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簡介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CNTC)是文化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成立於1956年,首任院長
任虹。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肩負著國家兒童戲劇的繼承、發展與創新的責任,發揮著國家藝術劇院的代表作用、示範作用和導向作用,培養了幾代從事兒童戲劇的藝術家和藝術骨幹,並多次榮獲各種藝術大獎。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幾十年來創作並演出了眾多古今中外的優秀戲劇作品,演出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並先後赴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澳大利亞、墨西哥、美國、印度等國家進行交流演出,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
中國兒童劇場”由
宋慶齡題字命名,2005年在中國兒童劇場四樓創建了“
假日經典小劇場”,大小劇場交相輝映,為無數觀眾奉獻了多彩絢麗的兒童戲劇藝術精品,已成為當代中國兒童戲劇的藝術殿堂及活動中心。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一如既往地遵循兒童戲劇的創作規律,出人才,出效益,出精品。“讓全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兒童劇”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持之以恆的追求。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現任院長
尹曉東,黨委書記雷喜寧,副院長
馮俐、
閃增宏,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楊帆。
劇院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馮 俐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副院長:楊 帆
副院長:趙寒冰
副院長:於筱燕
發展歷程
劇院以廣大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有益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並為他們喜聞樂見的戲劇,同時,也介紹世界優秀名著,以崇高的精神、優美的藝術陶冶觀眾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在藝術形式上,劇院既繼承民族傳統,也借鑑國外藝術,探索富於民族氣派、兒童情趣與時代感的體裁、風格與樣式。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面向全國3億8千萬青少年,巡迴演出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57年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累計推出了170餘台劇(節)目,演出已萬場之多。其經典劇目,首屈一指的是得到過周恩來總理親自指導的大型經典童話音樂劇《
馬蘭花》。該劇贏得了新中國三代觀眾的喜愛,不僅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國兒童戲劇事業的第一塊光彩的里程碑。該劇榮獲多項大獎,2009年曾榮獲全國專業舞台藝術“首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中國兒童劇院將一如既往地遵循兒童戲劇的創作規律,出好戲,出人才,充分展示兒童戲劇的藝術感染力。讓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精神樂園。
劇場介紹
中國兒童劇場
中國兒童劇場位於東城區
東安門大街64號,地處
王府井商業街繁華地帶,是
文化部唯一的直屬國家級兒童劇場。
宋慶齡同志曾親手為中國兒童劇場題字命名。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兒童劇場肩負著傳播先進文化和啟迪少年兒童心智的使命,為孩子們奉獻了經典的戲劇作品。
中國兒童劇場擁有計算機可程式序光控設備、環繞立體聲、高峰值功率音響、計算機控制舞台的旋轉與升降等先進設施,是目前國內知名度較高,觀眾廣泛認同的戲劇演出場所。劇場觀眾席上下兩層,總計723個座位,適於戲劇演出、音樂會等。
中國兒童劇場接待來自海內外各地的藝術表演團體百餘家。
夜色中的中國兒童劇場宛如
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童話城堡,將一個個神秘而又瑰麗的童話世界奉獻給觀眾,它的絢麗與美麗,成全了多少孩子童年的夢想。
假日經典小劇場
假日經典小劇場位於
中國兒童劇場的四樓,是一個常年為家長,孩子演出精美戲劇的場所。內設座位205個(含擴展座位),擁有先進的音響、燈光等
