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15年12月3日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六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 審議機構: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六屆委員會
  • 審議時間:2015年12月3日
  • 發布時間:2015年12月16日
背景介紹,檔案內容,

背景介紹

中共海南省委六屆九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討論了“十三五”時期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就制定“十三五”規劃提出以下建議。

檔案內容

一、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和指導思想
(一)“十二五”時期海南發展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海南“十二五”時期走過的歷程很不平凡,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兩次超強颱風正面襲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為主線,以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為總抓手,萬眾一心,埋頭苦幹,開拓進取,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邁上一個大台階,國際旅遊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打下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堅實基礎。
五年來,全省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預計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37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776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400億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9%、71%、135%和155%;產業結構明顯最佳化,以冬季瓜菜為品牌的熱帶特色現代農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以海南生態軟體園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加速興起,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成為我省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主導產業,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22.7∶23.7∶53.6。
五年來,全省人民民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預計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0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3%、96%。全省財政對民生投入保持總支出的7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拉平,省直和市縣公務員工資拉平,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33%,醫保、養保、低保均實現全省統籌和覆蓋,標準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貧困人口減少36.3萬。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明顯增加,職業教育免費註冊上學,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等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五年來,全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意義深遠的骨幹工程圓滿收官或加快建設:全球唯一的環島高鐵通車,形成“環島三小時交通圈”,“四方五港”建設布局基本形成,東方電廠二期、西南部電廠、昌江核電併網發電,電網主網架基本建成,全省缺電狀況得到基本解決;鳳凰機場三期改擴建、博鰲機場建設、“田字型”高速公路建設、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瓊中抽水蓄能電站、紅嶺灌區水利工程大大加快。一批利長遠、打基礎的重大項目順利開工,鋪前大橋、跨海聯網二回工程、文昌至瓊海和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美蘭機場二期擴建、南渡江引水工程等拉開了大建設的序幕。
五年來,全省改革開放有力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成為全國試點,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初顯成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和文化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授權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的島礁及其海域,常態化管控聯合執法機制有效建立,政權建設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大大加強,海南扛起南海維權維穩和保護開發的國家擔當,得到中央充分肯定。三亞撤鎮設區、儋州升格為地級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獲批並加速建設。博鰲亞洲論壇影響力顯著提升。離島免稅購物、落地免簽等國際旅遊島政策效應不斷放大。海口、三亞列為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海南正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五年來,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修訂保護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規,立法保護全國最大的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區。取消中部山區生態核心區GDP考核。在全國率先實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綠化寶島大行動”造林15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大氣、水體、近海海域質量持續優良,城鎮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8.9%。建成一批特色風情小鎮和文明生態村。生態環境持續保持全國一流。
五年來,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取得重要成果,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全面落實,反腐敗鬥爭保持高壓態勢,整治“庸懶散奢貪”“不幹事不擔事”深得民心,黨風政風明顯好轉,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安定有序,百姓安居樂業,善行義舉層出不窮,“樂東之變”的“三嚴三實”經驗在全國產生影響。鸚哥嶺青年團隊樹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標桿。全省“打違”大見成效。
所有這些成就表明,“十二五”時期的五年,是海南經濟發展又好又快、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的五年,是海南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百姓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是海南生態品牌擦得最亮、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最大的五年,是海南政治生態好、風氣正、幹勁足的五年。一個生機勃勃、和諧穩定的海南,一個綠意盎然、充滿魅力的海南,一個開放包容、大有希望的海南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二)“十三五”時期海南發展面臨的形勢。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區域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呈現速度變化、結構最佳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孕育著巨大發展潛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將激發持續發展動力,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省內看,海南區位、氣候、資源獨特,後發優勢明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海洋強國戰略、加快三沙建設等是我省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重點領域改革將釋放出更多紅利,“網際網路+”、海洋經濟、新型城鎮化等新的增長動力將拓展更大發展新空間。同時,海南仍屬欠發達省份,經濟基礎薄弱,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市場發育不充分,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依然存在;對外開放力度、社會文明程度與國際旅遊島要求不相適應;社會治理能力和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專業型、領軍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綜合環境質量難度加大。
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全省上下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精準發力,攻堅克難,補長短板,全面完成“十三五”確定的宏偉目標。
(三)“十三五”時期海南發展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為總抓手,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重大機遇,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特區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做優做強特色實體經濟,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必須牢牢把握海南欠發達的基本省情,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適應新常態,保持中高速增長。實施“多規合一”,城鄉統籌,陸海統籌,軍民融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攻堅,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增創國際旅遊島發展新優勢。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將海南建設成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
