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霞浦海洋文化論壇

中國·霞浦海洋文化論壇

2021年11月27日,由霞浦縣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主辦的“中國·霞浦海洋文化論壇”在寧德霞浦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海洋文化賦能霞浦新經濟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霞浦海洋文化論壇
  • 活動時間:2021年11月27日
  • 活動地址:寧德霞浦
主辦單位,活動內容,社會影響,

主辦單位

由霞浦縣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文化中心主辦。

活動內容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邱章泉、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曹宛紅、寧德市政協副主席劉國平、霞浦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代縣長羅義春出席會議並講話,福建省社科院、寧德市人大、寧德市政協、霞浦縣有關部門領導、全國各地的海洋文化研究專家、學者、企業家等70餘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共收到19篇論文。其中,霞浦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健以《霞浦海洋城市品牌的構建與路徑》為題,深度解析“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城市品牌的打造;福州大學教授、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蘇文菁發表了《建設中國海洋文化基因庫,全面復興中國傳統海洋文化》;福州大學副教授、福州大學套用統計碩士專業(MAS)學位點負責人鄭珍遠提出《福建霞浦海帶價格指數編制構想》;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提交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早期海上武裝——兼論閩東“海上紅軍”的歷史地位》。
邱章泉表示,本次論壇探討海洋文化賦能霞浦新經濟發展這一主題,是對新階段發展海洋經濟,運用文化、旅遊為海洋經濟賦能,推動霞浦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的一個良好的契機。下一階段,省海洋漁業局將繼續支持霞浦做大做強海洋文化,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漁業文化方面,探索漁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在攝影文化方面,提升品牌影響力;在海釣文化方面,打造休閒海釣試點示範基地;在漁港文化方面,打造精品漁港經濟區。
曹宛紅表示,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與包括霞浦縣在內的沿海市縣(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大力合作,在海洋史研究、海洋經濟資源開發利用和海洋文化弘揚等方面推陳出新,多出成果;在福建海洋文化建設中主動擔當,講好更多的海洋故事,弘揚海洋文化,進一步提升福建省海洋文化影響力。
劉國平希望,霞浦縣人民政府繼續做強做大海洋文化,助力霞浦海洋新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進一步推動霞浦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研究霞浦海洋文化,深入探討海洋文化的價值理念與時代內涵,其意深遠。挖掘提升更多更好的海洋文化元素,增強海洋文化底蘊,弘揚霞浦濃厚的海洋文化歷史積澱和豐富精神,能夠推動霞浦乃至寧德更好融入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都具有十分積極而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羅義春表示,希望海洋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多來霞開展海洋歷史、海洋文化的探討交流,幫助霞浦挖掘提升更多更好的海洋文化元素,增強海洋文化底蘊,做大海洋文化產業,與霞浦共同譜寫“魅力海洋”時代新篇。
蘇文菁表示,福建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全面深入開展海洋文化研究,探討海洋文化如何賦能新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新時代價值。特別是霞浦在十四五期間被劃入“福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的這一時代機遇下,為如何實現山海聯合、優勢互補、相互輻射、共同騰飛提供新的思路。
蘇文菁透露,實際上,在十三五期間,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在霞浦縣政協的支持下,對霞浦海洋文化遺存進行收集、整理。經過調研,深刻感受到了霞浦豐富而又悠久的海洋歷史文化,產生了建立中國海洋文化基因庫的想法。我們亟需建設海洋文化知識、重新恢復與傳承中華文明中的海洋基因。因此,設立“中國海洋文化基因庫”,從海洋文明的視角出發,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對環中國海海洋文化圈的歷史文化進行整理、挖掘與研究,從中梳理出中國海洋文化的基本基因,是復興中國傳統海洋文化、建設中國當代海洋文化最為切實有效的方法。

社會影響

海洋經濟是霞浦的支柱產業,全縣有30多萬人從事漁業生產,每年產生的價值達100多億元。霞浦灘涂攝影聞名海內外,每年吸引近500萬名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前來採風創作、旅遊觀光。霞浦的海洋文化資源豐富,具有大量海洋文化的基礎性素材。近年來,霞浦縣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和濱海旅遊產業,並試圖推動霞浦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本次論壇旨在探索如何用霞浦的海洋文化賦能霞浦的新經濟發展,使得霞浦的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雙促進,助力霞浦騰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