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開館典禮,位於上海師範大學一棟教學樓內的二樓,館內收藏了一批“慰安婦”制度倖存者捐獻的各類紀念文物,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以保存“慰安婦”悲慘境遇證據為主題的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
- 外文名稱:Chinese "Comfort Women" History Museum
- 地理位置:上海市桂林路100號上海師範大學文苑樓二樓
-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9:00—16:00(節假日與寒暑假閉館)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開館典禮:2016年10月22日
- 地點:上海師範大學
- 主題:以保存“慰安婦”證據為主題
建館背景,正式落成,現場講述,館內文物,建館意義,
建館背景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從事慰安婦問題研究二十多年,他將全國範圍內經研究確認的慰安所繪製成地圖放於博物館內。他說,當年慰安所數以千計,僅上海當年就有149處。而根據文獻和調查,當年,有40萬各國的婦女成了性奴隸,其中一半是中國人。有調研表明,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的“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僅餘20位。
正式落成
2016年10月22日,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在上海師範大學落成,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倖存者,88歲的韓國老人李容洙和90歲的中國海南黎族老人陳連村為其揭幕。
這也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以保存“慰安婦”悲慘境遇證據為主題的博物館。
現場講述
來自中國海南和韓國的兩位“慰安婦”受害倖存者現場講述苦難經歷,並要求日本政府道歉。
90歲的海南黎族老人陳連村見到掛在博物館牆壁上自己的照片眼眶濕潤。陳連村是日本“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她13歲時那年,在村邊的小山上放牛時,被三個拿著槍的日本兵糟蹋,16歲時,日本兵進村,強行把她抓到保亭縣加茂據點裡,編入所謂的“後勤服務隊”。這個“服務隊”里都是從周圍村莊抓來的面容端莊的年輕女孩,白天為日本兵乾洗衣做飯的雜活,晚上被強迫給日本兵提供性服務。
“忘不了日本兵對我的蹂躪,我希望追討公道,要日本道歉並賠償。”陳連村說。
88歲的韓國倖存者李容洙說,為了揭示當年日本“慰安婦”制度的反人道本質,過去幾十年來,她奔赴各地現身說法,並配合各國相關學術研究。“希望能把這個任務進行到底。”
李容洙在16歲那年被強制拉到了台灣新竹的慰安所,軍事攻襲猛烈時,有時一天需要避難好幾次。受到攻擊時,李容洙等人會躲避到山裡或山洞中,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兵還是強迫她們提供性服務。“有一次患了性病,一邊在慰安所打著針,一邊繼續為軍人提供服務。”
“這些受害者的親口證詞和博物館藏的大量史料、證物都證明了‘慰安婦’制度是日本戰時的國家犯罪,是反人道行徑。”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說。
館內文物
博物館位於上師大一棟教學樓內的二樓,館內收藏了一批“慰安婦”制度倖存者捐獻的各類紀念文物,如萬愛花赴日起訴時使用的護照,袁竹林到海外出席聽證會的證件與中國大陸最早一批向日本提出賠償的起訴書,雷桂英從南京高台坡慰安所帶出的高錳酸鉀和她的臨終遺囑、受害者手膜腳膜等。
博物館還收藏了數十年來研究者調查所得日軍慰安所遺址中的各類遺物,研究者捐獻的相關文物如戰時日軍使用的安全套、星秘膏等,以及各地受害者公證書、證言、照片、調查視頻,各國研究者的研究文獻與成果等。
建館意義
“慰安婦的聲音”申請世界記憶名錄國際事務局負責人申惠秀教授、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教授等指出,二戰時期日本推行性奴制度是鐵的事實;日本政府應真誠地道歉,並進行法律賠償;各國共同“申遺”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恪守資料真實性、唯一性、稀缺性的原則,“申遺”的目的是保護好歷史檔案、文獻和遺存,珍愛和平,反對戰爭。通過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檔案、文獻和遺存這一渠道,為世界未來和平的發展,貢獻獨到的智慧和力量。
與會者呼籲,日本政府應正視並反省二戰中侵略戰爭的責任,向受害國和受害者真誠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