么會不發達!唐代後期,鹽稅是政府收入的大宗,鹽政的機關在揚州,鹽的貿易也以揚州為中心。有了這兩重原因,當時有“
揚一益二”之稱,即揚州是全國最興旺發達的城市,成都位列第二。這是唐代後期的情形。照唐人寫揚州的詩句來看,揚州夜裡也有商市,它早已衝破了長安城封閉式城市的限制了。這時,揚州已受過嚴重的兵禍。上元元年(760年),田神功奉命討伐叛將劉展,他的部隊進入丁楚州(今淮安)、廣陵,大肆劫掠,屠殺胡商(當時揚州有不少外國商人)。然而這一次不見得十分嚴重,上面講的繁華情況,主要是此事以後的情形。
唐末,揚州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從光啟三年(887年)到景福元年(892年),五年多的時間裡,戰亂不息,揚州變成廢墟。最初是淮南節度使高駢部下諸將混戰,揚州被圍半年,居民大半餓死,屠戶殺人賣肉。以後流竄的武裝集團孫儒放火燒毀全城,把丁壯婦女全部擄去。這種浩劫,在中國兵禍史上也很少見。
五代吳及南唐休養生息,揚州元氣漸復。然海道貿易漸漸轉移到浙閩沿海,所以宋代的揚州終不及唐揚州的地位。南宋初年,宋高宗於南京(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後,南逃揚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破揚州,旋即燒城北撤。居民十餘萬人,一部分死於江中,其餘都被擄去。這是揚州受到又一次毀滅性的慘禍。
南宋末年,李庭芝、姜才守揚州,抵抗元軍。明朝末年,史可法以孤軍守揚州,城破殉難。他的衣冠冢在廣儲門外梅花嶺。清軍破揚州時,傳屠城十日,有王秀楚《揚州十日記》記其事,所載或不盡屬實,但屠城當有其事。
清揚州為兩淮鹽運中心,鹽商雲集,豪富無比。在這個基礎上,有兩大產物,一是揚州園林,一是身為書畫家的揚州八怪。沒有鹽商的資財,這兩者都難以發展。太平天國革命戰爭時期,揚州幾經爭奪。其後,海運和鐵路奪去了揚州作為交通樞紐的地位。揚州的地位大不如前。揚州園林保存得不多,因而也比蘇州遜色。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仍定都北京。國民黨政府遷都南京,於1928年設北平特別市。1930年去“特別”二字。民國以來,1919年
五四運動發生於此;1920年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小組成立於此。1935年,中國共??。1937年,
抗日戰爭的烽火在市郊舊宛平縣的蘆溝橋頭爆發。
1949年,傅作義將軍接受和平解放,使舊北平得以完整無損地還到人民手中。同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上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西安
西安,位於陝西省渭河平原中部,也可以說是在“八百里秦川”的中部。秦川素號關中,有崤函之固(崤山、函谷關),易守難攻,東向中原,有建瓴之勢。歷代在此建都者有西周、秦、西漢、十六國的前後秦、西魏、北周、隋、唐,此外尚有新莽、西晉愍帝、十六國的前趙,以為時甚暫,並末列入。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李自成也在這裡建號稱帝。前後合計,達一千一百年以上。然自公元904年唐昭宗被朱溫所迫東遷以後,除李自成暫駐以外,卻再也沒有建都於此的王朝。
歷代古都與今西安市位置並不完全一致。周文王、武王所建豐、鎬二京,在今西安城西的灃河兩岸。秦在周宣王四年(前824年),居西犬丘(今甘肅禮縣東北),其首領不過為西垂大夫。
平王東遷,秦始被封為諸侯,在與戎人鬥爭中發展。平王九年(前762年),秦始於濟、渭二水會合處築城邑,是為平陽,在今寶雞縣東。這是秦立國關中的起點。前677年,遷雍(今鳳翔南),到了關中的西緣。以後,靈公居涇陽(今涇陽縣境),獻公居櫟陽(今臨潼北),都離西安不太遠。前350年,秦孝公遷鹹陽(今鹹陽東北),才不再遷移。
秦鹹陽在今西安的西北。歷來講古都西安,把秦包括在內,是把西安附近地區包括在內的。
