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大學(簡稱“抗大”)紀念館,位於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

“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其前身是“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校址在延安,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歷史業績而建的一個專題性紀念館。隸屬於延安市文物局。抗大紀念館於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基地”,2002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抗大紀念館占地約2000平方米,陳展面積1086平方米,以時間順序布展抗戰時期抗大的創建、發展,記述了抗大的偉大歷史功績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016年12月,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 外文名稱:Kangri Junzheng University Memorial
  • 類別:戰爭歷史紀念館
  • 地點: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
  • 開放時間:2004年9月30日
建設歷史,建立原因,主要展覽,主要榮譽,旅遊指南,

建設歷史

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紅軍大學,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抗大的學生開始主要是中國工農紅軍中高級幹部,後來也招收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36年6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前身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保全縣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面軍抽調,包括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副校長劉伯承不久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後來也直接轉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由校長林彪抽調。保全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
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遷入延安。學制從4個月到半年、8個月、1年、3年多不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都只有半年左右,第8期為3年多。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1937年,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
抗大從1936年創立到1945年結束的9年辦學期間,總校共培訓了8期幹部,創辦了12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1所附設中學。在艱苦複雜的戰爭環境中,抗大總校輾轉遷移,校址幾經變更。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1936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後,中央紅軍幹部團和陝北紅軍學校合併,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不久改稱“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1936年6月,改稱“中國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大”),林彪任校長,毛澤東兼任政治委員,羅瑞卿任教育長,下設高級科、上級科、普通科(亦稱一、二、三科)。12月7日,林彪任“紅大”校長兼政治委員,劉伯承任副校長。1937年1月,“紅大”隨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機關從保全(今志丹)遷至延安,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抗大延安總校舊址,原建築物已無存。1964年在原址上修建了抗大校史陳列室,1966年10月對外展出,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停止對外開放。
2003年在全國人民、特別是抗大老校友的呼籲下,紀念館重新籌建,2004年9月30日正式開館。

建立原因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歷史業績而建的一個專題性紀念館。

主要展覽

紀念館總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其中展廳占1200平方米。分為六個單元兩個展室,一樓展廳展出了第一、二、三單元;t二樓展廳展出了第四、五、六單元。共展出館藏文物、新徵集文物162件,珍貴歷史文獻、照片和豐富的圖表資料445幅。運用半景畫、場景復原和仿真雕塑等藝術手法和高科技、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手段,集聲、光、電為一體,向觀眾全面展示了抗大的歷史風貌,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抗大的戰鬥歷程和輝煌業績。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在展牆設計上,以融人具有陝北地方特色的建築語言符號為藝術元素,藝術性地將抗大窯洞造型成不同形式的展牆,適當地穿插燈箱、展台、景觀場景、背景牆等,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時代感。同時結合時代背景設計了“書桌式”、“磨盤式”展櫃,形象地表現了艱苦活潑的抗大校園生活。為防止展品遭受自然光損害,照明設計採用以人工照明為主,局部自然光為輔,突出景觀和重點文物的照明,使光線重點明快,總體柔和,烘托出整體的陳列內容和環境的和諧統一。

主要榮譽

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基地”,2002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抗大紀念館現已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延安教學基地、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現場體驗教學點、西安政治學院教學基地、空軍工程大學、延安警民共建紅色旅遊景區;並與延安師範附屬國小、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結為共建單位,成為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三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紀念館自開館以來已接待觀眾近20萬人次。受到了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央視國際”每天20點新聞大型系列報導“紅色之旅”專題、央視7套軍事頻道“回延安”及各省市自治區的部分電視台、電台、延安電視台;《文化藝術報》、《延安日報》、《華商報》報導了抗大紀念館的情況。

旅遊指南

地址:延安市北二道街原抗大舊址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8:00一17:30
門票:15元/人
現役軍人、市內中小學生,持老年證、殘疾人證者免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