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畫傳:司馬遷》內容簡介:選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具有重大影響的名人,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個人物的傳記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將主人公堅毅的品性、過人的膽略、恆定的信念與執著的勇氣展示給你。讀一本名人傳記,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之旅,打開了一扇啟迪成長的智慧之門。每冊名人傳記選有多幅歷史照片,真實再現歷史場景,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此外,文中出現的各類文化知識、科學常識、典故趣聞等都隨文注出,為閱讀拓展了無限的空間,也是本套叢書的一大特色。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名人畫傳:司馬遷
-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 頁數:138頁
- 開本:18
- 品牌:中國人口出版社
- 作者:文景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109935, 751010993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名人畫傳:司馬遷》編輯推薦:讀一本名人傳記,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之旅,打開了一扇啟迪成長的智慧之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刻苦學習
第二章 龍門山的神話傳說
第三章 一代神童
第四章 大俠郭解
第五章 久遠的史官家族
第六章 樹立遠大志向
第七章 拜訪張騫
第八章 遊歷各地
第九章 父子發生矛盾
第十章 宮殿受接見
第十一章 太學生活
第十二章 平民郎官
第十三章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
第十四章 飛將軍李廣
第十五章 李敢謀殺案
第十六章 決心繼承父業
第十七章 荒唐的求仙之路
第十八章 司馬談逝世
第十九章 新曆法的創製
第二十章 李陵之禍
第二十一章 巫蠱之禍
第二十二章 著書《史記》
第二章 龍門山的神話傳說
第三章 一代神童
第四章 大俠郭解
第五章 久遠的史官家族
第六章 樹立遠大志向
第七章 拜訪張騫
第八章 遊歷各地
第九章 父子發生矛盾
第十章 宮殿受接見
第十一章 太學生活
第十二章 平民郎官
第十三章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
第十四章 飛將軍李廣
第十五章 李敢謀殺案
第十六章 決心繼承父業
第十七章 荒唐的求仙之路
第十八章 司馬談逝世
第十九章 新曆法的創製
第二十章 李陵之禍
第二十一章 巫蠱之禍
第二十二章 著書《史記》
序言
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名遷,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早年遍游南北,考察名勝古蹟,訪問史事傳說,調查社會風俗。後為郎中,曾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繼父職,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對曆法進行改革。天漢三年(前98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入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憤,艱苦撰述,完成《史記》一書。
司馬遷有著良好的家學淵源,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對天文、哲學、歷史都深有研究,所作《論六家要旨》,是古代思想上一篇十分重要的學術論著。司馬遷10歲時隨父親到京城長安,師從董仲舒、孔安國等名師,專心讀書,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20歲時,司馬遷從長安出發,開始漫遊大江南北,曾到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核查史實,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擔任郎中後,利用隨漢武帝巡視各地的機會,四處進行考察;同時利用出使西南地區的機會,調查少數民族風土人情,蒐集各種資料。這些都為他日後撰寫《史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太初元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等修訂太初曆,改舊曆的十月歲首為正月歲首,晦朔弦望都經過了精密推算,並首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是我國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此後,司馬遷開始《史記》的寫作。然而,公元前98年,由於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司馬遷獲罪入獄,遭受腐刑。他痛不欲生,真想一死了之,但想到父親的囑託,想到沒有完成的《史記》,他頑強地活下來,用飽含血淚的筆墨完成了鴻篇巨製的《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三千年的歷史。全書130篇,由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體例構成。司馬遷自稱著書的目的在於總結歷史經驗,探討歷史規律,“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表現了較為進步的政治歷史觀和忠於歷史的科學態度。
《史記》既是開創性的歷史著作,所創紀傳體例,為此後所謂“正史”提供了寫作範例;又是傑出的文學名著,其中的列傳,善於刻畫人物,行文恣肆汪洋,同時飽含作者感情,堪稱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魯迅高度評價《史記》,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有著良好的家學淵源,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對天文、哲學、歷史都深有研究,所作《論六家要旨》,是古代思想上一篇十分重要的學術論著。司馬遷10歲時隨父親到京城長安,師從董仲舒、孔安國等名師,專心讀書,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20歲時,司馬遷從長安出發,開始漫遊大江南北,曾到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核查史實,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擔任郎中後,利用隨漢武帝巡視各地的機會,四處進行考察;同時利用出使西南地區的機會,調查少數民族風土人情,蒐集各種資料。這些都為他日後撰寫《史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太初元年,司馬遷與唐都、落下閎等修訂太初曆,改舊曆的十月歲首為正月歲首,晦朔弦望都經過了精密推算,並首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是我國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此後,司馬遷開始《史記》的寫作。然而,公元前98年,由於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司馬遷獲罪入獄,遭受腐刑。他痛不欲生,真想一死了之,但想到父親的囑託,想到沒有完成的《史記》,他頑強地活下來,用飽含血淚的筆墨完成了鴻篇巨製的《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三千年的歷史。全書130篇,由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體例構成。司馬遷自稱著書的目的在於總結歷史經驗,探討歷史規律,“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表現了較為進步的政治歷史觀和忠於歷史的科學態度。
《史記》既是開創性的歷史著作,所創紀傳體例,為此後所謂“正史”提供了寫作範例;又是傑出的文學名著,其中的列傳,善於刻畫人物,行文恣肆汪洋,同時飽含作者感情,堪稱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魯迅高度評價《史記》,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