到秦朝為止,西安及其附近地區,先民的業績,現已發現的為數甚多。藍田猿人生息之地,距西安並不太遠。西安半坡、臨潼姜寨是仰韶文化的遺址。長安縣客省莊是龍山文化的遺址。豐鎬舊址出土的文物不少,但更多的是岐山周原出土的青銅器和宮殿遺址。這距西安較遠,姑存而不論。秦建都鹹陽一百四十三年,滅六國後,造阿房宮和秦始皇陵,都是中外古今聞名的大工程。前206年,項羽屠鹹陽,焚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這是古都的一大浩劫。地下的宮殿寶藏,非項羽所能毀滅。(1974年以來)發現的秦陵兵馬俑坑,不過是初步揭開了面紗,卻已是震動世界的奇蹟了。
西漢長安坐落在今西安的西北面,城北正對渭水。高帝五年(前202年),劉邦聽戍卒婁敬的話,即日西行。他把都城取名長安,取的是長治久安之意。漢長安城的文獻有《三輔黃圖》等。據考古發現,城周25.1公里,每面有三個城門,每個城門有三個各寬六米的車道,氣勢頗是雄偉。西漢灞橋紙的發現使造紙術的發現上推到公元前二世紀,意義極為重大。
秦漢興旺發達的都城,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秦鄭國渠、漢白渠,“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太史公說,“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此處的關中,包括巴蜀,然精華所在,當時非秦川莫屬。)
新莽末年,關中慘遭兵禍,糧荒嚴重,城郭俱空,然而進出長安的綠林、赤眉各部,並未破壞城郭宮室。董卓迫獻帝西遷時長安還很完整。前195年,李催、郭汜相攻,把長安城做戰場,宮殿、官府、民居悉被焚毀。董卓死時,長安連同附近地區居民有數十萬戶,李、郭縱兵擄掠,加以饑饉,城空四十餘天,兩年之間,民相食略盡,關中幾年沒有人跡。這是西安的第二次特大浩劫。
曹操努力使中原恢復安定的局面,長安雖說不及建都時繁榮,總算有了生氣。西晉末年“
永嘉之亂”,長安又遭受第三次浩劫。公元311年,漢劉曜攻關中,當時又是荒年。天災加兵禍,關西饑荒,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無一二。313年,愍帝在長安即位,城中戶不滿百,公私只有四輛車子。316年,被漢兵所破時,斗米值金二兩。西安被毀滅了。
前秦時長安興旺起來,但是好景不長。苻堅攻東晉失敗,引起各族首領的反叛。385年,西燕慕容沖縱兵擄掠,關中士民流散,千里無人煙。這是第四次浩劫。
西魏北周建都長安,這長安便是漢長安城。到隋文帝手裡,於開皇二年(582年)另建大興城,這便是唐長安城。
隋唐長安城築在龍首山的南坡,在漢長安城的東南面。據考古實測,外郭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1.7米。街道寬闊,宮城與皇城間的橫街寬220米,朱雀門大街寬150—155米,其他街道從25米到134米。
長安城周圍幾個縣,幾乎到處都有古蹟。禮泉縣的太宗昭陵和乾縣的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在陵墓中尤為著名。乾陵的陪葬諸墓中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三墓,都已發掘,其中有極精美的壁畫。例如場面雄偉的出行圖,過去發現的以敦煌石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為最早,如今卻在乾陵陪葬墓中發現了早得多的出行圖。西安南郊何家村(唐興化坊故址)發現的大批金銀器,製作極為精細。……總之,要列舉西安周圍的考古發現,決非短短的篇章所能勝任的。
人們盛讚唐長安城的文字多得不可勝數。但是唐長安是典型的封閉型的古城市。居民住在一個個坊的中間,門都在坊里,沒有對著大街開的。商業只在 “市”中進行,不是到處都開店鋪。市由官吏管轄,日中擊鼓而開市,日落鳴鉦而閉市。街上也是一樣,,日落時街鼓擂動,行人就不能再在街上逗留。總之,是個限制很多的城市,不僅同近現代的城市不同,也和宋元明清的城市不同。唐長安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經濟基礎不如漢長安。關中已經不能滿足政府對糧食的需要。隋開大運河,就是要轉漕東南糧食。但是洛陽以西,水運困難,高宗武后時常要到洛陽去住,實際上是就糧。開元時改善了三門峽一帶水陸交通條件,情形好了一點,但沒有根本解決。唐以後國都東遷,是勢所必然。唐末,長安遭到第五次特大浩劫。904年,朱溫迫昭宗和長安士民東遷洛陽。他命折毀長安宮室民房,把木料丟進渭水,順流而下,運到洛陽。這種辦法勢必漂失大部分木料,長安則從此化為廢墟。被遷的人扶老攜幼,號哭滿路,月余不絕,倒斃者不計其數。
