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古代史編(世界史·古代史編·下卷)

世界史:古代史編

世界史·古代史編·下卷一般指本詞條

《世界史(下卷)(古代史編)》內容包括:農耕世界和遊牧世界的出現、兩個世界的互相交往和滲透、第二節亞洲民族大遷徙及其後果、亞洲東部遊牧民族的分布、秦漢時期亞洲東部的民族遷徙、匈奴西遷的經過、3至5世紀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南徙、噘噠人的遷徙、阿瓦爾人的西遷、第三節 歐洲民族大遷徙及其後果、羅馬周邊的蠻族、古日耳曼人社會、蠻族入侵羅馬帝國、西哥特王國的建立及其發展等。點擊連結進入新版:世界史(下卷)(古代史編)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史:古代史編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315486, 7040315483
  • 作者:吳於廑 齊世榮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277頁
  • 開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文摘,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世界史(下卷)(古代史編)》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公元前後亞歐大陸民族大遷徙
第一節 亞歐大陸農耕世界和遊牧世界的形成  農耕世界和遊牧世界的出現
兩個世界的互相交往和滲透
第二節 亞洲民族大遷徙及其後果
亞洲東部遊牧民族的分布
秦漢時期亞洲東部的民族遷徙
匈奴西遷的經過
3至5世紀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南徙
噘噠人的遷徙
阿瓦爾人的西遷
第三節 歐洲民族大遷徙及其後果
羅馬周邊的蠻族
古日耳曼人社會
蠻族入侵羅馬帝國
西哥特王國的建立及其發展
汪達爾人的遷徙和建國
勃艮第人的遷徙和建國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東哥特人征服義大利

第二章 東亞封建國家的發展
第一節 唐代中國的高度文明
政治制度
社會經濟
思想文化
第二節 新羅統一後的朝鮮
新羅封建制度的發展
新羅王朝的衰亡
高麗王朝的集權統治
生產的發展
社會矛盾的激化和農民起義
外族入侵與高麗王朝的滅亡
第三節 日本
大化改新
律令制國家的結構
律令制國家的發達
律令制國家的動搖
攝關和院政
鎌倉幕府的統治
大化改新後的日本文化
第四節 越南
越南封建國家的發展
越南的擴張和蒙古的入侵
後黎朝時期的越南
第五節 儒學和佛教在東亞的傳播
儒學在東亞的傳播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佛教在朝鮮的傳播
佛教在日本的傳播

第三章 南亞封建社會的形成
第一節 笈多王朝時期的印度
笈多王朝的建立
超日王時期的強盛
法顯旅印
社會經濟的發展
封建因素的產生
文化方面的成就
笈多王朝的衰落
第二節 戒日王朝的興衰
北印度再次分裂
戒日王朝的建立
戒日帝國的征略
玄奘旅印與中印文化交流
權力的分散和帝國的衰亡
第三節 封建制的發展和印度教的興起
封建制的建立
封建依附農民和租稅
……
第四章 阿拉伯帝國
第五章 東歐封建諸國
第六章 西歐封建社會
第七章 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
第八章 新興伊蘭教諸國
第九章 東歐封建國家的發展
第十章 西歐封建社會的發展
第十一章 中南非洲和美洲
第十二章 亞洲國家的新變化,海上貿易的發達
後記
古代史編古代史編

編輯推薦

《世界史:古代史編(上)》是國內內容最為豐富的基礎生物化學教材,適合於綜合性院校、農林院校、醫學院校及師範院校的生命科學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教師、研究生及科研工作人員使用。

文摘

第一章 人類的史前時代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為人類的史前時代。它始於人類的出現,終於國家的產生。根據已發現的古猿和古人類化石材料,最早的人類可能出現在距今300萬年或400萬年之前。而國家產生的時間則各地不一,有的地方甚至直到今天還處在原始社會的階段。
在原始社會,生產工具簡陋,生產力十分低下,勞動產品只能滿足最迫切的生活需求。由於不能創造出剩餘產品,因此不可能有人剝削人的現象,人們必需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才能維持集體的生存,這就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到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提高了,產品有了剩餘,於是私有財產,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也就隨之而來,以公有制的生產關係為基礎的原始社會也就逐步解體。國家的誕生,標誌著原始社會的終結。
原始社會是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對原始社會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等多種學科所提供的材料。古生物學和古氣候學使人們得以了解原始人類生存的環境及其對古人類產生的影響。古人類學和考古學不但為人們提供了原始人類體質形態和物質文化發展的證據,並且為當時人類的社會關係和精神文化面貌提供了有益的線索。而民族學則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原始社會某一階段的社會生活、家庭形態、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發展的狀況。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前人的成果,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揭示了原始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原始社會史的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人類的史前時代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第二節 舊石器時代的採集狩獵者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
第四節 文明的產生
第五節 史前文化

第二章 最初的文明(上)(公元前4000年代後期至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
第一節 早期埃及
第二節 兩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章 最初的文明(下)(公元前4000年代後期至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
第一節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節 愛琴文明的發生
第三節 黃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四章 早期文明的盛衰(上)(公元前巧世紀-前9世紀)
第一節 西亞諸國
第二節 新王國時期的埃及

第五章 早期文明的盛衰(下)(公元前15世紀-前9世紀)
第一節 吠陀時代的印度(約公元前1500-前600年)
第二節 邁錫尼文明和荷馬時代
第三節 商周時期的中國

第六章 上古西亞帝國
第一節 亞述帝國
第二節 亞述帝國解體後的西亞與北非
第三節 波斯帝國

第七章 印度的列國時期和孔雀帝國(公元前6世紀-前2世紀)
第一節 列國時期
第二節 孔雀帝國的興衰

第八章 希臘城邦的形成和古典時代
第一節 希臘城邦的形成
第二節 希臘古典時代(上)
第三節 希臘古典時代(下)
第九章 馬其頓的興趣和馬其頓-希臘的擴張
第十章 羅馬的興起
第十一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與同時期的世界
第十二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的帝國(上)
第十三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的帝國(下)
第十四章 古代世界的衰落
後記

後記

六卷本《世界史》原為國家教委七·五規劃重點選編教材,現已定為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書。因各卷編寫進度不一,“近代史編”(上、下卷)已於1992年出版發行,現將“古代史編”(上、下卷)正式付印,以饗讀者。
本卷編寫分工如下(以章節先後為序):
第一章 朱寰
第二章 孫義學
第三章 朱寰
第四章 孫義學
第五章 朱寰
第六章 馬克矗彭小瑜
第七章 孫義學
第八章 哈全安
第九章 朱寰
第十章 馬克矗、彭小瑜
第十一章 孫義學
第十二章 馬克垚、孫義學、劉光臨
在本書出版之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吳於廑教授生前曾審閱了本卷重點章節,並於1992年4月初在武漢會議上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在吳先生不幸逝世後,我們遵照他生前的意見又做了具體修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