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是19世紀最有影響的經典小說之一。主人公愛瑪是個美麗、聰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時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熱心關注身邊的浪漫故事,卻又固執地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張為孤女哈麗埃特導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戀愛。當哈麗埃特誤以為自己愛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時,愛瑪才驚覺原來自己也在愛著奈特利先生。這雖與她一開始就宣布的終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墜入情網的她不得不放棄自己天真的誓言。該作品多次被搬上銀幕。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名著名譯文庫·奧斯丁集:愛瑪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481頁
- 開本:16
- 品牌:鳳凰壹力
- 作者:簡·奧斯丁 朱虹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497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英國卓越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作品《愛瑪》,19世紀最具影響的經典作品之一。
最理性的人也敵不過想像,再優秀的人也要向愛情認輸,美麗、聰明、富有的愛瑪在經歷一系列啼笑因緣後,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伴侶。愛情與財產,婚姻與地位的相互交織和衝突,使全書構思精巧、妙趣橫生
最理性的人也敵不過想像,再優秀的人也要向愛情認輸,美麗、聰明、富有的愛瑪在經歷一系列啼笑因緣後,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伴侶。愛情與財產,婚姻與地位的相互交織和衝突,使全書構思精巧、妙趣橫生
作者簡介
簡·奧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奧斯丁小傳:奧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於斯蒂文頓鄉一教區牧師家庭。受到較好的親職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丁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的六部小說《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花園》(1814)《愛瑪》(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後出版的《諾桑覺寺》(1818)和《勸導》(1818),大半以鄉鎮上的中產階級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愛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衝突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風貌。作品中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丁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準備,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孫致禮,1979年開始翻譯英美文學作品,已發表譯作約30部,其中包括《傲慢與偏見》在內的奧斯丁的全部六部小說,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哈代的《苔絲》,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等;出版專著2部,編著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一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在《中國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上海翻譯》和其他外語類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總計約600萬字,其理論研究和英美文學翻譯實踐(尤其是翻譯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在我國翻譯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榮獲了總參謀部專業技術突出貢獻獎、首屆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兩次榮立三等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孫致禮,1979年開始翻譯英美文學作品,已發表譯作約30部,其中包括《傲慢與偏見》在內的奧斯丁的全部六部小說,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哈代的《苔絲》,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等;出版專著2部,編著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一部,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在《中國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上海翻譯》和其他外語類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總計約600萬字,其理論研究和英美文學翻譯實踐(尤其是翻譯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在我國翻譯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榮獲了總參謀部專業技術突出貢獻獎、首屆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兩次榮立三等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序言
簡·奧斯丁作為一位偉大的小說家,給世人留下了六部完整的長篇小說。《愛瑪》是作者繼《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和《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之後,在她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作品。她的另兩部小說《勸導》和《諾桑覺寺》,是在她去世後出版的。