舞台設備,能使觀眾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與演員的交流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2005年4月正式對外營業以來,陸續為觀眾們奉獻了《
安徒生之旅》、《
小蝌蚪找媽媽》、《年》、《快樂的漢斯》、《灰姑娘》、《小吉普·變變變》、《格林兄弟與魔法森林》、《紅沙發音樂城》、《
三隻小豬·變變變》、《
魔方大廈》、《
罐頭小人》、《小卡車·變變變》等一系列兒童劇精品,深受孩子和家長的歡迎。為童話經典賦予時代的內涵,讓孩子們感受
戲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假日經典小劇場”以其固定的演出時間、相對固定的演出模式、變化多樣的演出風格、每季更新的劇目,將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搬上戲劇舞台。
“假日經典小劇場”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在藝術創作領域的一個全新探索,也是孩子們享受藝術的樂園。
創作回顧
1956年
《
馬蘭花》、《巧媳婦》、《
小白兔》、《
瑪申卡》、《同志們和你在一起》、《小蒼蠅是怎樣變成大象的》、《小小畫家》、《喜鵲與小孩》、《夏天來了》、《青草坡》、《朋友與敵人》、《在河邊上》
1957年
《兒童團》、《火燃燒起來了》、《小尖兵》、《她的朋友們》
1958年
《槍》、《
星星火炬》、《想不到》、《王孝和》、《飛出地球去》、《雪女王》、《隱身帽》、《劉介眉忘本回頭》、《雙雙和姥姥》、《紅皮球》、《一個南瓜》
1959年
《馬蘭花》、《革命的一家》、《兩個駝背的故事》、《青年近衛軍》
1960年
《英雄少年劉文學》、《
以革命的名義》、《前進!英雄的日本人民》
1962年
《岳雲》、《寶船》、《小燕齊飛》
1963年
1964年
《春光曲》、《小足球隊》、《
水晶洞》、《箭桿河邊》
1965年
1974年
《主課》
1975年
《礦工後代》
1976年
《草原兒女》
1977年
《我們是喝延河水長大的》
1978年
《
報童》、《
於無聲處》、《有這樣一個小院》、《姑娘,跟我走》、《奇怪的“101”》、《
馬蘭花》
1979年
1980年
《岳雲》、《邯鄲鳥的秘密》、《理想之光》、《K城一日》、《燦爛陽光》、《小北找爺爺》、《
東海人魚》、《鐵鐵》、《會粘知了的老師》、《西瓜,我問你》
1981年
1982年
《好夥伴之歌》、《喜哥》、《閃爍吧,繁星》
1983年
1984年
《微型兒童劇》、《人生第一樂章》
1985年
《13+1=X》、《乞丐與王子》、《快樂的漢斯》
1986年
《寶船》、《和月亮交談的六個晚上》、《爸爸媽媽應該選舉產生》、《
理查三世》
1988年
1989年
《尋寶》
1990年
《我也是太陽》、《馬蘭花》
1991年
《我的童年在黑土地》
1992年
《之伢子》、《長城有個黑小子》、《夢的年華》、《世界民間故事短劇集》
1993年
《月亮草》
1994年
《不要煩惱》、《開天闢地人之初》
1995年
《皇帝的新裝》、《昨天,不能忘記》、《愛·在人間》
1997年
《認識你,真好!》、《紫荊花開月兒明》、《璀璨星河音樂會》、《多彩時刻》
1998年
《青鳥》、《開心課程》、《兒童短劇》
1999年
2000年
《馬蘭花》
2001年
《享受艱難》
2002年
《香格里拉》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皮皮·長襪子》、《小吉普·變變變》、《格林兄弟與魔法森林》、《中華小精靈》
2008年
《
十二生肖》、《紅沙發音樂城》、《想變成龍的金魚》、《西遊記》(第一部)
2009年
《三隻小豬·變變變》、《西遊記》(第二部)、《
魔方大廈》
2010年
2011年
《小卡車·變變變》、《
絕對小孩》、《伊索寓言》、《特殊作業》、《延安保育院》
2012年
《小王子》、《
青蛙王子》、《憨憨貓皮皮鼠》、《賣火柴的小女孩》
2013年
…………
2018年3月19日,中國兒藝2018年首部小劇場新戲——兒童劇《鷸·蚌·魚》在中國兒藝召開建組會。兒童劇《鷸·蚌·魚》以中國傳統成語故事“鷸蚌相爭”為靈感來源,在加入中國傳統木偶技藝和絳州大鼓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樂器的基礎上,運用無語言肢體劇的形式,力圖打造一部風格獨特又童趣盎然,適合全年齡包括低幼兒童觀看的作品。該劇將於5月26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中國傳統文化。
該劇不僅由中國兒藝優秀青年舞美設計師馮磊、國家一級作曲程進、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偉分別擔任舞美設計、作曲和燈光設計,還邀請了著名服裝設計師阿寬擔任服裝設計,北京9當代舞團藝術總監朝克擔任形體設計,中國木偶藝術劇院演員部經理王磊擔任木偶設計與指導。
此次《鷸·蚌·魚》專門選用了六位優秀的青年演員,從演員年齡上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讓充滿活力的演員天然表現出一種童真童趣。
劇院地址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
東安門大街64號(王府井步行街北口往西200米路南)
郵編: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