堅持生態立省。必須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海南的最大本錢,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嚴守生態紅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立足於建設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園,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標準和質量,共享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成果。
堅持依法治省。必須把強化社會治理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海南,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軌道。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確保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海南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馳而不息地抓好作風建設,健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二、“十三五”時期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今後五年,海南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以下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確保47.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個國定貧困縣全部摘帽,300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
——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高。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螢幕障基本形成。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以上,大氣、水體和近海海域等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在國家下達的計畫目標之內。
——社會治理管理能力大幅提高。強化社會治理成效顯著,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三、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海南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實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建立健全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使海南成為全國矚目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優選之地。
(一)紮實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實施《海南省總體規劃》,堅持“一張藍圖乾到底”。明確主體功能分區,明確十二個重點產業、六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五網”、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和千個美麗鄉村的統籌布局,劃定生態環境、基本農田等管控紅線,限定開發建設邊界,合理確定土地、岸線、島礁、海域、江河湖泊、地下資源等核心資源的開發時序、規模和強度。
建立健全實施“多規合一”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獨立、高效、權威的規劃管理機構,建設“多規合一”信息數位化管理平台。發揮好《海南省總體規劃》對各部門規劃、各市縣規劃的管控、約束和指導作用。完善省與市縣規劃分級管理體制,全面提升規劃管控能力。適時出台“多規合一”改革的相關法規。完善規劃實施監督、嚴格執法、責任追究、信息公開等制度。加強土地、海域、財稅、投融資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政策創新。形成與“多規合一”相配套的制度保障體系。
(二)強力推進新一輪農墾改革。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通過引入資金、技術、管理等方式推進資源資產整合、產業最佳化升級,建設熱帶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園區、大企業、大產業,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把農墾打造成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國家熱帶特色農業示範區。建立符合農墾特點、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推進國有農場生產經營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用兩年時間,把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積極開展農場農用地使用清理規範行動。實施“八八”戰略,重點發展天然橡膠、熱帶水果、熱帶作物、草畜養殖、南繁育制種、旅遊健康地產、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等“八大產業”,加快建設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等“八大園區”。使墾區職工民眾生活有明顯改善。
(三)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最大限度減少和制約行政審批自由裁量權,規範權力運行,建立健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整合規範前置審批,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編制監管清單,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減少審批申報材料和縮短審批時限,全省實施網際網路申報和全流程陽光審批,使用“一張審批網”實現全省四級全覆蓋。提供跨部門“一站式”線上辦事服務。建成電子證照庫,探索異地受理、全省通辦。試行“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代替單個項目評估評審”、企業“承諾公示制”、多部門“聯合驗收機制”、“一個視窗”服務模式、項目“非禁即入”、項目退出機制等措施,實現重點園區項目審批明顯提速。
(四)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落實司法責任制職責清單制度。重點推進主審法官、合議庭、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改革,落實主審法官、檢察官的辦案權責。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推進基層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懲戒制度,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建立法官、檢察官員額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建立司法雇員制。建立健全法官、檢察官及司法輔助人員職業保障制度。加快推進省以下法院、檢察院的人財物省級統一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區矯正制度。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五)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到戶登記頒證工作,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到戶登記頒證工作。健全耕地保護和補償制度。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深化農村金融綜合改革,健全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的制度,促進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與水平。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推進文昌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推進供銷社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
(六)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科學合理劃分省與市縣事權和支出責任,逐步消除省與市縣間共享稅種分成比例的差異。將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範圍擴大到所有市縣。整合統籌專項資金,集中財力支持扶貧開發、重點產業、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競爭性領域財政資金投入方式轉變,減少無償補助。創新我省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確保債務風險可控。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開展消費稅改革試點。鞏固和完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工資統發、會計集中核算等制度。深入推進社會保險基金制度改革,防範系統性財政支出風險。
(七)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積極順應和把握消費升級大趨勢,推動消費升級和有效投資、擴大出口的良性互動,實現潛在需求向現實增長動力的有效轉換。積極吸引外來消費,挖掘和拓展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潛力和空間,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供給新動力。把投資重點放在補短板上,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設施農業、公共服務和生產性服務業等薄弱環節的投資,切實提高投資效益。努力擴大特色產品出口,增強對外市場競爭優勢。
(八)增強企業的創造力和競爭力。推動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鼓勵國有企業開展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提高資本運營效益。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對國有企業實行分類考核。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加快對民企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降低民營企業成本,最佳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九)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促進科技成果市場化、資本化、產業化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任務,推進科技體制創新,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實施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用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引進國內外高水平科研機構在海南建設研發基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努力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因詞條內容字數限制 ,餘下內容見參考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