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二七二團征戰史錄
- 定價:50元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原文摘錄,
書籍簡介
字 數:338千字
頁 數:364
版 次:1版
開 本:850×1168 1/32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定 價:50元
本書序文
抗日戰爭時期,團轉戰山東濱中地區,在敵後異常殘酷的戰鬥中,與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燒炮樓、拔據點,進行大小戰鬥100餘次,殲敵1萬餘人,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和偽、頑軍的囂張氣焰。特別是配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攻克青口、贛榆和甲子山反頑等戰役、戰鬥,受到了戰火冶煉,指戰員軍政素質得到極大提高,戰鬥力不斷增強。
解放戰爭時期,團轉戰魯、豫、皖、蘇、滬、浙、閩等省、市;歷經膠東保衛戰,兗州、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廈諸戰役,大小戰鬥200餘次,殲滅國民黨軍3.5萬餘人,繳獲大批槍枝、彈藥和火炮、及其它多宗軍用物資,為埋藏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功勳。第二七二團是我黨領導下的一支能打善戰久經考驗的光榮部隊。
上述戰史歷時已久,受戰時環境及其它某些因素的影響,其相關資料散落各地,加上近些年來親歷知情這支部隊,在當年建樹豐功偉績的見證老人,有些已經作古,給後人譜寫這段戰鬥歷程增添了不少困難。特別對於抗日戰爭時期在濱中、或解放戰爭初期在濱北那段時期,人們也已逐漸淡忘,後生們更是知之較少。
為彌補這些缺失了的歷史事件,傳承先人忘我無私奉獻、出生入死的戰鬥精神,以慰藉前人和昭示後人,本人不揣冒昧地動起筆墨,整理了這份書稿,定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二七二團征戰史錄》。
收集史跡筆錄,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來不得丁點馬虎,本人不以非正式的資料拿來我用,而是以軍隊權威著作和地方黨政志史部門所編纂、正式出版的書刊(包括電子出版讀物)為依據;並找到當年某個事件經歷者和見證人的口述、筆記,或編者本人所親身經歷者。對已見諸書刊、網頁中的個別史料,經慎重篩選核實後才予採用。為避免輯錄某一篇章的內容失真,本著忠實原著,或全文錄入,或在不失史實前提下,略加整理改編,僅刪節個別重複和修正筆誤部分。
由於史料選自抗日和解放兩個不同的戰爭年代,其中已收錄在《征戰史錄》中的“側記”或“拾零”,既有著名作家劉白羽、周而復等的“記實文學”,又有知名前線記者劉知俠的“戰地日記”;也有我團基層指戰員的“戰鬥隨筆”。他們用各自的筆鋒,譜寫著那個時代的光輝讚歌。然而,各文所用序數詞或計數詞,常有漢字數和阿拉伯數不同使用習慣,本人雖對其進行了部分技術處理,但仍未能取得完全一致,不過讀起來可以讓人理解。
編者可算是第二七二團的一位“老戰士”,今年已過八十,看到同一個團隊的故日老戰友,有的已經撒手歸天!自問作為親歷者之一的我,在這有生之年,還能為搶救老部隊的戰史做點什麼?在對《團史》(徵求意見稿)第一冊和《戰火冶煉》一書的征戰內容,認真學習之後,從中受益匪淺。上述兩書是編者連結編寫《征戰史錄》的母本和依據,故從中大膽輯錄有關內容。同時,編者也涉獵了我軍當代相關軍史、中共地方志史等群書,從中尋找到不少有關我團史跡的資料。
經過一番準備,編者利用手頭現有資源,反覆改筆終成現稿。本書連結修訂的內容,其依據已由本人以前所輯錄的《二七二團〈團史〉拾遺、補充及其他》和《第二七二團戰史史跡考訂》兩稿論證過了。
然而,編者本人雖然竭盡全力,但因身居斗室獨人孤耕,難免面窄局限,著墨簡繁不一,而所選、所錄內容,不一定妥當,並有選錯或釋錯之慮,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好在僅是內部交流,起個拋磚引玉作用。
時值農曆庚寅虎年到來之際,奉獻給老虎團的戰友們參閱,敬請戰友們不吝賜教,並請首長審閱評說。
藉此機會,祝福老虎團:百虎成威,氣壯山河;虎嘯龍吟,文韜武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從地方“游擊隊”到步兵“主力團”1
一、抗日戰爭初期團發祥地贛榆的鬥爭形勢3
