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惠州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史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中發〔2010〕10號)和《中共廣東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史工作的意見》(粵發〔2008〕6號)精神,科學發展黨史事業,充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市黨史工作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史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惠州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史工作的實施意見
  • 中發:〔2010〕10號
  • 粵發:〔2008〕6號
  • 主管機關:中共惠州市委
一、進一步認識黨史工作的重要性
黨史工作是黨的全局工作,特別是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史鑑今、資政育人是其主要任務。做好新時期黨史工作,對運用黨的歷史經驗和總結黨的新鮮經驗,提高黨治國理政水平,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對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市是全省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黨的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認識黨史工作的重要性,採取切實措施推動黨史工作科學發展。
二、進一步明確新時期黨史工作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黨性第一、服務大局,科學總結經驗、深刻揭示規律、全面闡明歷史、有效教育人民,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服務,為培育“四有”新人服務。
目標任務:編制和實施《惠州市黨史工作規劃》,以社會主義時期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史工作為重點,全面做好黨史研究、黨史資料徵集和編纂、黨史資政、黨史宣傳、黨史學習教育、黨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紀念、黨史遺址普查和管理保護、黨史資源綜合利用和轉化等工作,拓展黨史工作領域,創新黨史工作方式,擴大黨史工作的影響力、感召力,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可靠、業務過硬的高素質黨史工作隊伍。
三、全面推動黨史工作科學發展
(一)繼續深化征研工作,著力夯實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基礎。
黨的歷史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要廣泛收集、悉心整理、認真研究、全面展現,最大程度地使地方黨史得到準確記載、正確評判和妥善保存,為黨史的現實運用和轉化,以史鑑今、資政育人,提供正確的、基礎的素材和資源。
1、抓緊黨史資料征編,妥善保存黨的歷史
繼續徵集、整理和保護黨在惠州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建立文物檔案,編輯出版《中國共產黨惠州執政實錄》。
抓緊開展口述歷史資料的採訪、整理、出版工作,啟動徵集各級領導人和黨史名人在惠的有關實物、日記、檔案、手稿、照片和錄像等黨史資料和文物。
設立集徵集、保管、展示、研究、利用為一體的中國共產黨惠州歷史資料館(黨史館),運用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保存、展示和研究黨史。
開辦黨史網,將惠州黨史史料全部上網,提高黨史資料和文物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創辦特色鮮明的黨史信息服務平台,讓黨史在網際網路上永久保存和共享。
2、深化黨史研究,正確反映黨的歷史
加強黨在惠州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實踐及其經驗教訓的專題研究,開展重要會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研究,把總結歷史經驗與解決現實問題結合起來,多出圍繞中心、服務現實的精品力作。
在建黨90周年前,完成市、縣(區)地方黨史第二卷(新中國成立至惠州建市前)的編纂出版工作;積極啟動地方黨史第三卷(惠州建市至今)的編寫工作。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編纂出版當地黨史,不斷充實我市已有的市縣鎮村四級地方黨史框架。
承接上級重大研究課題,開展多方向、多層次的學術交流,進行地區間、黨際間和不同時期間的斷代研究和比較研究。創新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倡和鼓勵原創性研究,依據本地實際、結合全黨視野,力爭取得黨史學術成果的新突破。
開展黨史工作模式和研究方法的研究。深入分析惠州乃至全國黨史工作的創立、壯大和發展,對黨史工作進行系統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促進黨史事業的科學發展。
3、理論創新,以史鑑今,開展資政諮詢
