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6日,中共溫州市委以溫委〔2006〕3號印發《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決定》。該《決定》分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重大戰略意義、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主要任務、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主要措施4部分19條。
主要任務是:實施文明素質提高工程;實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實施文化研究提煉工程;實施文化產業提速工程;實施文化陣地提質工程;實施文化人才提攜工程;建設教育強市;建設科技強市;建設衛生強市;建設體育強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溫州市委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決定
- 印發機關:中共溫州市委
- 文號:溫委〔2006〕3號
- 印發時間:2006年1月26日
基本信息,決定,重大戰略意義,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主要任務,主要措施,
基本信息
2006年1月26日,中共溫州市委印發《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決定》。
決定
中共溫州市委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決定
溫委〔2006〕3號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三個溫州”建設,促進溫州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現就加快建設文化大市,作出如下決定。
重大戰略意義
一、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重大戰略意義
1、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具體體現,建設先進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溫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僅為文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對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市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步伐。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建立科學的文化體制,創造豐富的文化產品,提供優良的文化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從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文化利益。
2、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是促進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當前國際和國內各地區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發展中的競爭從本質上講,是以科技力為核心的綜合實力的競爭,是人才與知識創新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軟實力”的競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在綜合實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重要因素。加快建設文化大市,就是順應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客觀趨勢,進一步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和實力,建設傳承溫州歷史文明、具有時代特徵、溫州特色的區域文化,並利用文化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不斷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
3、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是溫州“奮勇爭先、走在前列”,大力推進 “三個溫州” 建設的迫切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對浙江提出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浙江“走在前列”,溫州要“奮勇爭先”,就必須根據溫州的現實基礎、優勢特色和發展潛力,大力推進“三個溫州”建設。發展“活力溫州”,需要強化改革創新這個活力之本,激活溫州人這個活力之源,與時俱進地弘揚“敢為人先?民本和諧”的溫州“城市精神”,形成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提升“實力溫州”,其要義在於增強綜合實力,既包括硬實力,也包括軟實力,建設文化大市是提升“實力溫州”的題中之義;構建“和諧溫州”,必然要求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全面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整體推進。因此,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是溫州在新一輪區域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迫切需要。
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二、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4、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滿足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在加快全面建設富裕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列,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5、主要目標:從增強先進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務能力入手,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政策引導,重點實施“文明素質提高工程”、“文化作品提升工程”、“文化研究提煉工程”、“文化產業提速工程”、“文化陣地提質工程”、“文化人才提攜工程”等六大工程,加快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四個強市”建設。到2010年,初步形成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格局,構築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適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發展環境;把溫州建設成為文化基礎設施完備,文化專業人才集聚,文化體制完善,文化市場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創新能力突出,以甌越文化為特色、以濱海都市文化為亮點、以溫州人文精神為內涵,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主要發展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的文化大市。
主要任務
三、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主要任務
6、實施文明素質提高工程。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是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核心內容。今後五年文明素質提高工程的實施,以全體公民為對象,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提高公民綜合素質為主線,以新階段溫州城市形象、環境形象、文化形象、經濟形象和溫州人形象的建設為重點,著力增強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廣泛深入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誠信教育、禮儀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努力建設“信用溫州”。積極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的創建水平。深化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文化陣地建設和整治文化市場、整治社會風氣為主題的“雙建設、雙整治”活動。進一步開展創建學習型社會和節約型社會活動。廣泛開展以普及科學知識、普及法律知識為主要內容的“雙普”活動,弘揚科學精神,增強法制意識。積極組織廉政文化建設,努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社會風氣。