(一)“七·七”事變後中共在贛榆縣建立最早的抗日武裝3
(二)抗戰初期贛榆縣我黨組織及其對抗日武裝的領導10
二、臨、郯、贛、東四縣邊區抗日游擊支隊成立後的鬥爭形勢12
三、成團後的隸屬更迭、番號沿革及轉戰概述16
第二章 團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對敵作戰23
一、從山縱第二旅獨立團到警備第十旅第十九團時期諸戰役、戰鬥25
(一)八路軍兩個二旅協同作戰 青口之役獨立團得到鍛鍊25
(二)奔襲日偽棧子據點 終迫敵軍倉皇撤逃27
(三)三打甲子山驅逐叛逆 擴大鞏固濱海根據地27
(四)馳援小東沙海戰 接應幹部隊登岸31
海上的遭遇32
(五)突襲嵐山頭和胡家嶺 破日軍據點殲敵制勝48
(六)通過內線巧破贛榆城門 協助主攻部隊打援拔點49
智設諞敵套數 巧誆打開城門52
(七)六甲莊子擊斃日軍官赤松 獨立團奮力抵抗突破重圍53
(八)打通濱海膠東兩區聯繫 討伐偽李逆濱海警備軍54
討伐李逆側記之一:李永平何許人也?58
討伐李逆側記之二:李永平與泊里慘案59
(九)莒城之役迎莫正民部起義 小日本待援無望棄城逃竄71
裡應外合收復莒城76
(十)黃埠子遭日偽軍圍襲 賈正遠戰中英勇犧牲101
(十一)日本鬼子惶惶不可終日 我軍發動攻勢解放日照106
(十二)乘勝出擊偽軍不支 薛家島二次得解放113
(十三)泊里戰役一舉殲敵 濱海地區連成一片117
二、濱北獨立團二營前身在濱北地區打鬼子125
(一)夏營子反擊戰 諸莒大隊立新功125
(二)劉家莊子軍民齊上陣 威武不屈大殺日偽軍126
軍民奮力抗擊日寇 血染大地驚心動魄128
三、日本投降伊始,我之受降前後135
(一)百日練兵身心投入 軍政雙收喜結碩果135
(二)蔣幫撕毀停戰協定 全面內戰一觸即發138
辛冠吾怒斥漢奸趙保原 辛代表不幸暗中遭慘殺147
四、濱北獨立團在濱北地區的戰役、戰鬥149
(一)抗日戰爭勝利後的膠東半島鬥爭形勢149
(二)配合膠東主力 轉戰在膠高即153
(三)膠濟東段大破襲 擾敵運輸不暢通169
(四)膠沽河西設阻擊 痛殲西犯蔣敵頑170
(五)尋機主動快出擊 殲敵雙嶺一個連175
(六)節日出敵不備 除夕奇襲鹵坊177
五、移師膠東根據地升級主力轉戰膠東內線178
(一)受命發起沙河鎮戰鬥 打好膠東內線第一仗180
(二)乘萊蕪戰役勝利之威 攻堅惺惺山和太保莊182
(三)營上小李村攻殲戰 輕敵麻痹攻而未果184
(四)五師冠名僅只三天 首戰齊家埠譜輝煌186
(五)臨朐前線吃緊師受命馳援 雨季行軍艱難搏鬥洪水中194
(六)膠東保衛戰形勢嚴峻 我審時度勢應對自如196
(七)道頭一戰破敵堵我算盤 跳至膠東外線尋機殲敵199
(八)策應主力膠河作戰 痛殲掖城守敵三千203
(九)孫受夏格莊全殲守敵 轉戰萊陽與敵再周旋209
(十)范漢傑率眾東犯海陽 五十四軍敗北海路逃211
(十一)接手萊陽城最後攻堅 克敵制勝殲敵近千人214
(十二)阻戰將軍頂 確保萊陽城219
(十三)新式整軍忙 素質更提高224
六、走出膠東腹地到外線開闢戰場228
(一)膠濟路春季攻克濰縣 淄河東阻敵未能東援228
(二)津浦路夏季強大攻勢 攻克兗州天下第一堡233
(三)萊蕪練兵為哪般 臨陣準備打濟南244
(四)打下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246
(回眸)強攻濟南277
濟南戰役側記之一:濟南戰役我黨策反吳化文部起義300
濟南戰役側記之二:王耀武是怎樣被活捉的?306
[附]濟南戰役相關歷史文獻313
七、我軍轉入戰略進攻,將戰爭引向蔣管區320
(一)淮海一戰 決一雌雄320
談一談張克俠、何豐基兩將軍率部起義之事324
淮海戰役中的靈壁城之戰330
圍殲黃維兵團側記之一: 敵軍空投軍需,救不了黃維兵團將士之命334
圍殲黃維兵團側記之二: 號稱蔣介石王牌的黃維兵團也不能挽救自身的敗兵之路336
(二)探戈南下飲馬北岸 總結整訓準備渡江戰役353
八、百萬雄師渡長江追殲逃敵鏖戰浦東358
(一)江陰長山北麓腳下 英雄健兒渡江上岸358
策反江陰國民黨軍要塞炮台始末362
(二)長途奔襲 鏖戰浦東370
[附]上海戰役相關歷史文獻379
(三)完成浦東殲敵任務 嘉善總結奉命南行385
九、翻山越嶺進軍福建388
(一)國民黨軍防守福建的企圖及部署388
(二)徒步跨越仙霞嶺 千里行軍到古田390
(三)攻福州外圍 殲馬尾逃敵395
十、漳廈戰役,譜寫新篇397
(一)出擊漳廈 三攻嵩嶼399
(二)戰鷺島佯攻鼓嶼動真格 灑熱血染紅嵩鼓小海峽404
(三)閩南剿匪主戰華安長泰 包攬龍溪地區北南十縣413
(四)大陸近島最後一戰 乘船渡海解放東山426
(五)鞏固海防確保廈門 迎擊膽敢來犯之敵430
(六)蔣軍企圖竄犯東南沿海 沿海一帶軍民嚴陣以待437
