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結構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複合微球的製備

《不對稱結構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複合微球的製備》是依託復旦大學,由武利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對稱結構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複合微球的製備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武利民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通過不對稱結構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複合微球的構築新機制與新方法研究,重點包括聚合物/納米二氧化矽不對稱複合微球、聚合物/納米二氧化鈦不對稱複合微球、功能聚合物/納米二氧化矽或二氧化鈦不對稱複合微球等的製備路線研究,以及不對稱複合微球膠體的組裝行為與性能研究,建立不對稱結構的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複合微球的構建新方法,豐富和發展有機-無機複合微球的製備路線,揭示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不對稱複合微球及其組裝體的組成-結構-性能的關聯性及其調控規律,探討其實現套用的可能途徑,為實現其實際套用提供從理論到實驗的科學依據。3年預期共發表SCI論文15篇以上,其中IF3.0以上論文不少於8篇,至少1篇發表在化學或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期刊上論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

結題摘要

通過本項目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不對稱微球的構築新機制及其組裝方法展開了較系統研究,提出了基於無皂乳液的聚苯乙烯/SiO2不對稱膠體複合微球及其多級結構的大面積簡便合成方法;發現苯胺在不同的氧化條件和pH值下,可以自裝成“釘子”/“紡錘”型不對稱聚苯胺結構,或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納米線;在研究有機-無機雜化膠體微球的過程中,通過調節體系的pH值發現,發現聚合物模板粒子在反應介質和無機殼層毛細管力協同作用下可以發生類似金屬體系中金屬原子發生類似於金屬體系中原子擴散的Kirkendall效應,直接空心化,成功製備了一系列不同種類、尺寸、結構的聚合物-無機雜化雙層空心膠體微球,並探索了這類雙層雜化空心微球的套用性能;將無機納米粒子與活性可控聚合方法相結合,首次在納米粒子表面設計合成了不對稱的Y型三嵌段共聚物。通過調節嵌段共聚物的組成與結構,可以實現非常靈敏和特殊的pH雙向回響性能,以及特殊的二級刺激回響性能。揭示了不對稱複合微球的構築新機制,建立了聚合物/無機納米粒子不對稱複合微球的構建新方法;認識了不對稱複合微球的組裝行為和組成-結構-性能的關聯性及其調控規律。3年共發表標註本項目基金號的SCI論文27篇,其中IF3.0以上論文26篇,包括Chem. Soc. Rev.(2篇)、Adv. Mater.(2篇)、Adv. Funct. Mater.(2篇)、Adv. Energy Mater.(1篇)、Chem. Mater.(1篇)、Small(1篇)、Macromolecules(1篇)、Chem Commun.(1篇)、Polym. Chem.(3篇)、J. Mater. Chem.系列(8篇)等。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圓滿完成了本項目規定的考核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