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瓊蓀(1897~1964) 一名琪,別號強齋,今安亭鎮方泰人。民國8年(1919)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曾在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福建集美學校、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吳江縣立中學、江蘇省南京女子中學、無錫中學等校任物理教師。
民國22~34年,任上海《新聞報》館編輯部國際電訊科主任。民國34年9月至35年3月,任嘉定縣政府建設科長。之後,任嘉定縣銀行董事兼經理。解放後,寓居上海,潛心於我國古典音樂理論的著作。1957年被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所聘任為通訊研究員。1962年應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曾參與《音樂詞典》的撰稿和編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瓊蓀
- 別名:強齋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64年
丘瓊蓀受“五四”運動影響,曾用新文學觀點研究古代韻文,著有《詩賦詞曲概論》。抗戰初期,開始研究我國古代樂律學。解放後,結識音樂史研究專家楊蔭瀏、沈知白和隋唐藝術研究專家任二北(半塘)、現代音樂理論家繆天瑞等,相互探討音樂理論。1954~1957年,完成《楚調鉤沉》、《吉律質疑》、《漢大曲管窺》、《樂書訂誤》等論文。奮鬥10餘年,於1961年完成《歷代樂志律志校釋》稿5冊,約100萬字,終於貢獻給學術界一部很有價值的樂律導航之作。借書稿未及出齊,底稿於“文化大革命”中在中華書局遺失。
丘瓊蘇歷時7年研究我國古代樂譜,將南宋姜夔所填的17首歌曲,全部破譯成功。撰寫了《白石道人歌曲通考》,由音樂出版社出版。
1963年5月,丘瓊蓀經上海文史館館長金兆鋅等人介紹,赴東北文史研究所講學3月。他撰寫《樂律舉要》一書,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為樂律學之啟蒙作品。晚年全力撰寫《燕樂探微》,約30萬字。針對日本學者林謙三著《隋唐燕樂調研究》中的問題進行探討,涉及面極廣,對印度樂、龜茲樂、日本樂等皆有對照論列。郭沫若讀後,給予充分肯定。原稿在“文化大革命”中毀損1/3,後由隗芾按其原目錄予以補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