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

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

《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是2009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佳春。

基本介紹

  • 書名: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
  • 作者:張佳春
  •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頁數:30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304043995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是在匯總運河中學校長張佳春近些年的部分文稿、講話和學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成文的,基本上反映他對學校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且思且行(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十年探索)》講述了:運河中學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通縣新城東里中學,1991年遷址更名為運河中學。25年來,運河中學大致經歷了學校的初創時期、發展的起步階段和十餘年來穩定和諧跨越式發展的三個階段。2003年年輕的運河中學已躋身於北京市示範高中行列。探索和諧發展教育的辦學思想就是要進一步明確學生和諧發展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就是要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和諧的幹群關係和師生關係;就是要主動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建設和諧的學校與社會、與學生家庭的關係,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 伴隨著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逐步成熟,北京運河中學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道路,認真落實學校建設示範高中的各項措施,實現了學校2004-2008年五年規劃的各項目標。營造了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構建了和諧發展的管理模式,打造了和諧發展的教師隊伍,培養了和諧發展的大批學生。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和諧發展已經成為運河中學的辦學特色。

作者簡介

張佳春,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後記

我從18歲開始當教師,最初教國小常識和國中數學。1977年,我有幸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在永樂店中學我連續任四屆高中畢業班物理課。其間擔任過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務處主任、主管教育教學的副校長。1990年我開始擔任馬駒橋中學校長兼書記,這一年我32歲。在馬駒橋中學工作期間通過我和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把全縣最差的一個完全中學徹底改變了面貌——一年摘掉基礎薄弱學校的帽子,二年躋身全縣優秀行列,四年成為首都文明單位。在農村中學多年的工作實踐,不僅實現了我對於教育的一個個理想,也積累了寶貴的學校工作經驗。隨著教育管理理論的深入學習和把握,更使我的教育理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1998年我受命擔任運河中學校長。從“一切為了學生髮展”辦學宗旨的確立到“和諧發展教育”理念的建構,辦學思想在實踐中逐步確立起來了。
運河中學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通縣新城東里中學,1991年遷址更名為運河中學。25年來,運河中學大致經歷了學校的初創時期、發展的起步階段和十餘年來穩定和諧跨越式發展的三個階段。2003年年輕的運河中學已躋身於北京市示範高中行列。
2007年,我成為北京市首期名校長工作室入室研究員。市教委羅潔主任和區教委宋京璋主任等領導的殷切期望,以陶西平主任為首的教育名家的專業引領,高玉琛校長、季苹教授、李雯教授等導師的悉心指導,名校長工作室各位校長的促膝交談……這一切在啟發我、激勵我,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理清辦學思想,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探索和諧發展教育的辦學思想就是要進一步明確學生和諧發展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就是要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和諧的幹群關係和師生關係;就是要主動為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建設和諧的學校與社會、與學生家庭的關係,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
伴隨著和諧發展教育辦學思想的逐步成熟,運河中學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道路,認真落實學校建設示範高中的各項措施,實現了學校2004-2008年五年規劃的各項目標。我們營造了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構建了和諧發展的管理模式,打造了和諧發展的教師隊伍,培養了和諧發展的大批學生。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和諧發展已經成為運河中學的辦學特色。
本書是在匯總我近些年的部分文稿、講話和學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成文的,基本上反映我對學校發展的思考與實踐。由於自己的水平有限,書中的一些觀點難免有誤。本著拋磚引玉的想法,大著膽子寫出來以求批評指正。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一直有幸得到我的導師高玉琛校長、季苹教授、李雯教授的鼓勵與反覆指導,高校長和《中國小管理》雜誌主編沙培寧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中安排時間為本書作序,我的同事張瑞明、費加利、宋勝利、李衛東、張啟旺、彭玉光、張金英、張學芳、李濤、陳克強等協助我做了很多修改工作,我的夫人朱冬元女士提出了修改意見,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借本書出版的機會,謹向所有關心、幫助、支持過我的領導、同事、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
運河養育了我們,我們會盡全力把運河中學辦得更好。
張佳春
2009年5月