(七)舊鎮迎戰蔣匪 擊殲登入干擾439
(八)敵東浦登入滲透 我迎戰擊退敵人443
(九)六鰲反擊襲擾 迫敵狼狽逃竄446
(十)敵以大吃小之夢想破滅 登入東山島以失敗告終447
增援東山第一團 首戰全殲空降兵465
……
原文摘錄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從此開始,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八年抗戰。中共中央發布《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陣線的鞏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此後,蔣介石發表了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和兩黨合作的談話,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8月25日,根據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的協定,中共中央決定,紅軍主力部隊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師、第一二九師。9月11日八路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以黎玉為書記的山東省委,根據黨中央的決定,組成了山東抗日游擊隊,發展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戰地服務團、抗日動員委員會、抗敵後援會、抗日救國會等抗日民眾團體。
10月,贛榆縣的陶君彥( 1940年11月,在我成團時的首任團政委)和諸城縣的劉寄萍等,先後奔赴陝北,經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介紹,分別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下稱“抗大”)”、“陝北公學”……等校學習。陶君彥是從陝西雲陽青年培訓班學習結業後回贛榆家鄉,並積極進行抗日活動。
12月13日,南京失守,江蘇省政府撤抵蘇北。27日,日軍侵占濟南,山東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黨第三路軍指揮韓復榘不戰而逃。29日,日機轟炸青口,緊接著城頭、歡墩埠等地也遭到轟炸。這時,國民黨贛榆縣長嚴濟寬如驚弓之鳥,也匆匆忙忙攜款逃走,縣政府職員、各區區長和沿海國民黨鹽務人員、鹽警隊隊員也相繼逃命。人心惶惶,全縣陷入無政府狀態。
年底,徐州地區(包括蘇魯豫晥四省靠近徐州的部分縣)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共蘇魯邊區特委書記郭子化同志以地方名流的身份參加了李宗仁的第五戰區民眾抗日總動員委員會,從事黨的統戰工作。郭影秋同志以第五戰區動員委員會和青年救國團的名義,先後派人到贛榆,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他們走上街頭、深入農村,發表演說,演出節目,號召民眾振奮民族士氣,救亡圖存。贛榆縣共產黨員張樹仁(1940年11月,在我成團時的首任團副團長),也在民眾中開展了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1938年1月,江蘇省政府派朱愛周到贛榆縣任縣長,贛榆縣中共黨組織對朱愛周進行了大力地統戰工作。
朱愛周是贛榆縣人,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1926年畢業於北京高等警官學校。曾負責過長江下游及蘇北各縣沿海海面防務。他政治上比較開明,在贛榆上層社會具有一定影響。擔任縣長後,能團結各方面人士,共同抗日。在他的政府和軍隊里,有熱心抗戰的進步人士,有頑固反共的落後勢力,朱愛周都兼收並蓄下來,求得不將矛盾激化,共同為抗戰出力。
朱愛周擁護共產黨的統戰政策,堅持國共合作,一致對敵,這是他的主流。1938年春,劉寄萍同志拿著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秘書陳鑒波的私人介紹信來到贛榆,朱愛周即委任劉寄萍為縣政務委員、縣軍警政訓處主任,同時委任陶君彥、李克濟、辛明……等人為政訓員,等於把武裝部隊的政治訓練工作交給共產黨人。還委任張樹仁為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