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9月,為了擴大中國共產黨在國民軍聯軍中的力量,時任國民軍聯軍第二師劉郁芬部政治處負責人的共產黨員錢清泉赴陝北與陝北黨組織取得聯繫後,帶領李臨銘、牛化東、呂振華、王兆卿等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30餘人途經寧夏赴蘭州到劉部的軍事政治學校參加學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寧夏特別支部
- 地點:寧夏
- 類型:支部
- 黨派:中國共產黨
建立背景,發展壯大,被迫解散,歷史意義,
建立背景
這時,國民軍聯軍大部隊即將分批經過寧夏開赴陝西,急需加強寧夏工作,支援部隊過境。因而,錢清泉應駐寧國民軍聯軍中黨組織的要求,將李臨銘、賀維新、馬思然、陶振亞、郭維華等5名中共黨員和一些進步青年留在寧夏做工作。這些留下來工作的中共黨員與駐寧國民軍聯軍宣傳隊及《中山日報》社的共產黨員馬雲堃、賈一中共同建立了中共寧夏第一個黨的組織——特別支部。李臨銘任書記,馬雲堃做常務工作,賈一中負責青年團工作。共有7名黨員,其中3個負責黨的工作(工運、青運、國運各有1人負責),為了便於公開活動,同時建立了國民黨寧夏縣黨部,李臨銘兼任常務主任。特別支部和縣黨部同在寧夏府城鼓樓上辦公。
1926年冬,中共陝北黨組織又從榆林、綏德等地派出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徐夢周、李秉榮、張慕時、馬成其、常宣、張志義、崔仲榮、白雪山、馬雲澤等參加國民軍聯軍的政訓工作。這些同志同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取得聯繫後,有些被分配在當地工作,有些被選送蘭州參加國民軍聯軍軍事政治學校學習,其中馬雲澤、李秉榮被寧夏特別支部吸收為中共黨員。當地人白虹劍、葉松林、征克非也被接收為中共黨員。後來中共黨員發展到18人,共青團員有三四十人,多系五中、八師的學生。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建立後,先屬國民軍聯軍中共黨組織領導,1927年3月後,直屬中共陝西省委領導。她是大革命時期,我黨在寧夏建立的第一個黨的組織。
發展壯大
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建立後,同國民軍聯軍宣傳隊緊密配合,主要以國民黨寧夏縣黨部的名義联合開展活動,國民軍聯軍總政治部抵寧後,又在總政治部的統一領導下一起開展活動。各軍政機關、學校、團體普遍建立了“列寧室”或“中山俱樂部”,懸掛列寧和孫中山像,教唱國際歌,陳列各種進步書刊供民眾閱讀,如《新青年》雜誌,魯迅的《彷徨》、《吶喊》、《雜感集》,蔣光慈的詩歌《新夢》、《莫斯科吟》、《少年漂泊者》,瞿秋白的《俄鄉記程》、《赤都心史》,錢杏邨的《白話新詩》、《拓荒》,高吾罕的《白話書信》,等等。還利用集市,組織五中、八師的學生上街貼標語、演講、畫漫畫、演活報劇等革命文藝節目,在放寒假時,組織青年學生參加社會調查,使同學們通過身邊的現實,了解和分析階級和階級壓迫,從而使之自悟其理,樹立了階級鬥爭觀念,提高了無產階級革命覺悟。
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利用節日、紀念日或重大事件,組織民眾集會遊行,激勵廣大民眾的反帝愛國熱情。1927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在寧夏舉行了盛大的民眾遊行活動,國民軍聯軍總政治部的伏龍在玉皇閣樓上向遊行民眾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講,號召廣大勞動民眾聯合起來,為人類解放事業而鬥爭。5月30日舉行了五卅國恥紀念日一周年集會,憤怒聲討日寇侵華和在上海屠殺中國工人的暴行。
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成立後,即在寧夏城幫助建立了工會、農會、商會、學生聯合會等民眾團體,通過這些民眾組織開展各種革命活動。為啟發廣大民眾的革命覺悟,在特別支部的組織下,以青年學生為先鋒,開展了反對封建迷信,提倡男女平等,監督婦女放足以及清掃街道,反對落後的社會習俗等具有社會進步意義的活動。還組織民眾控告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伸張正義,反對封建壓迫。
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成員經常深入到學校和民眾團體,同進步師生和骨幹分子談心交朋友,做思想教育工作。他們經常和青年學生在一起,談思想、談學習、談個人志向、談對革命的認識,介紹外地青年學生的革命活動情況,幫助骨幹分子開闊視野,加深對革命的認識。中共寧夏特別支部還積極為“中山學院”選送學員,培養革命骨幹。1927年春,在中共陝甘區委的積極幫助下,國民黨陝西省黨部和國民軍聯軍總司令部在西安創辦了中山學院。院長劉含初、副院長李子洲、教育長徐夢周等都是中共黨員。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和國民軍聯軍中的黨組織為了給寧夏培養革命骨幹,從五中、八師選送進步青年袁金章、雷啟霖、李雨村、張子寬、劉廷棟等到中山學院學習。這些青年後來都成為寧夏地區的進步人士和政協領導。
被迫解散
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大肆逮捕、殺害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革命形勢逆轉。1927年9月,國民黨開始在寧夏地區進行“清黨”運動,中共黨員被驅逐,各民眾團體被解散,《中山日報》被查封。特別支部書記李臨銘等陝西籍同志已於四五月間離開寧夏返回陝北定邊,賈午(《中山日報》社社長)去西安,郭伯瑞(中共黨員)回山西榆茨。黨組織決定由賈一中領導寧夏地區的工作,他以高小教師職業掩護,繼續開展鬥爭,但不久即被發現,限期離境。馬雲堃經愛國人士劉堂琛介紹,在平羅寶豐國小臨時任教,至1928年4月才在葉松林等人的資助下返回北平。大革命時期在寧夏當地發展的共產黨員與黨組織也失去了聯繫,中共寧夏特別支部由此解體。
歷史意義
中共寧夏特別支部雖然只存在了一年多時間,但她在寧夏傳播了馬列主義,播下了革命火種,從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寧夏各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