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是抗日戰爭時期,以餘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 地理位置:橫坎頭村
  • 景點級別: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創建時間:1943年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紀念館
抗日戰爭時期,以餘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著名的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根據地領導機關——中共浙東區委位於梁弄鎮南3公里的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橫坎頭村。現在浙東區黨委舊址是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3月,由寧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寧波首批中國小德育教育基地。1995年3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確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創建和發展浙東抗日根據地,加強對浙東人民抗日鬥爭的領導。1942年7月,中共浙東區委在慈北宓家埭成立後,區黨委適時提出“堅持三北,開闢四明”的方針,開始進軍四明山區。1943年4月23日梁弄解放後,浙東區黨委和三北游擊司令部進駐梁弄橫坎頭村。從此,梁弄成為浙東抗日根據地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浙東抗日根據地建立和鞏固的過程中,浙東區黨委領導浙東廣大軍民,與日偽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輝煌戰績,部隊從900餘人發展壯大到10000餘人,為抗日戰爭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成為全國十九塊革命根據地之一。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為清末木結構民居。正樓七間,左右翼樓與正樓以檐廊通連,各為二開間,中間為鵝卵石鋪砌的庭院,四周圍以高牆,並築有高大的馬頭風火山牆。門窗風格較為獨特,除花格門窗外,還有圖案寓意吉祥、充滿生活情趣的石窗。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東區委機關設於此,堪稱以梁弄為中心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心臟”。
南翼樓西面為大門,進口處豎立著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中國共產黨浙東區委員會舊址”草書大理石碑,字型古樸莊重。檐下懸掛原公安部長王芳手書的“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匾額。館內共展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浙東革命根據地有關黨的建設、政權建設、武裝鬥爭、統一戰線等七方面內容,共陳列歷史照片162幅,圖表39張,各類革命文物261件,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浙東革命鬥爭的歷史。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既洋溢著清代浙東民居建築的濃厚特色,更因其陳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以及蘊含的革命內涵而成為:詮釋那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擊敵偽頑鬥爭歲月的“紀念碑”。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西北50米處有一幢清末民宅,系浙東革命根據地的金融機構浙東銀行和新聞機構新浙東報社舊址。反抗經濟封鎖促進根據地經濟的抗幣和激勵廣大軍民投入到革命事業來的新浙東報都出自這兒。現在,大門牆內尚存當年繪製的象徵革命政權的大紅五星一個。出浙東銀行和新浙東報社往東10米處的一幢兩層樓房曾經是根據地領導人譚啟龍和何克希的住處。在中共浙東區委西南80米處的一幢清末民宅則為浙東革命抗日民主政權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新四軍教導大隊舊大隊舊址的牆壁上尚存當年由戰土們繪製的反映革命生活和志向的七幅漫畫。在離橫坎頭村的一公里的宣家塔村有魯迅學院浙東分院。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及其周圍的浙東銀行舊址、新浙東報舊址、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教導大隊舊址、譚、何住處、浙東魯迅學院舊址等革命舊址構成了一個以區黨委舊址為核心的包括浙東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金融、新聞各方面情況的浙東革命史跡網,完整的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浙東革命根據地在政治、軍事、文化及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歷史足跡。
上世紀70年代,餘姚有關部門在舊址建立了“四明山革命紀念館”,後更名為“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紀念館陳列已經過多次更新,並對館舍、場地及附屬設施進行了擴建。每年的清明時節及五一、七一期間大批的瞻仰者紛至沓來,緬懷英烈的偉績,開展思想教育和革命歷史教育。已累計接待參觀民眾達25萬人次。成為浙東地區乃至整個浙江省最為重要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場所之一。
餘姚市十分重視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歷年來已投入近80萬元用以舊址的整修和紀念館陳列設施的改善,充分利用基地本身的政治優勢,積極促進基地功能的有效發揮。每年伊始,紀念館都會向鄰近縣(市)發放聯繫函,邀請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大中國小師生來紀念館參觀遊覽,發揮紀念館在“紅色旅遊”、黨團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