大力開展“和馨行動”,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外來務工人員的良好風尚。開展多種形式的形勢政策教育,鼓舞人心,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7、實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創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是建設文化大市的重要環節和成果顯示。實施文化作品提升工程,就是通過扶持和推進文藝、社科、新聞類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生產、傳播,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文化大市品位。要著重扶持一批代表一流水平、反映時代特徵、具有全省全國影響的作品;建設一批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具有良好社會效益、市場發展潛質和積極導向作用的文化活動項目;挖掘一批深受基層民眾歡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務項目;生產一批反映溫州地域特色和溫州人文精神、具有傳承和創新意義的文化藝術作品;完成一批圍繞中心和大局、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具有突出貢獻的文化研究課題。不斷健全和完善推動文化創新、多出精品的人才、資金、立項、策劃、管理、考核與獎懲等長效機制,逐步形成有利於推動文化精品創作生產的工作體系。通過五年的努力,創作不少於15項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各類文化精品,努力打造若干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文化品牌。
8、實施文化研究提煉工程。文化研究提煉工程包括溫州文化研究和溫州文化保護兩大部分。溫州文化研究,重點是“溫州歷史文化研究”和“溫州當代發展研究”。具體工作要圍繞溫州當代發展問題研究、溫州歷史文化專題研究、溫州人研究、溫州歷史文獻整理四大板塊開展系統研究,特別是深化“溫州學”研究,形成一批有一定學術影響和社會效益的研究成果。到2010年完成大部分研究計畫和成果,四大板塊分別出版系列叢書,推動研究基地建設,形成可持續的研究平台。積極發揮社科聯、社科院、溫州大學、市委黨校等強校名院優勢,發揮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進研究工作。要積極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把更多的研究課題納入全省“文化研究工程”,進一步擴大溫州文化研究工作的影響。注重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咨政育人、傳承文明、指導未來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為國內外一切關心溫州發展的人們提供解讀溫州的文化視窗。
溫州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藝術,是建設文化大市的寶貴資源。實施文化研究提煉工程,要十分注重溫州歷史文化遺產和民族民間藝術的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示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博物館建設等工作,構建比較完備的不可移動文物與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體系,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富有溫州地域特色的博物館網路。到2010年,力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12處以上,省級達80處左右,縣(市、區)級達600處以上,全市各級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總數達25處左右,基本實現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網路化,使溫州成為整體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文物大市。通過普查、規劃、搶救、傳承和利用等工作,構建民族民間藝術資源保護體系、展示體系、產業運作體系、制度保護體系、宣傳推廣體系,做大一批民族民間藝術品牌活動項目,建設一批民族民間藝術館,培育一批民族民間藝術經典旅遊景區,發展一批民族民間藝術生態保護區,建立一批民族民間藝術產業基地。
9、實施文化產業提速工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民眾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溫州地域文化資源和非公有制經濟優勢,打造一批具有較強活力、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產業主體,培育一批具有溫州文化特色和個性的產業群,創建一批文化產品專業市場和文化產業要素市場,發展一批規模大、結構佳、效益好的民營龍頭文化企業、品牌文化企業,鼓勵支持一批高新技術文化企業,形成導向正確、產品豐富、要素完備、管理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加大對報刊、廣電事業和網路影視業、演藝業、印刷業、會展業、藝術品經營業、文化旅遊業、文體用品製造業等重點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現代文化物流業、數位電視業、網路遊戲業等高新技術文化產業。到2010年,使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增加值的比例達到7%,形成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文化企業30家,產值超億元8家,構建以中心城區為主幹、覆蓋全市的文化產業發展網路,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加強各類文化傳播媒體建設,是發展文化產業,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環節。重點加強報紙、期刊、廣播、電視、電影、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網際網路等文化傳播媒體的建設和發展。通過5年努力,打造全省領先的對外宣傳平台、文化普及平台、文化精品展示平台、文化產品交流平台,擴大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加強文化傳播主體建設,實施集約化、品牌化戰略,不斷培育壯大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廣播電視總台,積極籌建溫州出版社。加強文化傳播渠道建設,進一步辦好縣(市)廣播電視台,提高農村廣播電視入戶工程建設水平,力爭全市行政村及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有線廣播電視村村通,努力建設比較完善的覆蓋城鄉的文化傳播網路。大力加強文化傳播手段建設,推進數位化傳播,發展線上傳播,加大重點新聞網站扶持力度,構建網際網路新聞宣傳和網路信息服務體系。
10、實施文化陣地提質工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陣地,是文化大市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既要加快文化陣地建設步伐,更要努力提高文化陣地質量和內涵。要進一步豐富和充分發揮現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檔案館以及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的功能和作用,繼續建設一批現代化文化設施,尤其是要加快溫州大劇院建設步伐。以加強縣及縣以下特別是農村、社區公益性文化陣地的建設為重點,形成比較完備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縣(市、區)要搞好文化設施的布局調整,重點抓好圖書館、文化館、影劇院、青少年活動中心“兩館一院一中心”的規範化建設,建好一批民眾性、大眾化、綜合型的文化場所。鄉鎮(街道)要以“東海明珠金海岸”文化工程建設為載體,大力加強以鄉鎮(街道)文化站為中心的鄉鎮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積極培育一批文化示範村和文化示範社區,基本建成覆蓋城市大部分社區和村的基層工作網路和基礎文化設施。大力推進文化下鄉,逐步做到經常化、制度化。到2010年爭取多數的縣(市、區)成為省級以上文化先進縣,60%的鄉鎮(街道)建成省東海文化明珠和市金海岸文化明珠,城鄉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1000平方米。
11、實施文化人才提攜工程。大力培育和造就高素質文化人才,是建設文化大市的重要保證。組織實施文化人才提攜工程,重點要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一批深受民眾喜愛的記者、編輯、主持人,一批高藝術水平的編劇、作家、藝術家,一批既懂宣傳文化發展規律、又懂市場運作規律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爭取用5年時間,全市選拔和培養100名左右理論、新聞出版、文藝和文化經營管理“四個一批”優秀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制定和實施文化人才培養計畫,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建立和完善人才選拔機制,規範人才選拔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機制,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觀念,採取簽約、項目合作、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建立人才信息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和分配激勵機制,設立“溫州文化藝術功臣獎”,調動和發揮各方面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人文、生活、政策、法律環境,為我市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更好的條件。
