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協性原理

並協性原理又稱互補性原理,互補原理,是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之一。N.玻爾在1928年提出:原子現象不能用經典力學所要求的完備性來描述。在構成完備的經典描述的某些互相補充的元素,在這裡實際上是相互排除的,這些互補的元素對描述原子現象的不同面貌都是需要的。他稱這個原理為互補性原理。是丹麥諾貝爾獎獲得者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於1927年提出互補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並協性原理
  • 別名:互補性原理
互補原理的提出,使我們的認識論有了進一步的推廣,指出了經典認識論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適用。 在經典認識論中,我們認為:客體的屬性、規律與主體無關,與主體所採取的觀測方法也無關,主體可以在客體之外去認識客體,同時不對客體產生影響,主客體之間不存在不可分離的聯繫。 由互補原理引出的認識論指出:單獨說客體的屬性、規律是沒有意義的,必須同時說明主體的情況與其採取的觀測方式,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必須通過對客體施加影響來實現,因此,主客體之間存在著不可分離的聯繫。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主體對客體的影響可以忽略,這時經典認識論就是適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