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結合黨史資源和地方實際開展深入研究,為市、縣兩級黨委、政府提供專題研究報告,形成富於歷史厚重感的理論思考。立足當地,胸懷全局,運用史料,結合現實,為黨的事業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思考。
將黨史研究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的重要內容,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成為思想理論戰線一支重要力量,積極為黨的理論創新做出貢獻。
(二)不斷創新宣教模式,努力開拓黨史資政育人的嶄新局面
運用黨史和黨史征研的最新成果,大力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
1、組織黨史學習教育,端正黨史認識,堅定對黨信念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全黨學習黨史的精神,把黨史宣傳教育納入黨的工作的總體規劃,廣泛深入持久系統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民眾的思想政治素質。
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要定期學習黨史。要在各級黨校、團校開設黨史課程,把黨史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將黨史列為黨員、團員和幹部學習、培訓、教育的基本素材。積極分子加入黨、團組織前,要參加包括黨史知識在內的黨的基本知識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吸納和提拔。
創新學習教育模式,運用報告會、現場會、圖片展、影視展和徵文、歌詠、書畫、讀書比賽及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等多種形式推動黨史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軍營、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
規範和推進黨史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實驗基地的設立掛牌及其活動的開展。深入開展“紅詩日、紅片周、紅書月、紅歌季、紅史年”等“紅”字系列活動,深化以“紅九小”(紅色小記者、小作家、小演員、小科學家、小攝影家、小書畫家、小演講家、小輔導員、小志願者)為代表的“紅色育人工程”,不斷擦亮我市黨史教育的“全國金牌”。
2、擴大黨史宣傳,普及黨史知識,展示黨的形象
堅持黨史宣傳的正確方向,正確把握和處理宣傳口徑、文藝創作、研究成果和歷史真實之間的關係。增強黨史宣傳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權威性,防止片面性和庸俗化,堅決制止歪曲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有力駁斥敵對勢力對黨的歷史的污衊和攻擊。
區分黨員幹部、人民民眾、青少年學生和黨外人士、宗教信眾等不同社會群體,分別組織和創作出版黨史視聽、閱讀作品和素材,增強黨史宣傳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把黨史作為黨的對外信息傳播工程的重要內容。堅持“以我為主,主動出擊”,啟動黨史外宣工作,以境外易於接受的語言和方式介紹黨的歷史,宣示黨的形象,增進境外對黨的認識和了解。
辦好黨史刊物、牆報和網站,實施“黨史上網”、“黨史上牆”工程。組建“黨史宣講隊”,開通“黨史大篷車”。在各級黨報黨刊、廣播電視和主流網站開闢黨史宣傳專欄。逐步形成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載體靈活多樣的黨史宣傳新格局。
3、實施“紅色文化工程”,加大黨史資源轉化力度
把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立的紅色文化,發揚光大,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文化惠州建設宏大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織力量將“大革命在惠州”、“東江紅軍”、“東征”、“周恩來在東江行署”、“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以及葉挺、廖仲愷、鄧演達等歷史事件和人物,以民眾喜聞樂見的角度,搬上銀幕和螢屏,化為繪畫和小說,做成動漫和雕塑,弘揚傳統,提升文化,宣傳惠州。
乘全市建設文化惠州的東風,大力開拓紅色文化的發展途徑和形式,推進紅色文化“四個一”工程(即出版一本黨史著作精品,拍攝一部黨史宣教電視專題片、組建一個“紅歌藝術團”、建設一座黨史館)。
將紅色節點納入綠道建設,凸顯惠州“革命策源地”的鮮明特色。積極落實已批准規劃的革命紀念公園建設,儘快將市區飛鵝嶺和豐山兩個公園改建為“周恩來紀念公園”和“東江縱隊紀念公園”,打造我市的紅色旅遊龍頭景點。大力開展紅色旅遊,創新建設紅色旅遊景點,進一步提高紅色旅遊質量和水平,運用黨史資源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建設。
4、搞好黨史紀念活動,凝聚和振奮人心
重點籌備好明年(2011年)建黨90周年紀念活動;圍繞建軍建團建隊和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開展系列紀念活動;結合葉挺、廖仲愷、鄧演達等惠州近代著名歷史人物開展紀念活動;在“三·八”、“五·一”、“五·四”、“一二·九”等特殊日子開展紀念活動。
健全審批制度、嚴格舉辦程式,規範黨史紀念活動。要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分級負責、加強管理,把黨史紀念活動辦得莊嚴、樸素,富有成效。
