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研究》是一本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幼平 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研究
- 作者:王幼平 等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
- 頁數:54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3072760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研究》首先通過鄭州地區典型遺址的分析,系統建立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環境背景與年代學框架;進而闡述滎陽織機洞、二七區老奶奶廟、新鄭趙莊、登封方家溝、登封西施以及新密李家溝等遺址的發現與研究進展;最後對鄭州地區新發現與中原及鄰近地區的舊石器考古成果進行綜合討論,系統展示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圖書目錄
目錄
序
前言(iii)
第1章 古環境與年代背景 ⑴
1.1 古環境概述(1)
1.2 織機洞遺址的古環境分析(2)
1.2.1 洞穴遺址(2)
1.2.2 曠野遺址(6)
1.3 老奶奶廟遺址群的古環境分析(9)
1.3.1 老奶奶廟遺址第1地點(10)
1.3.2 老奶奶廟遺址第2地點(27)
1.3.3 老奶奶廟遺址第3地點(28)
1.3.4 老奶奶廟遺址群的古環境重建(29)
1.4 趙莊遺址的古環境分析(31)
1.4.1 遺址的地貌部位(31)
1.4.2 剖面特徵和年代測定(32)
1.4.3 沉積物分析(34)
1.4.4 趙莊遺址的古人類生存環境(45)
1.5 黃帝口遺址(46)
1.5.1 遺址地貌部位(46)
1.5.2 沉積剖面特徵和年代測定(47)
1.5.3 沉積物分析(48)
1.5.4 黃帝口遺址人類生存環境分析重建(57)
1.6 方家溝遺址(58)
1.6.1 遺址的地貌部位(58)
1.6.2 遺址地層剖面特徵和年代(59)
1.6.3 剖面沉積物分析(61)
1.6.4 方家溝遺址古環境重建(75)
1.7 西施—東施遺址群古環境分析(77)
1.7.1 西施遺址第一地點(77)
1.7.2 東施遺址(91)
1.8 李家溝遺址(102)
1.8.1 遺址的地貌部位(102)
1.8.2 遺址地層剖面特徵和年代測定(103)
1.8.3 沉積物分析(105)
1.8.4 孢粉分析(121)
1.8.5 古地震遺蹟分析(129)
1.8.6 李家溝遺址古環境重建(130)
1.9 嵩山東南麓晚更新世古人類的生態環境(133)
1.9.1 遺址群的地貌分布(133)
1.9.2 氣候和植被(134)
1.9.3 河漫灘與晚更新世人類棲居地(135)
第2章 織機洞遺址(137)
2.1 概述(137)
2.2 地理位置和地貌環境(138)
2.3 地層堆積與年代(139)
2.3.1 地層堆積(139)
2.3.2 年代(141)
2.4 埋藏學分析(142)
2.4.1 產狀分析(143)
2.4.2 保存狀況(144)
2.5 石器組合與技術特點(145)
2.5.1 下文化層(147)
2.5.2 上文化層(157)
2.6 織機洞人類技術行為的變化(175)
第3章 老奶奶廟遺址(181)
3.1 概述(181)
3.2 地層劃分與年代測定(182)
3.3 遺存概況與埋藏特徵(184)
3.4 石器組合與技術特點(193)
3.4.1 分類體系(193)
3.4.2 定位與觀測(200)
3.4.3 ④I~④E層石器(203)
3.4.4 ④D層石器(207)
3.4.5 ④C層石器(211)
3.4.6 ④A、④B層石器(217)
3.4.7 ③F層石器(220)
3.4.8 ③E層石器(229)
3.4.9 ③C、③D層石器(231)
3.4.10 ③B層石器(232)
3.4.11 ③A層石器(245)
3.4.12 老奶奶廟遺址石器生產操作鏈與石器工業特點(247)
3.5 遺存的空間分布(254)
3.5.1 ④I~④E層(255)
3.5.2 ④D層(255)
3.5.3 ④C層(257)
3.5.4 ④A、④B層(257)
3.5.5 ③F層(257)
3.5.6 ③E層(261)
3.5.7 ③C、③D層(263)
3.5.8 ③B層(263)
3.5.9 遺址的空間利用模式(264)
3.6 小結(265)
第4章 趙莊遺址(267)
4.1 概述(267)
4.2 地貌、地層與年代(267)
4.2.1 遺址位置(267)
4.2.2 地層(268)
4.2.3 埋藏性質(270)
4.2.4 年代(270)
4.2.5 地貌部位(271)
4.3 文化遺物(271)
4.3.1 石製品(271)
4.3.2 動物化石(284)
4.4 遺存空間分析(286)
4.5 石製品拼合與微痕分析(288)
4.5.1 石英砂岩的拼合研究(288)
4.5.2 脈石英微痕分析(291)
4.6 小結(294)
4.6.1 文化特點(294)
4.6.2 遺址性質(294)
4.6.3 考古學意義(295)
第5章 方家溝遺址(296)
5.1 概述(296)
5.2 地層堆積與年代(299)
5.2.1 地層堆積(299)
5.2.2 年代(303)
5.3 文化遺存(304)
5.3.1 遺蹟(304)
5.3.2 石製品(308)
5.4 石製品拼合研究(326)
5.4.1 原料最小單元劃分(327)
5.4.2 拼合結果與技術分析(332)
5.5 石器生產操作鏈的復原(352)
5.5.1 原料採辦(352)
5.5.2 剝片技術(355)
5.5.3 剝坯方法與概念(356)
5.5.4 工具加工(366)
5.5.5 原料利用和消耗程度(369)
5.6 遺址形成過程中的自然因素(372)
5.6.1 重力作用(372)
5.6.2 局部的重力作用(373)
