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街道。

2011年3月,湘雅醫院“紅樓”入選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它結合了西方先進的技術與中國傳統的裝飾手法,代表了中國建築與世界的融合。

湘雅醫院早期建築群是長沙市內現存近現代文物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 設計師:墨菲
  • 建  成:1917年底
  • 地理位置: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街道
歷史沿革,設計師簡介,

歷史沿革

長沙西牌樓。藏於今湖南省會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圈內一條3米來寬的凹凸不平的老街。雖是春天,兩旁老樹仍落盡葉子,周邊小店呈生意紅火狀。
據湘雅醫院檔案室提供的資料《湘雅百年》所述,1905年,受命而來的美國醫生愛德華·胡美,以每年142美元的租金,就是在西牌樓附近租下當時屬於挪威教會的一處舊房,開辦了雅禮醫院和雅禮學堂。
此前4年。1901年2月10日,耶魯職工俱樂部里的壁爐旁,1898級畢業生勞倫斯·德士敦、查理士·維克與學校的斯匹爾長老、校方負責人安森·斯托克斯一起逐條複審Yale-in-China(在華耶魯)的協會細則。兩位年輕人要申請學校對協會的資金支持。當時他們還興高采烈地從中國經典著作《論語》中的“子所雅言,詩書執禮”中挑出“雅”與“禮”來取代“耶魯”,正式命名為“雅禮協會”。
而最終在1905年選擇長沙興醫辦學,也是因為當時中國沿海一些大城市如南京、上海、天津、北京、廣州等已相繼有教會學校,但整個華中地區卻是空白。他們還看重的是,自湘軍崛起,湖南軍政要人大多不約而同投身洋務派,率先引進西方工業與科技文化,這種風氣被認為是辦學的優良土壤。
1913年,湖南省府主席譚延闓以省府名義與美國雅禮會合作成立醫學委員會,因湖南簡稱“湘”,雅可作美國雅禮會的簡稱,故以“湘雅”二字命名。據湘雅醫院檔案資料《耶魯在湖南》,譚延闓熱心支持雅禮,是因為此前一年醫院院長兼唯一的醫生胡美治好了他母親的大葉性肺炎。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1914年,留美歸國的醫學博士顏福慶更以雅禮醫院為依託,創建了湘雅醫學專門學校。
至此,雅禮的幾個實體,醫院、醫學院、學堂均已成立,而西牌樓擁擠不堪的校舍已無發展餘地。
當時長沙城北麻園嶺一帶有許多菜地、墳墓、臭水溝,但因是大片空地、相對安靜,被選作了新的醫院、醫學院、護士學校(1911年成立)和學堂(包括大學堂和中學堂)的校址,這片區域被統稱為雅禮大學。
1915年2月,雅禮醫院更名為湘雅醫院。10月18日擴建,當時的省府撥款20萬元,兩名美國雅禮會員捐款38.5萬美金,長沙本地人士捐款4.1萬元。聘請美國建築師墨菲(1877-1954年)設計醫院大樓,建成三層及附屬建築。新建的醫院有房屋300餘間,可容120張病床,是當時中國最漂亮、中南地區建築物中最好的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此後,多次興建的幾棟紅樓都模仿墨菲建築的格局,均為磚木結構的紅磚清水牆,歇山屋頂(正脊兩端到屋檐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頂),頂面以鋼筋混凝土緊固。在採用西方建築構圖的同時,通過局部點綴中國傳統式的小構件、紋樣、線腳等來體現中西結合。
1948年起任湘雅醫學院院長的凌敏猷在《從湘雅到湖南醫學院》一文中描述這座紅樓:金色琉璃瓦,紅白相間群牆,掩映在江南鬱鬱蒼蒼的綠色中。這座融合了東西方韻律的湘雅紅樓,猶如鑲嵌於古城中的一幅至美的畫。當年的老人這樣回憶:綿綿湘水繞城而過,船家由北沿江而上,看到湘雅醫院的這棟紅樓,便知是到了長沙。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2012年3月22日,湘雅醫院的紅樓很安靜,如今它仍在使用,除了門窗有些破損,外觀依然完好。室內有些地方在施工,工人說不是文物修復,只是正常的改裝。