序言

運河岸邊報春花
北京缺水,河流就十分珍貴。而北京以河流命名的學校只有幾所,“運河中學”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運河,人們都知道,那是貫通祖國南北的一條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兩千多年前,從春秋時期開鑿,中經隋朝拓展,至元代完成。河水從北京通州一直通到杭州。悠悠清水,曾帶來舟船之利,滋潤了兩岸田園。溝通了南北文化,孕育了代代英才。運河是一首源遠流長的歌。
在運河畔,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學校。近年在通州新建的“運河中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好評。
走進學校,就會看到一面文化牆。牆上題寫歌詠運河的古詩詞,令人感到運河的文脈正在這裡延伸。牆上的清辭麗句,翰墨書香,薰陶著運河畔的子弟。書聲琅琅,笑語歡歌,又傳出了現代學子的青春與活力。
這裡校風淳正,學風濃郁,是書香四溢的學府。
這裡學風嚴謹,成績優異,是人才成長的搖籃。
這所辦學時間不長的學校,為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運河岸邊一株初綻的報春花呢?
我想,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學枝辦學理念成為學校發展特色。
早在十年前,校長就把追求“和諧發展教育”作為建設學校的辦學理念。這一理念,逐漸紮根在師生的觀念里,貫注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滲透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學校和諧發展教育的核心是以師生為本,為師生提供最有利的發展環境,進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教師樂教,善教;學生樂學,會學。學生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發展。
學校和諧發展教育是以情感為基礎,關注每個人的心理健康,讓關愛融匯在乾群和師生的關係中,讓陽光灑在師生的心靈里。
學校和諧發展教育是以激勵促進學校工作的良性循環。在運河中學,師生的每一步進取都會得到鼓勵;每一項教育成果都會得到表彰。贊優揚善,有章有法;你追我趕,永不停步。新成果,帶來新的愉悅和幸福。
學校和諧發展教育,是以改革和創新作為可持續發展動力的。
運河流域,有獨特的文化積澱。學校把握這一點,編制了鄉土教材。安排了校本課程,供學生選修。同時,對於運河水質的惡化和周邊環境建設,學生也開展了實踐研究,提出了種種方案。課改從這裡切入,讓本土化的課程鮮活起來。
第二,教科研成為教師的共同行為。
學校的教科研工作,紮實有效,很有特點——
(1)全員參與。學校教職員廣泛參加教科研工作。科研課題,有集體的,也有個人的;有全國、全市重點課題(學校承擔子課題),也有各學科、各部門的校內課題。一個課題結題了,又有新課題產生;教科研工作不間斷地進行。
(2)把課題與課改結合起來,把科研、教研、考研結合起來,用科研水準,提升教研水平,進而提高中考、高考水平,提高整體教育質量。
(3)教科研促進了教師專業隊伍建設,是校本培訓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教科研往往是套用性研究,是尋找教育實踐中的創新點,取得新認識和新突破。科研能力變為素養,就成了教師核心競爭力。科研成果是教師成長的標誌,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第三,校長人格魅力,就是教師的凝聚力。
校長是學校的掌門人。運河中學的發展,離不開張校長的引領。張校長是從運河畔的鄉間走出來的教師,有鄉里人的淳樸和敦厚,又有教師的激情和智慧。他二十七歲走上了校長崗位,先後到過三所中學,每到一校,都改變了原校落後面貌,使之走上先進校的行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次歷練一段成長,一路艱辛一路春歌。1998年,他第四次調動,擔任運河中學校長。
他是教師的貼心人,提出了“和諧發展教育”的辦學理念。為了讓教師安居樂業,他抓住機遇,在學校周圍為200多名教師低價位解決了住房問題。而自己卻不占用一間房。教師病了,他親自送醫院;教師有困難,他想辦法幫助解決。他的行為帶來了校園的和諧。
他是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幾年來,他主編了一部又一部學校教科研專著。他撰寫的論文多次獲獎或發表。他的行動是無言的動員,也是教師的榜樣,起到了引領作用。
他經常深入教研組,引領教師研究教學;深入課堂,獲取發言權;深入學生之中,聽取他們的感言和建議。這是他指導教學改革所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
學校辦學有活力,就要不斷吸收新理念,探索新路徑,取得新經驗,實現新突破。張校長善於學習,勤于思考,把學習的感悟變成工作思路,去開拓與創新。他像一個不倦的園丁,正用運河水潤澤校園芳華。
可以看出,運河中學這株報春花,正透出春的氣息,發出淡淡的幽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