12、建設教育強市。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發展優質教育,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鞏固發展基礎教育,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從學前到高中階段的十五年教育,到2010年,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入學率達100%,3―5周歲幼兒入園率和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5%以上。解決好“三殘”兒童少年、流動人口子女、家庭貧困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教育。積極推進0―2周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努力實施“百萬農民培訓工程”和“百萬職工雙證制培訓工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推行就業準入制度,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促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提高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積極引進國內外名牌高校,大力支持溫州大學、溫州醫學院等高校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以上。積極開展社區成人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開放式的終身教育網路,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達12年,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年以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切實加大教育投入。放寬準入條件,繼續鼓勵支持民間資金和國(境)外資金進入教育事業領域。著眼於實現教育公平,統籌城鄉教育發展,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加大對農村及欠發達地區教育的扶持力度,安排專項資金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和標準化學校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農村辦學水平,促進城鄉和區域之間教育的均衡、優質、協調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建立和完善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開展教育國際交流,加大教育對外開放交流力度,鼓勵學校借鑑和引進國外先進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和實踐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謀求教育的內涵發展。構建具有溫州特點、充滿時代活力的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知識和人才的需求,努力實現教育強市的宏偉目標。
13、建設科技強市。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大市建設。把加強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的中心環節,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高校科技創新功能和創新動力。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強跨部門、跨地區、跨單位的產學研聯盟和創新平台建設。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農業農村、生態市建設、科技興海、社會發展、現代服務業、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等方面的科技創新,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和項目,力爭在一些重大關鍵、共性技術與優勢產業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實施智慧財產權標準化戰略,增強全社會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宣傳與普及,大力培養引進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市場導向、政府扶持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扶持發展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50家、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1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50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努力把溫州建設成為科技綜合實力、區域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居於全省前列,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傳統產業得到全面改造,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創新創業環境優越,公眾科學素養較高的科技強市。
14、建設衛生強市。重點實施“四項工程”,推進衛生強市建設。實施“健康工程”。完善以縣為主,縣、鄉鎮、行政村分級負責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和服務網路,在每個鄉鎮至少應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衛生院。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專業服務相結合的要求,設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實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努力使全市農民享受到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加快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擴大覆蓋面,提高受益率,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免費提供兩年一次的健康體檢。堅持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大力發展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在全市城鄉建成服務網路健全、服務功能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具有溫州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實施“公共衛生建設工程”。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監督執法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預警、監測和報告信息網路體系,架構起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機制健全、運行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衛生體系。實施“科教興衛工程”。貫徹人才強市、科技強市戰略,大力實施“151”、“551”工程,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和衛生事業發展要求的醫療衛生科技創新體系、科教管理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戰略,加快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不斷增強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中的地位和作用。 實施“強院工程”。以醫療機構設定規劃為依據,以存量資源調整和內涵發展為主線,在控制城市規模總量的前提下,做精做強一部分代表區域醫療水平的現代化醫療機構,形成以三級甲等醫院為龍頭,三級乙等、二級甲等醫院為骨幹,專科醫院門類齊全的現代化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覆蓋面,轉變運作模式,加快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健康保障體系。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積極創建衛生強縣(市、區)。到2010年,努力使我市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85%以上,公共衛生綜合服務覆蓋率和飲用安全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80%,基本形成與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相同步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反應性明顯提高,衛生資源的配置科學合理,衛生服務績效水平顯著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衛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前列的衛生強市。