(三)認真落實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黨史部門的職能作用
黨史資源和涉史業務的管理是黨中央賦予黨史部門的重要任務,是傳承革命火種、維護黨的歷史形象的光榮使命,是有效和正確轉化黨史資源、實現黨史事業長遠發展的現實需要。
1、黨史部門要加強對全市黨史學術研究與交流的指導
加強對本地涉史學會、涉史人物研究會等民眾學術團體和其他研究機構、人員的聯繫與指導,審核其有關黨史的研究選題與學術成果,保證全市開展黨史學術研究與交流的正確方向。
按照“開門辦史”的要求,加強與有關部門和黨校、高等學校、社科研究機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注意發揮老同志和專業工作者的作用,採取課題招標等形式,動員和組織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黨史工作。
2、黨史部門要加強對全市革命遺址及紀念設施等黨史資源和業務的管理
管好黨史資料和文物及其衍生品的開發利用,所有涉及黨史的活動和工作應事先聽取黨史部門意見。要明確導向、制定規劃,加強和改善對革命遺址的認定和管理工作,認真開展不同歷史時期革命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建立檔案、設立標誌、進行研究、予以保護、合理開發。統一管理全市革命紀念地(館、碑、亭、堂)的規劃、建設,逐步把全市黨史革命遺址及紀念設施的管理納入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
3、黨史部門要加強對全市涉及黨史內容的各類出版、建設、演出和旅遊活動的審核
加強與宣傳、文化、教育、檔案、方誌、規劃、建設、會展、旅遊、工商和老區辦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對涉及黨史題材的出版物、影視作品、宣傳廣告、陳列布展等文化產品或文化活動審核把關;對與黨史有關的各類建築物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審核把關;對非常設性會展和洽談會、交流會、招商會、論壇等涉及黨史的內容審核把關;對紅色旅遊的線路、景點和內容審核把關。
4、黨史部門要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內部管理
要關心基層黨史工作,加強對縣(區)黨史部門的工作檢查和業務指導,做好有關統籌、協調和服務工作,確保全市黨史工作方向正確、布局合理、作風過硬、成效顯著。
整合資源、統籌布局,市委黨史研究室分別與各縣(區)黨史研究室合作,集中優勢,單項突破或重點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分別對應為黨史宣教、人物研究、網站建設、黨史刊物、遺址利用、改革開放研究、資政研究的重點縣(區)。
努力推動深莞惠三地黨史工作一體化。加強聯繫協作,共享資源成果,把三地的歷史和地理淵源轉化為促進工作的強大合力。
要創造條件引進一些懂電腦、能寫作、會動漫的新型人才。加大黨史幹部培訓力度,定期組織不同業務、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幹部培訓和學習活動。不斷在工作實踐中明方向、提要求、壓擔子,努力培養一支黨性原則強、思維能力好、文字水平高,熟悉地方情況、了解歷史沿革的黨史幹部隊伍。
四、切實加強對黨史工作的領導
(一)把黨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關心和支持黨史工作,切實把黨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市、縣(區)常委會每年至少要聽取一次黨史工作匯報,研究部署黨史工作。各縣(區)委要分工一名分管黨建組織工作的常委負責黨史工作。把黨史事業的發展,納入地方黨的工作特別是黨建工作的整體布局,統一規劃,統一安排。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應有黨史部門的同志參加。把黨史工作作為黨委書記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制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年度量化考核。
(二)加強黨史機構和幹部隊伍建設。各級黨委要按照健全機構、穩定隊伍、提高素質、充實力量的要求,加強黨史工作隊伍建設。各縣(區)委黨史部門名稱統一為黨史研究室,正科級建制,編制數不得少於4人,設2人以上領導職數。關注黨史部門領導班子建設,配強配齊幹部。對一些工作年限長,工作能力強,工作成績突出的黨史工作者,要妥善安排使用好。要重視黨史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幹部交流,把黨史部門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交流納入幹部隊伍建設的整體布局,建設一支適應黨史工作科學發展要求的幹部隊伍。
(三)加強對黨史工作的保障力度。市、縣(區)黨史征研、宣教、管理、培訓和課題招標等工作所需經費全部列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逐步增加有關黨史知識普及、黨史研究交流、黨史資源利用和黨史場館建設等經費。切實改善辦公環境和條件,提高辦公信息化、科學化、自動化水平。加強黨史基礎設施建設,為黨史資料庫、黨史館、黨史網站、黨史手機信息平台和革命紀念設施等的建設、維護與更新提供必要的場所和經費保障。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開創我市黨史工作科學發展的嶄新局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