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市涪陵區的地方組織。

現任政協主席:杜海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
  • 辦公地址:重慶市涪陵區
  • 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組織
  • 現任主席:杜海波
現任領導,發展歷程,

現任領導

區政協主席:杜海波
區政協副主席:胡濤、石鵬、劉加勝、曾慶明、馮濤、王保川、陳聖玲、趙濤
區政協秘書長:曾洪

發展歷程

重慶市涪陵區政協成立於1998年6月,由原四川省政協涪陵地區聯絡處、聯絡委員會、工作委員會、涪陵市政協和歸併枳城區、李渡區政協後演變而成。
1986年9月,成立四川省政協涪陵地區聯絡處,作為涪陵地委領導所轄十縣(市)政協工作的辦事機構和縣(市)政協的聯絡機構,聯絡處設在地委統戰部,由敖仁良任主任。
1988年10月,成立四川省政協涪陵地區聯絡委員會,由於洪彬任主任,宮家和、譚寧泗、孫振科、陳永林任副主任。
1990年10月,四川省政協涪陵地區聯絡委員會更名為四川省政協涪陵地區工作委員會。於洪彬、王鴻舉先後任主任,宮家和、羅時恕、孫振科、譚寧泗、陳永林、鄧文詩、戢澤英、朱華平、羅永光、柳恩梅先後任副主任。
1995年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涪陵地區設立地級涪陵市,撤銷縣級涪陵市分設枳城區、李渡區。1996年3月,涪陵地改市後,召開政協第一屆涪陵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王鴻舉為市政協主席(兼),宋令理、戚後果、羅永光、柳恩梅、喻定容、張公振、楊世輝為副主席,孫世學為秘書長。
1997年12月,重慶直轄市成立後,中辦、國辦批覆對涪陵行政體制進行重大調整,撤銷涪陵市及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原管轄的南川、墊江、豐都、武隆四縣(市)劃歸重慶直管。1998年6月,召開政協第一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聶衛國為區政協主席(兼),曾緒宜、羅永光、柳恩梅、喻定容、張公振、楊世輝、伍國福、田自力、張維新為區政協副主席,孫世學為區政協秘書長。2000年2月選舉龍正學為區政協主席(兼),張大權為區政協秘書長。
2003年3月,召開政協第二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許仕倫為區政協主席,秦大鏵、喻定容、張公振、伍國福、張維新、陳善明、何建明、秦少容為區政協副主席,黃祿江為區政協秘書長。政協第二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委員規模325名,由28個界別組成,常委會組成人員50人。二屆區政協機關下設辦公室、提案法制委辦、經濟城環委辦、教科文衛史委辦四個處級機構。
2007年3月,召開政協第三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常國權為區政協主席,楊京川、何建明、秦少容(女)、蔣維佳(女)、蘇健建、黃華、楊欣(女)為區政協副主席,黃祿江為區政協秘書長。政協第三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委員規模325名,由27個界別組成,常委會組成人員50人。三屆區政協機關設辦公室、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教科文衛史委員會六個處級機構。
2012年2月,召開政協第四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徐志紅為區政協主席,況東權、秦少容(女)、楊欣(女)、楊平、陳鳳華、周勇、唐勇、陽森為區政協副主席,陳黎軍為區政協秘書長。政協第四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委員規模328名,由27個界別組成,常委會組成人員51人。四屆區政協機關設辦公室、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教科文衛史委員會六個處級機構。
2017年1月,召開政協第五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徐志紅為區政協主席,況東權、楊平、陳鳳華、周勇、唐勇、陽森、石鵬、劉加勝為區政協副主席,陳黎軍為區政協秘書長。政協第五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委員規模328名,由26個界別組成,常委會組成人員63人。五屆區政協機關設辦公室、提案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教科文衛史委員會、聯絡委員會七個處級機構。
2022年1月,召開政協第六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杜海波為區政協主席,胡濤、石鵬、劉加勝、曾慶明、馮濤、王保川、陳聖玲、趙濤為區政協副主席,曾洪為區政協秘書長。政協第六屆重慶市涪陵區委員會委員規模340名,由26個界別組成,常委會組成人員67人。六屆區政協機關設辦公室、提案委員會、經濟和農業農村委員會、教科衛體和文化文史委員會、學習和聯絡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及區政協信息中心(正科級事業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