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桐廬縣委黨校

位於美麗的富春江畔的中共桐廬縣委黨校,其前身是建於1949年10月的中共桐廬縣委幹部培訓班,1952年10月更名為中共桐廬縣委幹部學校,1961年9月正式改稱為中共桐廬縣委黨校,2004年幹部教育資源大整合,與縣行政學校、桐廬電大、教師進修學校、衛生進修學校和培訓中心合併,明確整合後的黨校是全縣“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和成人繼續高等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桐廬縣委黨校
  • 機構類別:縣委黨校
  • 機構地點:桐廬縣
  • 成立時間:1949年10月
發展歷程,學校建設,領導班子,學校地址,教學設施,教職工,08年教學成果,09年教學成果,10年教學成果,

發展歷程

學校從小到大,辦學條件和規模日益改善和擴大,實行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的多元辦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桐廬縣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近三年來舉辦各類主體班培訓38期,培訓幹部3495人,理論宣講389場次,受教育幹部民眾達31200多人次,部門班和各類社會培訓如大學生SYB創業培訓、失地失業人員SYB創業培訓、“陽光工程”培訓、外省務工人員技能培訓等培訓429期,培訓各類人員38063人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下得去、拿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套用型人才,為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建設

領導班子

學校實行“六塊牌子,一套班子,統一管理”。

學校地址

2005年春學校搬遷到城南街道白雲源路508號,新校園占地104畝,總建築面積18252平方米,投資5200萬。

教學設施

辦公樓、教學樓、宿舍、餐廳、機房、多媒體教室、閱覽室、遠程教育衛星接收設備、教學專用網等一應俱全,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學校擁有24個多媒體教室,有3個計算機教室、1個階梯教室、1個多功能會議室、1個視頻室和1個可容納近260人的多媒體報告廳,有水泥籃球場2個,1000平方米體育館一個,300米跑道的運動場一個。校園網一個,幹部學習新幹線網路學習平台一個。

教職工

現有教職員工7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研究生學位的11人。

08年教學成果

2008年在國家、省、市、縣報刊雜誌公開發表課題、論文、報導、簡訊等文章110餘篇。選送省級課題(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規劃課題)一個,已批准立項並如期完成,《外來人口管理與和諧社會構建》獲全省黨校系統優秀調研成果評獎論文優秀獎;選送市級課題6個,已批准立項6個,實際完成6個,其中《創業富民與相知政府職能的思考》獲杭州市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論文二等獎,《整合幹部教育資源,構建大培訓格局》、《發展綠色消費,提高生活品質》獲杭州市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論文三等獎,選送的6篇杭州市成人教育論文獲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二個,另外發表在省級以上報刊雜誌的文章有10篇,市級以上的有30多篇。

09年教學成果

2009年共完成省級課題3項,縣級課題一項;特別是與縣紀檢委聯合搞了7個課題、與縣發改局合作了3個課題;其中市委黨校理論研討會入會文章10篇,3篇獲三等獎;省委黨校優秀調研文章評選7篇;全年省市教育系列各類論文總計67篇;兩篇縣情信息得到縣委書記的批示。

10年教學成果

2010年,完成省級課題1項(《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推進中國小教育改革》),市級課題3項(《桐廬縣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初探》、《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的長效制度》、《激勵機制與民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途徑研究》),縣級課題4項(《基於SWOT分析下的桐廬現代服務業發展及對策建議》等),完成縣委組織部調研課題1個、縣委宣傳部調研課題2個、縣政協調研課題1個。市委黨校理論研討會入會文章7篇,(《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若干思考》)2篇獲三等獎;省委黨校優秀調研文章評選4篇、專題研討會入選文章2篇。、整合主體班次教學成果,出版《幹部培訓與調研》專刊2期,編撰《工業經濟高級研討班專刊》、《第十六期中青班專刊》,印發600冊。
回顧過去,我們滿懷激情,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在上級黨校和縣委、縣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領導、支持下,中共桐廬縣委黨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將以更大的熱忱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學校品位,為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充分發揮培訓輪訓桐廬縣領導幹部的主渠道作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用,黨的理論創新的生力軍和縣委縣份府決策的思想庫作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積極推動作用,促進領導幹部加強黨性鍛鍊的熔爐作用,為桐廬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