簡寫作《愛瑪》,於一八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開始動筆,於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完稿。她把書稿交給出版人約翰·默里。默里將稿子交給《評論季刊》的編輯威廉·吉福德審閱,吉福德的評論是:這部書稿“好得沒話說”。於是,默里決定出版《愛瑪》。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十日,《觀察家報》宣布《愛瑪》“將在下星期六出版”。一八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記事晨報》連續三天發布告示,稱該書為“《傲慢與偏見》作者著”。照此推斷,《愛瑪》似乎應是一八一五年底出版,但小說的扉頁卻標明“一八一六年”。頭版印刷兩千套(每套為三冊),定價二十一先令,當年售出一千二百五十套。
早在此之前,簡從哥哥亨利的外科醫生那裡獲悉,攝政王(即威爾斯親王)非常推崇她的作品,每處住所都放了一套她的小說。她還經此人穿針引線,由攝政王的內侍牧師帶領,參觀了攝政王的住所卡爾頓宮。內侍牧師向她暗示,她可以把她的新作獻給攝政王。後來,經簡與出版人商洽,做出一套特殊精裝的《愛瑪》,由簡題詞(見小說正文前),獻給了威爾斯親王。
簡的六部小說中,最受讀者喜愛的,無疑是《傲慢與偏見》。《愛瑪》雖然不像《傲慢與偏見》那樣膾炙人口,但它在描寫世態人情方面,似乎比其他作品更有深度,因而被不少評論家視為作者最成熟的小說。
小說的女主角愛瑪是個“又漂亮,又聰明,又有錢”的年輕姑娘,由於具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不禁有點“自視過高”,因而喜歡“隨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結婚,卻熱衷於給別人牽線搭橋。而她給別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憑著異想天開或一時衝動”,亂點鴛鴦譜,結果鬧出許多笑話,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愛瑪雖然沒給別人撮合成一門親事,但她自己最後卻墜入了情網,與奈特利先生喜結良緣,跟另外兩對青年男女一起,構成了《愛瑪》的喜劇結局。
奧斯丁寫小說,特別喜歡嘲弄荒唐的事、荒唐的人,《愛瑪》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作者塑造了十多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他們個個都有自己的弱點,構成了自己的特異之處,導致了自己的滑稽可笑。在這裡,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滑稽人物,所描寫的一個個滑稽事件,不僅給小說帶來了情趣盎然的藝術魅力,而且它們本身猶如生活的一面面鏡子,世人可以從中照出自己的自負、盲目和愚蠢,從中獲得啟迪和教誨。這,恐怕就是奧斯丁的小說之所以能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
據筆者所知,迄今為止,《愛瑪》在我國(大陸)已有三個中譯本:一為劉重德教授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翻譯、九十年代重新修訂,二為張經浩教授於八十年代翻譯,三為祝慶英、祝文光於九十年代翻譯。這三個譯本,第一和第三個以直譯為主,第二個則以意譯為主,這就導致了各譯本的特點。我做翻譯走的是“第三條途徑”,就是直譯意譯不分厚薄,交錯運用。簡而言之,我的原則可以概括成這樣十四個字:可能時儘量直譯,必要時儘管意譯。我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本著這樣的原則,先後翻譯了奧斯丁的《理智與情感》《勸導》《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而且我感到很幸運,這些譯本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現在,我又本著同樣的原則,翻譯出了《愛瑪》,希望同樣能博得讀者的喜愛。
2000年8月15日於洛陽
簡寫作《愛瑪》,於一八一四年一月二十一日開始動筆,於一八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完稿。她把書稿交給出版人約翰·默里。默里將稿子交給《評論季刊》的編輯威廉·吉福德審閱,吉福德的評論是:這部書稿“好得沒話說”。於是,默里決定出版《愛瑪》。一八一五年十二月十日,《觀察家報》宣布《愛瑪》“將在下星期六出版”。一八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記事晨報》連續三天發布告示,稱該書為“《傲慢與偏見》作者著”。照此推斷,《愛瑪》似乎應是一八一五年底出版,但小說的扉頁卻標明“一八一六年”。頭版印刷兩千套(每套為三冊),定價二十一先令,當年售出一千二百五十套。
早在此之前,簡從哥哥亨利的外科醫生那裡獲悉,攝政王(即威爾斯親王)非常推崇她的作品,每處住所都放了一套她的小說。她還經此人穿針引線,由攝政王的內侍牧師帶領,參觀了攝政王的住所卡爾頓宮。內侍牧師向她暗示,她可以把她的新作獻給攝政王。後來,經簡與出版人商洽,做出一套特殊精裝的《愛瑪》,由簡題詞(見小說正文前),獻給了威爾斯親王。
簡的六部小說中,最受讀者喜愛的,無疑是《傲慢與偏見》。《愛瑪》雖然不像《傲慢與偏見》那樣膾炙人口,但它在描寫世態人情方面,似乎比其他作品更有深度,因而被不少評論家視為作者最成熟的小說。
小說的女主角愛瑪是個“又漂亮,又聰明,又有錢”的年輕姑娘,由於具有這般得天獨厚的條件,不禁有點“自視過高”,因而喜歡“隨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結婚,卻熱衷於給別人牽線搭橋。而她給別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憑著異想天開或一時衝動”,亂點鴛鴦譜,結果鬧出許多笑話,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愛瑪雖然沒給別人撮合成一門親事,但她自己最後卻墜入了情網,與奈特利先生喜結良緣,跟另外兩對青年男女一起,構成了《愛瑪》的喜劇結局。
奧斯丁寫小說,特別喜歡嘲弄荒唐的事、荒唐的人,《愛瑪》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作者塑造了十多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他們個個都有自己的弱點,構成了自己的特異之處,導致了自己的滑稽可笑。在這裡,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滑稽人物,所描寫的一個個滑稽事件,不僅給小說帶來了情趣盎然的藝術魅力,而且它們本身猶如生活的一面面鏡子,世人可以從中照出自己的自負、盲目和愚蠢,從中獲得啟迪和教誨。這,恐怕就是奧斯丁的小說之所以能經久不衰的秘訣所在。
據筆者所知,迄今為止,《愛瑪》在我國(大陸)已有三個中譯本:一為劉重德教授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翻譯、九十年代重新修訂,二為張經浩教授於八十年代翻譯,三為祝慶英、祝文光於九十年代翻譯。這三個譯本,第一和第三個以直譯為主,第二個則以意譯為主,這就導致了各譯本的特點。我做翻譯走的是“第三條途徑”,就是直譯意譯不分厚薄,交錯運用。簡而言之,我的原則可以概括成這樣十四個字:可能時儘量直譯,必要時儘管意譯。我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本著這樣的原則,先後翻譯了奧斯丁的《理智與情感》《勸導》《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而且我感到很幸運,這些譯本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現在,我又本著同樣的原則,翻譯出了《愛瑪》,希望同樣能博得讀者的喜愛。
2000年8月15日於洛陽
名人推薦
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望。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丁經久不衰。 ——艾德蒙·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