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則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梁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規則蜂房星珊瑚
- 外文名:Favistella irregularis Yu, 1960
- 形成時代:晚奧陶世
- 產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梁
不規則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梁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
不規則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梁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塊狀群體,長×寬×高=69×45×58毫米,組成群體的角柱形單體以五邊形為主,體徑為5.5~6.5毫米,體壁較厚,0.3毫米,中線明顯,微...
不規則假蜂巢珊瑚 不規則假蜂巢珊瑚(Pseudofavosites irregularis Wu, 1975)是採集於日喀則市聶拉木縣色龍西山的化石標本。化石產地 日喀則市聶拉木縣色龍西山 主要用途 地層劃分與對比。
橫板細,水平,局部微有下凹現象,分布稀而規則,間距一般為1.8毫米左右。 [1] 保存單位 編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參考資料 1. 斜隔壁蜂房星珊瑚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引用日期2020-09-04]...
橫板近乎水平,二側近體壁處緩慢下傾,排列較規則,平均間距為0.4~0.8毫米。 [1] 保存單位 編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參考資料 1. 中間型蜂房星珊瑚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引用日期2020-09-04]...
蜂巢星珊瑚(Favistella qilianensis Deng et Li, 1979)是採集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坤開頭河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群體塊狀,由多角柱狀個體組成,一般有5~6邊形為主,體徑5~7毫米。體壁較厚,有時看到中線。隔壁長短相間,總數...
石佛寺小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石燕河村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不規則的小型塊狀群體。個體角柱狀,相互毗連,橫切面4~7邊形,個體大小分異不突出,體徑2~4mm。體壁厚度中等約0.4mm厚度。隔壁板22~24個,...
蜂巢星珊瑚屬(Favistella)是皺紋珊瑚目的一屬。單帶型角柱狀群體珊瑚,個體外壁較厚。長隔壁幾乎伸達軸心,短隔壁甚短。橫板完整平列,兩側外斜。鱗板不發育。奧陶紀,亞洲、歐洲、北美及大洋洲。中國產於西北及貴州奧陶系。
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貴州省遵義市的早志留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該標本為薄片標本,呈灰黑色,上有一個蜂房星珊瑚。該類珊瑚隔壁長短相間排列,由纖細的羽榍粗成,體壁較厚,橫板完整,平列狀,兩側往往下傾,鱗板不發育。保存單位 成...
星點狀蜂巢珊瑚(親近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臘窩鄉海螺山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個體截面多邊形,通常為四至七邊形,體徑為1~1.5毫米。壁刺稀少和細小。壁孔一列,孔徑約0.2毫米。壁孔之間的距離為0.6~0.8...
中線彎曲,不太明顯。隔壁總數12×2,長短相間,一級隔壁長,幾近中心,次級隔壁極短,呈脊狀。橫板水平,細,近體壁處微向兩側下傾,排列規則,然間距較大,平均間距為1.15~1.4毫米。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駱駝河蜂巢星珊瑚(比較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扎隆水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群體塊狀,由相互連連的角柱狀個體組成。個體截面多邊形,大個體5~7邊形,體徑為3.5~5.5毫米;小個體3邊形,直徑約2毫米。體壁...
標準蜂巢珊瑚,Favia speciosa (Dana, 1846),蜂巢珊瑚科蜂巢珊瑚屬的一種珊瑚。珊瑚骼融合塊狀。珊瑚杯不規則多邊形,或略圓形,漏斗狀,壁厚,隔片密。形態特徵 標本採集地:三亞鹿回頭、陵水新村港、萬寧大洲島、瓊海沙著、文昌抱虎...
南山蜂房星珊瑚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梁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群體塊狀,由多角柱形個體組成,5~6邊形為主,個體直徑一般以5.5~5.8毫米者居多,最大可達7毫米。體壁較厚,中線明顯,微有曲折。隔壁...
蜂巢珊瑚屬,Favia (Oken 1815),是橫板珊瑚目蜂巢珊瑚科的一屬珊瑚。復體塊狀,外形半球狀、圓餅狀、板狀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個體角柱狀彼蜂巢珊瑚此緊密相連,狀如蜂巢。體壁一般較薄,壁孔縱行排列,橫板平直、規則。形態特徵 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