長安從此結束了作為都城的歷史。李自成只是把西安做攻取北京的跳板,不是想長期建都。
西安這個地名,出現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以此為西安府治,修建城垣。今日所存即明初所建。它與唐長安城比較,只是小巫與大巫之比,只占了唐城北部中間的一塊。解放後擴大市區,總面積比唐長安大,從局部來看,只有東北、西南、東南各有一小塊在今市區之外。
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黃河以南,周圍是一片山環水繞的小平原。東南有伊、洛二水。伊水北岸有龍門山,更北為洛水。湛、澗二水從西北面南流,注入洛水。北面又有邙山,處於黃河與洛城之間。從中原形勢來看,洛陽的地位西鄰關中,東望
杭州與蘇州的“天堂”之號,正是在這時出現的。南宋中葉,臨安府(包括屬縣)人口達三十九萬餘戶、一百二十四萬餘口。這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元兵南下,世祖要求保持完整的臨安,所以元初的杭州,繁華不減於舊。然海口淤淺,杭州在南宋時已失掉海港的條件,都城地位既不復存在,市況不免逐步減色。西湖這一勺水,也幾乎陷於淤塞的地步。元末紅巾軍一度占領杭州,紀律甚是嚴明。不幸元軍反撲,舉火焚城,殘傷殆盡,這是又一次浩劫。明代以來,對西湖採取了多次整治的措施。明正德年間,知府楊孟英將蘇堤增高加闊,使西湖逐漸恢復舊觀。西湖之畔,南宋孝宗時敕葬岳飛於棲霞嶺,寧宗又以北山智果寺為功德院,後為岳廟。明于謙也埋骨湖畔。明末愛國將領張煌言殉難時,高歌“西子湖頭有我師”,他歌頌二人云:“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他死後也葬於湖畔。清末秋瑾的遺骨也於辛亥革命勝利後還葬杭州。 杭州,既以其優美的景色吸引遊人,也以忠烈之士的業績鼓舞著人們的精神
蘇州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盪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一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 (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一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唐末蘇州曾遭嚴重兵禍。光啟二年(886年),牙將張雄襲踞吳城,次年被逐走。龍紀元年(889年),錢謬取蘇州。次年,即大順元年,楊行密取蘇州於錢氏,不久又為孫儒奪去。孫儒軍從河南流竄長江南北,到處焚殺,極富破壞性。大順二年,孫儒焚城而去,錢繆收復甦州。乾寧三年(896年),楊行密軍再奪蘇州。錢氏大舉反攻,於乾寧五年奪回蘇州。此十餘年間,吳城八次易手,遭禍甚酷。
後梁開平二年和三年(908—909年),淮南楊氏部將周本圍蘇州七個月而去。此後吳與吳越休戰,江南戰禍始歇。吳越自動納土於宋,事在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與周本圍城之役相去近七十年。在此期間,吳中承平,錢氏於太湖旁置“撩淺軍”,專事興水利、防水害,農業常獲豐收。錢謬之子元瓊在蘇州造金谷園,即環秀山莊前身。著名的虎丘山雲岩寺塔亦建於錢氏統治時的後周顯德元年(954年)。