文夕大火時,負責長沙城北區域的放火隊因醉酒而“誤事”,湘雅紅樓安然無恙
1935年,湘雅按原建築模式增建一棟門診大樓,仍是磚木結構的紅磚清水牆,仍是“紅樓”。
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失守,長沙一夜之間擠滿了難民。1939至1948年任湘雅醫學院院長的張孝騫在《湘雅醫學院的緣起和變遷》中描述那時情景:軍隊沿著鐵路線從南向北去支援各處戰場,而大量的傷病員也從北向南沿著鐵路線運往各處醫院。那時的湘雅醫院,人滿為患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只要還有走廊、過道,能擱下一張板床,也絕對會將他們收下。
1937年11月24日,日本飛機轟炸長沙火車站。醫院的外籍醫生聽見爆炸聲,馬上拿著星條旗上到大樓頂部去,他們希望美國的國旗能讓日軍飛行員不扔下炸彈。
這時,雅禮系列的幾個實體中,醫學院、中學都相繼出走,醫院卻死守長沙。因為凡是走不了的湖南人,還是需要醫院的照料。所以,兄弟單位先後都走了,醫院沒走。
到了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長沙城風聲鶴唳,火燒長沙的計畫已經在布置。11月12日晚上,醫院的一位醫生看見兩顆火紅的信號彈升上天空。據當時籌辦《長沙力報》的戴哲明撰文回憶,因為負責長沙城北區域的放火隊在三和酒家醉酒,天亮前才醒來,發現火光後匆忙分發器材四處放火。湘雅醫院一個叫格林的醫師跑到醫院東牆去看時,正值士兵要點火燒醫院後牆處的雜屋和住房(其實這些士兵奉有命令不許燒外國人的財產),他制止了士兵的行為,可街對面的商店樓房燒著了,大家跑去救火,才把火路斷開。也就在此時,傳來了制止放火併迅速滅火的緊急命令。事後統計,北區除中山路、蔡鍔路等燒得較慘外,湘雅醫院、中山堂、省黨部(現省總工會)都安然無恙。
1942年,日軍在退出長沙前一天,把湘雅付之一炬,因為設計時強調了防火性能,紅樓的骨架得以倖存
直到1941年9月,日本軍隊才最後進入長沙。日美尚未開戰,湘雅還可以夾在戰爭的縫隙中求得生存。不少中國人也懂得這個竅,削尖腦殼往醫院和雅禮圍牆內躲,在他們眼裡,這些紅樓成了救星。湘雅闢作了臨時難民營,一下就湧進了8000名難民。醫院在門口立起了一個標誌,表明這是美國財產。張孝騫在《國立湘雅醫學院西遷貴陽的情況》中追憶,一個日本兵追趕一名婦女,見她進了醫院,日本兵卻被一個美國大漢堵在那張小門前,他端著刺刀,抵住那美國人,卻不敢越這個雷池一步。
1941年秋,湘北再起大戰。這時局勢大變,美國已參戰。醫院最終遷移,計畫是沿著湘江往上遊走,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哪裡合適了就在哪裡安身。據《雅禮史話》所述,1942年元旦,日本軍隊攻入長沙,闖進雅禮一把火燒掉了一些房屋,不出5天又被中國軍隊趕出,但在他們退出長沙的頭一天,把雅禮的南北兩大院都付之一炬,還把四周的圍牆也推倒了一大半。湘雅的護士學校則毀於一顆炸彈。
日軍退出後,一位外籍醫生馬上騎腳踏車趕往長沙。醫院大樓在長沙本是一處標誌,老遠就可以看到,這時卻只剩一處被燒毀了的房屋的骨架,有的地方余火未熄。慶幸的是當初設計這個醫院時,強調了防火性能,所以大樓的骨架尚存。
1944年日本軍隊再次攻入長沙,並占領一年之久。這一次日本人倒是把雅禮和湘雅用作他們的司令部。
1946年,在抗戰結束一年後,醫院將原三層的病棟大樓修復並加高為四層,另在病棟樓西面加建一棟四層病室,與原建築相連,組成馬蹄形布局。1955年,在“民族形式加社會主義內容”的口號下,又加建病棟大樓,仍然與原有紅樓格調保持一致。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紅樓”的保護:出自國際建築大師之手,將西方先進的技術與中國傳統的裝飾手法結合在一起
雅禮協會的成立,源於當時美國青年的一種普世價值觀:為了人類的文明,去到天涯海角拓荒。
1949年後,長沙雅禮系列的各實體與美國雅禮協會中斷了聯繫。1979年,在“不干涉內政、不傳教、不妨礙與其它團體發展關係”的條件下,雙方恢複合作關係。
今天,雅禮中學和湘雅醫學院早已離開了麻園嶺的校區,惟有醫院繼續守候在那原是長沙城北墓地與臭水溝的湘雅“老區”。