15、建設體育強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的要求,以“小康健身工程”為抓手,加快民眾體育組織網路和多層次健身設施建設。發揮體育社團組織作用,建立政府與社團有機結合的基層民眾體育管理體制。培養民眾現代健身意識,完善民眾體育激勵機制,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提高全市人民的身體素質。加快競技體育發展,適度擴大競技體育規模,優先發展國家奧運優勢項目和溫州優勢項目,形成項目的群體優勢和梯隊優勢,提高全面參與競爭的綜合實力。扶持體育產業發展,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法興辦體育產業,積極探索體育產業社會化、集團化的新路子,大力拓展體育競賽業、體育經紀業,有效地擴大對體育無形資產的開發。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政策研究和市場調研,制定促進產業發展的巨觀政策、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體育市場的管理制度,加大對體育市場的監管,實現管理和服務的雙重功能。到2010年,使全市體育人口達到45%以上,國民體質合格率達85%,人均體育活動面積1平方米,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民眾體育綜合指標在全省領先,競技體育競爭力居於全省前列,體育產業發達,體育科教水平先進,體育場地設施完備的體育強市。
主要措施
四、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主要措施
16、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建設文化大市,關鍵在加強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關於加快文化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自覺把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文化建設,把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位,列入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考核內容。人大要加強對推進文化大市建設的法律監督工作。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實施文化大市建設各項工作進行具體指導、管理和落實有關任務。政協要充分發揮聯繫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和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能作用,積極參與文化大市建設。黨委宣傳部門要在加快建設文化大市中充分發揮指導協調作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和民眾性文化團體要積極組織開展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
結合研究制定“十一五”規劃,進一步制定完善文化發展規劃和教育強市、科技強市、衛生強市、體育強市規劃,制定完善“六大工程”實施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各自的文化發展規劃,確定一批重點文化建設項目。要研究建立文化大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文化產業統計制度,加強對文化發展的考核與評價。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發揮新聞媒體優勢,引導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為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營造濃厚氛圍。
17、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組織實施《溫州市文化體制改革總體實施方案》,在切實抓好三大類試點單位改革的基礎上,逐步擴大改革範圍,拓展改革內容,由點到面、分期分批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一步轉變職能、理順關係、依法管理,實現由文化經營者向文化管理者轉變,由微觀管理向巨觀管理轉變,逐步建立起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管理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增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能力,形成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良性運行機制。宣傳文化事業單位要建立宣傳業務與經營業務相對獨立的組織結構,進一步抓好宣傳,搞活經營。對意識形態屬性不強的經營性事業單位要轉制為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藝術表演團體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樹立精品意識,完善運行機制,逐步建立起既符合藝術規律又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劇團管理目標考核責任制。經營性文化企業要面向市場,進行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鼓勵引進人才和資金,培育、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規範市場準入,最佳化發展環境,大力發展民營文化企業。加強對行業組織的指導,充分發揮藝術社會團體、行業協會作用,制定行業規範,實行行業自律,逐步形成和完善文化藝術行業管理體系。
18、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支持文化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各級財政每年文化事業經常性投入增長幅度應不低於經常性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十一五”期間,市財政在原有基礎上,每年增撥1000萬元,用於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六大工程。制定和完善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財政、稅收、土地、投融資、人才等配套政策。根據溫州民間資金充裕、投資活躍的優勢,進一步研究落實鼓勵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為民營文化企業提供良好的創業和發展環境。根據溫州民間資金寬裕、投資靈活的優勢,進一步研究鼓勵民營企業文化發展的具體政策,為民營企業文化提供良好的創業和發展環境。為加強對社會事業發展項目的統一合理布局,今後全市基礎設施和各類開發建設的規劃建設會審,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局和廣電總台等單位的人員應參加,並尊重和聽取他們的意見,做到在開發建設中統籌安排社會事業發展項目。
19、加強巨觀管理。充分認識加快建設文化大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把握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保證文化大市建設的正確方向。始終掌握黨對文化重大事項的決策權,對宣傳業務的審核權,對主要領導幹部的任免權,對國有文化資產配置的控制權。積極應對網路和數位化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加強對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等新興文化陣地的管理,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切實加強對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巨觀管理和行業監管,確保社會事業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加大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有效保護智慧財產權,淨化文化市場環境,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繁榮和諧的社會文化氛圍。
中共溫州市委
2006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