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蘇州為平江府,以吳、長洲二縣為治所。徽宗用朱勵興“花石綱”,蘇州頗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顏宗弼軍陷平江,擄掠焚城,是為五代初年以後蘇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禍,破壞極為嚴重。
南宋立國江南,將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吳中。名將韓世忠的住宅即舊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有的滄浪亭,韓氏夫婦身後亦埋骨於靈岩山麓。余如、范成大之與石湖,史正志之與石卷堂,均為著例。經濟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礎上,續有發展。范成大著《吳郡志》,謂:“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曰:蘇湖熟,天下足。”蓋南宋之時,蘇杭富庶實甲於天下。
元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元末,張士誠取平江,改稱隆平府,居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軍破蘇州,攻圍近一年,戰禍亦復不輕。明初,太祖恨吳人附張氏,賦稅特重,並多次迫遷富民赴臨濠(鳳陽)。宣德年間,周忱、況鐘屢請減免,戶部均不肯執行。正統元年(1436年),方有所改。明以吳縣、長洲為蘇州府治所。清雍正二年(1724年),復分長洲縣設元和縣,自此一城遂有三縣。辛亥革命後,並三縣為一,只設吳縣。解放後為蘇州市。
宋元明清四代均倚江南漕糧為命脈,蘇州所供,冠於各地。文化尤稱發達,前後曾出進士二千四百人、狀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來,名賢輩出,而尤盛於文藝。明代繪畫有吳門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晚明清初評點小說蔚成風氣,評《三國演義》的毛宗崗為長洲人,評《水滸》的金聖歎為吳縣人。
蘇州園林甲於天下。今之所存多為明清士大夫所建,即源遠流長如滄浪亭、環秀山莊等,亦經明清兩代增修,余若拙政園、留園、藝圃、怡園、西園等,均明清名園,為國家瑰寶
揚州
揚州位於長江北岸,江蘇省中部。秦置廣陵縣。漢朝曾在這一帶建立江都國、廣陵國。古代的揚州轄境或大或小,但都是一個行政區的名字,並不專指一城。隋以前揚州的治所或在今和縣,或在今壽縣,或在今南京,隋始以江都縣為揚州治所。揚州、廣陵、江都這三個地名,此後就都指今揚州於今揚州。古城在今城西北的蜀崗上。從春秋吳王夫差築邗城起,到唐代揚州,都在這地方,以後才移到今揚州市的所在。
揚州是大運河和長江的會合點。這是從公元前486年就開始的。夫差築邗城,開鑿邗溝,江南的船隊就可以直達淮河流域。夫差和越王勾踐的軍隊揚威淮北,沒有這條運河就不可能實現。 航運和鹽是唐代揚州繁華富庶的基礎。
航運包括內河與海道兩個方面。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揚州是江南運河和通濟渠銜接的地方,這毋須多說。海道方面,在唐朝時候,長江口北岸比現在要向內縮進一截,所以揚州離長江口比現在近,揚州城離江岸也比現在近,後世長江泥沙沖積的結果使揚州離江岸變得遠了。由於這兩條,唐揚州是海船進了長江後停泊的港口。鑒真法師由此東渡,即由於此。揚州既是江、海、運河的匯合點,怎么會不發達!唐代後期,鹽稅是政府收入的大宗,鹽政的機關在揚州,鹽的貿易也以揚州為中心。有了這兩重原因,當時有“
揚一益二”之稱,即揚州是全國最興旺發達的城市,成都位列第二。這是唐代後期的情形。照唐人寫揚州的詩句來看,揚州夜裡也有商市,它早已衝破了長安城封閉式城市的限制了。這時,揚州已受過嚴重的兵禍。上元元年(760年),田神功奉命討伐叛將劉展,他的部隊進入丁楚州(今淮安)、廣陵,大肆劫掠,屠殺胡商(當時揚州有不少外國商人)。然而這一次不見得十分嚴重,上面講的繁華情況,主要是此事以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