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中國展望

世界能源中國展望

《世界能源中國展望》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IWEP)世界能源研究室以中國為變數,獨立調研、分析與展望世界與中國能源發展趨勢和相互影響的年度報告;是IWEP對當年和來年世界能源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與國際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直接對接、互動分析的產品。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能源中國展望
  • 又名:World energy china outlook
  •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課題組 
  • ISBN:9787520333726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研究目的,研究對象,基本框架,內容介紹,報告作者,首席專家,寫作分工,
 

研究目的

《世界能源中國展望》不是單純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也不僅是中國能源年度分析報告,而是二者之結合,以世界能源發展趨勢為背景,以IEA的年度報告為參照,觀察、分析和展望中國能源發展趨勢;同時以中國能源現狀、中國能源政策和規劃為變數,反觀、評論或修正IEA對中國能源發展趨勢的分析,突出中國能源發展情景及其與世界能源發展之間的相互影響。
目的是以中國能源專家的眼光,向國內外讀者(尤其是能源政策制定者、能源領域投資者、能源安全和公共利益相關者)提供觀察分析中國能源政策特點和走勢、中國能源安全態勢的變化、中國能源發展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影響的獨立視角和判斷,尤其是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氣候變化議程中,對中國能源戰略、能源發展方式、能源供需走勢與全球影響的分析判斷;同時也通過本報告與IEA等國際能源機構在同一領域、相近的問題和方法上進行國際對話。

研究對象

本報告的主線是中國和世界的能源發展趨勢,研究對象覆蓋能源產業、能源政策、能源經濟、能源生態和社會利益等方面,主要思考當前世界經濟“再平衡”背景下能源產業和能源政策的相關性和態勢、新“能源革命”趨勢下世界與中國能源利用方式和能源結構的變化、未來中國能源戰略與政策的重構方向、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係,包括中國參與地區性和全球性能源合作安全利益。
本報告側重中長期分析,主要分析展望2011-2035年這個歷史時期,重點分析2011-2020年(即中國“十二五”規劃期和“十三五”規劃期)中國和世界能源發展在不同情景下的演變。其中,對2013-2014年的態勢進行年度數據更新、觀點更新和分析更新,對我們過去的研究成果進行必要的梳理,對IEA前年和當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作出評論和修正。

基本框架

本報告參照IEA的研究內容和方法,設立我們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除了序、執行總結和本前言外,本報告分互動展望和專題研究兩個部分、八章和兩份附屬檔案。本前言介紹本項研究的性質、研究對象、基本框架和假設、所用能源資料庫和基本方法。

內容介紹

第一部分“世界與中國互動展望”是2013-2014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共五章)。第一章從2013-2014年度的時空,分析當前全球能源發展總態勢,包括全球能源需求東移和能源供應多中心化趨勢;能源價格變化、地區貿易和投資趨勢;美國和中國分別在“再工業化”和“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能源獨立”優勢和“能源依賴”趨勢對世界能源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從較長的歷史跨度分析世界能源結構的變遷,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主導能源的變化特點,分析了新“能源革命”的趨勢和影響,為適應未來中長期中國發展目標和全球新“能源革命”趨勢,提出中國能源戰略思路如何適應全球趨勢,以改善生態環境和建設生態文明為前提,以新的戰略思維,展望未來能源發展方向。
第三章以IEA的2012年和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內容和方法為參考,分析了2020年及2035年前各國不同能源政策目標和全球能源發展趨勢,重點對中國現行能源戰略和政策進行回顧和研究,反思中國能源政策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提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中國能源發展新戰略的基本方向和內容。同時將這一新戰略作為本項研究的核心情景(即“生態能源新戰略”情景)與IEA的新政策情景、現行政策情景和450情景進行比較,深入分析中國能源發展情景對全球能源和環境發展,特別是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在若干方面對IEA的情景分析進行了諸多修正。
基於對新“能源革命”趨勢的認識,第四章在了解IEA全球天然氣展望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北美、歐洲,特別是亞太天然氣市場供需、基礎設施、區域天然氣價格以及非常規天然氣的變化趨勢。本章深入調研了中國和世界常規天然氣和非常規天然氣的發展趨勢和不確定性因素,提出中國開始步入非常規天然氣發展時代,中國的天然氣發展情景對中國、亞太地區和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五章分析了全球非化石能源的發展態勢,強調了技術進步和投資增長對新能源發展的作用;展示了IEA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中長期展望,並以中國的新能源(特別是風能、太陽能和現代生物能源)政策和新能源發電為特定對象進行了情景分析,提出了未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道路和配套條件。
本報告第二部分為“能源安全專題研究”,即以此為子研究對象,闡述中國與世界各國能源安全認識的過程和近年來中國在能源安全領域的表現。第六章主要梳理能源安全觀點,即從傳統能源安全觀到新能源安全觀的演變,繼續沿用情景分析方法,提出中國“生態能源新戰略”情景下能源安全的基本內容、基本走勢和對外合作趨勢。本報告第七章以中國與俄羅斯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合作為例,闡述中國對外雙邊能源合作的歷史和現狀,重點分析這一雙邊合作在現行政策情景和“生態能源新戰略”情景下的不同趨勢。中國為推進這一雙邊合作戰略、政策訴求以及與俄羅斯的合作策略成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
第八章分析中國從雙邊合作走向多邊合作的過程,中國在不同情景下的多邊合作範圍、程度、姿態和發展趨勢,以及未來中國參與多邊合作的原則、政策選擇和配套條件。
除上述研究架構外,附屬檔案一對我們研發的IWEP能源展望資料庫基本框架作了簡要說明,以便讀者更好理解本報告的數據來源、數據關係、數據意義和局限性;附屬檔案二提供了縮略詞、統計單位和換算公式的對照表。

報告作者

首席專家

徐小傑,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中國能源安全的國際地緣政治研究”首席研究員;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經濟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能源基金會高級顧問;《世界能源法與商務雜誌》國際編委;世界經濟論壇能源安全全球議程理事會成員。在中國石油工業工作26年(1983-2009年),為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級專家(2006-2009年)、投資環境研究所所長(2000-2009年)。

寫作分工

徐小傑:負責項目設計、主體觀點和方法設定及統稿;負責資料庫開發,獨立寫作前言、執行總結(中英文)、第一章和第六章,牽頭寫作(第一作者,下同)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和附屬檔案,參與寫作第二章和第四章。
魏蔚:獨立寫作第五章,牽頭寫作第二章,參與資料庫開發,參與部分章節文字修改。
萬軍:參與寫作第二章和第三章,對第三章部分觀點作出了貢獻,參與資料庫開發。
李應常:參與寫作第四章和第七章,並參與了對該兩章的審定。
王也琪:參與第七章寫作,參與全書統稿。
張春宇:參與寫作第八章。
孫林林:參與寫作第四章,參與IWEP能源展望資料庫開發工作和相關數據圖件編制,參與全書文字修改和數據核對。
程覃思:寫作附屬檔案一二,參與IWEP能源展望資料庫開發工作和相關數據圖件編制,參與全書文字修改和數據核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