5.6.3 河流流水作用(374)
5.6.4 坡地作用(379)
5.7 遺址形成過程中的人類行為因素(381)
5.7.1 拼合石製品所反映的遺址形成過程(381)
5.7.2 遺址空間利用方式(392)
5.8 討論(400)
5.8.1 遺址形成過程中的相關因素(400)
5.8.2 石器工業(401)
5.8.3 遺址空間利用方式與功能(402)
5.8.4 小結(403)
第6章 西施遺址(406)
6.1 概述(406)
6.1.1 遺址的發掘(406)
6.1.2 整理工作(407)
6.1.3 野外綜合調查工作(407)
6.1.4 研究方法(408)
6.2 地質、地層與古環境背景(408)
6.2.1 區域地質地貌綜述(409)
6.2.2 遺址的地層堆積(415)
6.2.3 遺址埋藏學分析(416)
6.2.4 遺址的年代測定(422)
6.2.5 遺址的古環境特徵(423)
6.3 文化遺存(426)
6.3.1 出土概況(426)
6.3.2 石製品的分類、測量標準與方法(426)
6.3.3 石製品的分類統計、描述與分析(431)
6.4 石器技術分析(462)
6.4.1 概述(462)
6.4.2 石葉技術的操作鏈研究(463)
6.4.3 西施舊石器遺址的石葉技術(466)
6.4.4 細石葉技術及其與石葉技術的關係(467)
6.5 石器原料的開發與利用(469)
6.5.1 燧石的屬性(469)
6.5.2 原料產地調查(470)
6.5.3 原料的選擇與開發(471)
6.5.4 原料的利用模式(472)
6.6 西施石葉技術的源流(475)
6.6.1 石葉技術的來源(475)
6.6.2 相關問題的討論(476)
6.6.3 小結(479)
第7章 李家溝遺址(484)
7.1 概述(484)
7.2 地貌及地層堆積(485)
7.3 年代(487)
7.4 遺物遺蹟(488)
7.4.1 石片石器文化層(MIS3階段)(488)
7.4.2 細石器文化層(488)
7.4.3 李家溝文化層(492)
7.4.4 裴李崗文化層(500)
7.5 李家溝遺址的意義(500)
7.5.1 李家溝遺址與中原地區舊、新石器時代過渡研究(500)
7.5.2 李家溝遺址與華北地區細石器技術的發展演變(500)
7.5.3 李家溝遺址與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500)
第8章 中原地區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的發展(502)
8.1 古環境與年代學背景(502)
8.1.1 嵩山東麓(503)
8.1.2 環秦嶺地區(504)
8.1.3 晉南及鄰近地區(505)
8.1.4 晚更新世環境變遷的階段性及影響(508)
8.2 從MIS5到MIS4階段(510)
8.3 MIS3階段的轉變(512)
8.3.1 石器工業的變化(512)
8.3.2 棲居形態的轉變(513)
8.3.3 行為複雜化或現代性的出現(517)
8.4 MIS2階段石葉/細石葉工業出現與發展(518)
8.4.1 西施遺址的石葉(519)
8.4.2 東施遺址(520)
8.4.3 西施遺址東區(521)
8.4.4 晉南等地的發現及相關問題(522)
8.5 舊、新石器時代的過渡(524)
8.6 餘論(525)
8.6.1 晚更新世的文化發展序列(525)
8.6.2 南北兩線的交流與影響(528)
8.6.3 人類演化、文化發展與環境變遷(529)
結語(535)
Summary(539)
後記(543)
圖1-27 趙莊遺址磁化率、色度、粒度曲線對比圖(44)
圖1-28 趙莊遺址古地貌示意圖(45)
圖1-29 趙莊遺址—黃帝口遺址地貌剖面示意圖(46)
圖1-30 黃帝口遺址北壁剖面實測圖(47)
圖1-31 黃帝口遺址粒度變化曲線對比表(49)
圖1-32 黃帝口遺址沉積物的粒度曲線圖(49)
圖1-33 黃帝口遺址剖面孢粉圖(50)
圖1-34 黃帝口遺址剖面常量化學元素曲線圖(54)
圖1-35 黃帝口遺址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變化曲線圖(55)
圖1-36 黃帝口遺址色度、磁化率、粒度曲線對比圖(57)
圖1-37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圖(59)
圖1-38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色度、粒度和磁化率的變化曲線(63)
圖1-39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各層粒度頻率曲線(64)
圖1-40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三種主要粒度機率累積曲線(65)
圖1-41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各層粒度機率累計曲線分布(66)
圖1-42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常量化學元素含量變化曲線(69)
圖1-43 方家溝遺址東壁剖面孢粉圖(72)
圖1-44 方家溝遺址人類活動的地貌部位(75)
圖1-45 方家溝遺址古地震遺蹟(76)
圖1-46 西施遺址第1地點、第2地點和東施遺址位置(78)
圖1-47 西施遺址地貌示意圖(79)
圖1-48 西施遺址第1地點剖面圖(79)
圖1-49 西施遺址第1地點採樣剖面圖(79)
圖1-50 西施遺址第1地點採樣分析結果(80)
圖1-51 西施遺址第1地點剖面的代表性粒度曲線圖(81)
圖1-52 西施遺址第1地點剖面孢粉圖(84)
圖1-53 西施遺址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曲線圖(86)
圖1-54 西施遺址剖面主要化學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