設計師簡介

湘雅醫院是他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使用功能以耶魯大學為樣本
據中國藝術研究院殷力欣老師介紹,當時一些像墨菲這樣的建築師,與教會關係密切。教會機構的目的本來是在中國傳播西方文化,因此初期建築都是純西式。但後來他們發現建築上表現出基督教對中國文化的適應性,能更好地為中國人所接受,更有利於傳教、辦學。因此,墨菲融合中西的設計理念被他們所青睞。
1914年,墨菲通過耶魯的關係,獲聘為雅禮大學(當時醫院、醫學院都成了大學的附屬機構)新校園進行規劃設計。據司徒一凡《美國建築師墨菲與“中國古典復興”建築》一文所述,雅禮大學是墨菲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也是在長沙的惟一一個。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除採用中式大屋頂外,墨菲還用混凝土仿造中國的木斗拱和柱子,用鐵件製造中國的花格窗。牆身用紅磚砌築,而校園布局及建築的各種使用功能則是以耶魯大學為樣本。 
被認為找到了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和美國學院建築的結合點,“還不超預算”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雅禮大學的紅樓使墨菲積累了經驗、獲得了聲譽,他讓在華的教會學校看到,他能夠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與美國學院建築找到結合點,且又不超預算。於是,墨菲受到許多在華教會大學籌建機構青睞,此後,墨菲陸續規劃設計了福建協和大學(1919)、金陵女子大學(現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復旦大學(1920)、嶺南大學等建築。這些建築大部分現在仍在使用,並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優秀歷史建築,但也有一些被閒置或遭損毀。
墨菲早期的一些作品由於對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把握很粗糙,因而出現了一些“低級錯誤”,殷力欣指出其中的典型就是他設計的金陵女子大學,本來應該是柱頭上面加斗拱,他卻弄成了柱頭兩邊加斗拱。但那些輕挑的屋檐還是能讓人感覺出中國傳統建築的韻味,他的園林式布局也符合很多校園建築的氛圍,因而當時還是很受歡迎。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他曾構想將南京建設成一個真正中國化的首都,“灰色的城牆花多大的代價都要保留”
墨菲在中國的成就還引起了當時南京國民政府的注意。1928年10月,他被聘為南京城市規劃總建築顧問,主持制定了1929年南京的首都規劃。他構想將南京建設成一個真正中國化的首都,提出應該用“純中國建築風格來設計所有的新建築,灰色的城牆花多大的代價都要保留”,“因為這是中國的特徵,如果拆除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他建議在保留下來的明代城牆上開闢能行駛小汽車的“高架”環城大道,成為“風景路”,但這個建議後來未被採納。
1926年,墨菲為一家房地產公司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附近設計一個“中國村”
在墨菲的祖國美國也能看到他的“中國古典復興”式作品,1926年,墨菲為一家房地產公司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附近設計一個“中國村”。這些建築的屋頂為中國皇家風格的琉璃瓦,車庫等則有嶺南建築裝飾特徵,門樓的屋脊起翹屬閩南風格,圍牆上則有江南風格的漏窗。這些住宅於1927年春落成,至今仍在使用,並被列為當地的文化遺產。但也正如殷力欣所說,墨菲早期對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理解很皮毛,有時僅僅是拼湊和生拉硬扯。
長期以來,中國學界對墨菲的建築評價不是很高。殷力欣解釋,墨菲在中國的時代,正值清末民國中國人對自己傳統文化喪失信心的社會背景下,當時很多中國人設計的建築反而是嚮往西式的,並不推崇墨菲的理念。
中南大學湘雅紅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