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出自《論語·學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語四則其一
  • 創作年代:春秋
  • 作品出處:《論語·學而》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文章,原文,譯文,注釋,讀解,

文章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注釋

患:憂慮,擔心。
人:指別人。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裝,不了解自己,是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之:助詞,無意。

讀解

這段話是孔子傳授給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
君子修己的目的是要治人。要想成功地治人,就得讓自己的形象被他人認可和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直接或間接地支配或影響他人的行為。但是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了解和理解他人總是比了解和理解自己要困難得多。《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中“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為知人不易,人們不被理解或者被誤解的情況就很普遍,所以士人往往有懷才不遇的不滿情緒。但是推己及人,君子更應該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當希望他人理解自己的時候,首先應該做到自己能正確地了解和理解他人,爭取不誤解他人,從而做到對他人有足夠的理解和尊重。能夠充分的尊重他人,也是獲得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一個條件。因此當他人不理解或誤解自己時,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抱怨他人,並且應該積極主動地理解他人,多為他人利益著想,這才是君子應有的氣度。(從“這段話”到“氣度”均摘自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曹金洪主編的《論語》)
當然,說是這么說,要真正做到卻是不容易。所以聖人不僅在《學而》打頭的一章里告訴我們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且又在這末尾的一章里再次語重心長地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全篇恰好首尾呼應
孔子像孔子像
錢鐘書的夫人楊絳在她的《走到人生邊上》里寫到對這句話的理解“照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相貌。如果這人的臉是歪的,天天照鏡子,看慣了,就不覺得歪了。醜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么醜,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瀟灑的“帥哥”,照不見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為我們鏡子裡的“鏡中人”,總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並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況人的品性呢!每個人自負為怎樣的人,就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這就是所謂‘妥協’。 孔子常常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